永组信息
第13期
(总第496期)
各县区大力转变干部作风
零陵区:“四访四问”破解民生难题。一访基层群众,问发展良策。抽调1160名机关干部组成580个工作组,深入506个村、29个社区和45个重点项目。所有工作队员亮身份,发放便民联系卡,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召开座谈会1630次,征求意见和建议3670条,制定村(社区)发展规划535个。二访特殊群体,问生活冷暖。对农村(社区)困难户、“五保户”、返乡农民工、老上访户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走访,记录其反映的情况,填写问题处置卡,帮助解决难题。“四深入”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扶贫结对2960户,为困难人员送去价值36.5万元的帮扶物资,帮扶资金67.5万元。三访纳税户主,问企业环境。对全区45个重点项目、86家企业、450户种养大户进行重点走访,听取他们对优化经济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并对74个区直单位优化经济环境情况进行测评,对反映典型事例,查实后重点处理,并在媒体上曝光。目前已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35个,为21家企业争取贷款3800万元。四访“五老人员”,问干部作风。由区级领导带队登门拜访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代表、老党员,广泛听取意见,对老党员普遍反映的村(社区)财务问题纳入村(社区)支书述廉范围,作为年度考核内容。对老干部反映城市建设领域、计划生育、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十条规定》,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宁远县:干部作风转变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破解难题。始终把作风建设与破解民生民本、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难题紧密结合。加大了惠民利民政策的落实力度,完成了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2576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为100户国有林场棚户区兴建廉租房9000多平方米和农村危房改造1100户。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对企业实行“保姆式”服务,62名县级领导和105个县直部门“一把手”结对联系61个规模以上企业、88个重点项目,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征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86个。为破解信访“老大难”问题,县委书记、县长带头信访包案。今年来,由县级领导牵头共办结信访积案70件,化解各类信访问题351件,化解各类纠纷矛盾313起。二是注重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创建“省文明卫生平安县城”活动,全体县级领导每人联系一条样板街和示范路的创建,机关干部每周五下午义务上街开展大扫除、轮流参加社区夜间巡逻,千名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开展文明劝导。扎实推进“两开两整”(开门听意见、闭门搞整风;开门评干部、闭门搞整改)活动,对县级领导和副科级以上单位班子成员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0.8%;对全县157个机关单位进行“满意度”民主测评,对不满意票超过5%以上且不满意得票排同类单位前三名的13个单位予以黄牌警告,责令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到县电视台作出公开整改承诺。三是注重严肃纪律。县委出台了《机关工作人员作风建设责任追究办法》等三个文件,加大干部问责力度。今年来,因缺会、开会迟到的9名党政“一把手”被责令到县电视台就本单位作风建设整改进行公开承诺,对66个单位违反工作纪律的109人进行了处罚,对信访工作不力的1名县直单位“一把手”和1名乡镇班子成员予以免职,查处违反市委“六个一律”规定的国家公职人员17人,其中2人被免职,12人年度考核被定为不称职。
新田县:转变干部作风掀起“三股风”。一是兴学习之风,破解素养不高难题。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一日一学”,要求干部每人每天有效学习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一月一讲”,利用“干部讲坛”平台,要求各单位安排股室负责人每月轮流讲课;“一季一评”,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讲评,根据干部日常学习表现及知识掌握情况,对每名干部进行阶段考评;“一年一考”,年终对每名干部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制度实施以来,全县干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以学促干,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二是兴帮扶之风,破解作风不实难题。全县51名县级领导、133个县直单位、19个乡镇、1700名机关干部与379个村(社)、81个重点项目、31个企业以及1000多户困难群众、100多名困难学生、500多名种养大户结成帮扶对子,下基层做到带着真情、热情、激情;进村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扶做到尽心、尽责、尽力,架起了与基层群众的“连心桥”。三是兴考核之风,破解律己不严难题。严格按照“六个一律处理”规定,对违反“六个一律”规定的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给予免职处理,对13名违规的一般干部予以全县通报批评。
道县:“三项举措”转作风见实效。一是出台铁规整作风。制定了《干部作风十条规定》,给干部戴上“紧箍咒”。如严禁工作时间从事炒股、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严禁乡镇干部“跑通宿”,严禁制造或传播各种谣言,严禁支持、怂恿、参与非正常上访、越级上访和缠访闹访,严格会纪会风等。二是结对帮扶暖民心。各级领导干部纷纷带头深入到群众反映最大、矛盾最多的地方与贫困户“结亲”、“交朋友”。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与村结成对子569对、与社区结成对子11对、与项目结成对子186对、与企业结成对子62对,机关干部与贫困户、困难职工结成对子1732对,给予帮扶资金和物资640多万元,帮助制定增收计划和落实增收项目1170余个。三是优质服务树形象。组织农业局、畜牧水产局等单位成立9个为民服务小组,开展“进乡村、送服务”活动。据统计,共开展下乡活动36批次,服务群众4530人次。交警大队通过“代理”服务,为群众注册新车132辆,考证75人次,为群众节约开支20余万元。随着干部作风的转变,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投资商接踵而来。在中博会上,共签约多元生态饮料生产项目等9个重点项目。其中,外资项目2个,资金1.2亿美元;内资项目7个,资金19.2亿元。
报:省委组织部,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 送:市委办,部领导 发:各县区委书记,各县区委组织部,本部各室 |
(共印6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