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组信息
第4期
(总第487期)
各县区大力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
冷水滩区:“三轮驱动”培养年轻干部。一是注重“派”。区委建立定期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或重点工作岗位挂职、跟班学习制度。今年已选派14名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其中挂任乡镇党委委员、副乡镇长5名,乡镇专职副书记2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1名,到区信访局挂职锻炼6名。同时,注重从乡镇、街道及区直机关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到“两办”、纪委、组织部、信访局等综合部门跟班学习。通过有计划的双向选派,使年轻干部拓宽视野、丰富阅历、提升能力。二是从严“管”。区委组织部建立年轻干部跟踪管理档案,实行动态培养和管理,每半年召开1次座谈会,每年对年轻干部集中轮训1次。对新招录公务员,实行1名组工干部、1名所在单位班子成员与其结对培养的“2+1”培养制度。三是大胆“用”。对能力强、业绩佳、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大胆使用。在去年乡镇党委换届中,63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入党委班子,其中13人担任正职。今年初,提拔、重用2名30岁以下干部担任区直单位正职,23名3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担任区直单位副职,进一步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
江华县:下好“三子棋”培养“接班人”。一是拓宽视野选“苗子”。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采取公开选调、民主推荐、重点推荐等方式,从符合条件的机关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后备干部库,为干部队伍注入源头活水。目前,全县共储备科级后备干部110多名。二是实践锻炼压“担子”。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基础阵地,采取教育培训、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岗位交流等方式,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选派年轻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工作,通过压担子、交任务,让年轻干部在摸爬滚打中得到锻炼、考验和提高。近年来,先后抽调50多名年轻干部到组织、政法、信访、经开区等岗位挂职锻炼,选派15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提拔任用给“位子”。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对那些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威信高、潜力大的年轻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特别优秀的实行破格提拔。在乡镇党委换届班子配备中,进一步提高年轻干部比例,共配备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11名,占总数的8.3%,其中有2名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同时,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力度,去年拿出2个科级领导职位面向全省公开选拔。
江永县:“三抓三提”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一是抓培训提素质。针对年轻干部的知识“短腿”现状,去年来,先后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150余人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设“外地取经大课堂”5期,选派110余名年轻干部先后赴海口、海南及华东五省就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考察学习,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抓锻炼提能力。推行年轻干部双向换位、横向交流的“一线锻炼法”,选派25名县直机关干部到信访局,126名干部到重点项目挂职锻炼,210名干部到村任“第一支书”,选派21名乡镇干部到县直机关跟班学习,对20余名县直机关干部进行了内部轮岗,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综合能力。三是抓选任提公信。在干部选用中,对年轻干部做到“三优先”:换届时,优先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班子出现空缺时,优先使用年轻干部;竞争性选拔干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年轻干部。去年的乡镇党委换届,有23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同时,将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纳入组织视野予以重点培养,目前全县已储备35岁以下年轻干部100名。
道县:因势利导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一是着眼干部需求,拓宽培训渠道。结合年轻干部的特点,举办多层次、多类别的培训班,确保培训实效性。去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培训年轻干部693人次。二是把握成长规律,强化基层锻炼。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主阵地,先后选派30名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今年,已通过个人报名、单位推荐、组织考察、会议研究等程序,遴选了580位村党支部第一副书记,其中县直单位的100名下派干部中,年轻干部占80%。同时,选派了4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工业园区等中心岗位挂职锻炼。三是端正用人导向,优化班子结构。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 “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和“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对年轻干部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树立早用、敢用、重用年轻干部的用人导向,不断优化班子结构,激发队伍活力。目前,乡镇35岁以下领导干部达89名,占同级干部的40.3%,其中,党政正职8名;县直单位35岁以下领导干部51人,其中,正职5名。
报:省委组织部,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 送:市委办,部领导 发:各县区委书记,各县区委组织部,本部各室 |
(共印6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