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组信息
第10期
(总第468期)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防汛救灾中创先争优
编者按:进入汛期来,我市出现旱涝急转、旱涝交替、旱涝并存的局面,防汛抗旱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
面对灾情,他们时刻牵挂群众的安危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干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面对灾情,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精心组织,科学防范。市级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靠前部署,与灾区群众共同抵御洪灾。各县区迅速行动,把防洪救灾摆在重要位置。东安县组织机关干部300多人,分赴重点水域、骨干山塘和泥石流易发的芦洪市镇、鹿马桥镇、黄泥洞林场,组织群众科学防御强降雨工作。各乡镇场分别建立健全了防洪救灾责任制,对大型水库进行24小时盯控,并组织人员抢修病险水库。江华县迅速召开全县防汛紧急协商会议,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动员抓落实,统一调度安排,要求电力部门及时做好抗洪设施、线路的检修,气象、水文部门加强对水情、雨情监测分析,及时提供准确信息。12个重点监管电站与县防汛指挥部签订了防汛工作承诺书,确保人民用电用水安全。双牌县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防汛指挥部、救援队等防汛应急组织机构,每个组织机构都明确了职责、任务,并分解到每个成员的身上,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任务。各乡镇场全部按要求向县政府递交了防汛安全“军令状”,保证责任到人、严防死守,不垮一塘一坝一库,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率先垂范,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
汛情就是命令。全市各级党组织响应市委号召,纷纷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应急队”,想在前、干在前,勇当防汛抗灾的中流砥柱。新田县抽调11名县级领导和60名科级干部组成险段排查、物资筹备、应急抢险、防汛预警、督促检查等8个工作组奔赴各乡镇场进行防汛督查指导工作。同时,抽调100名医疗人员组成紧急医疗救援队,100名民兵组成应急抢险小分队,赶往各乡镇进行救灾工作。蓝山县水利、农业、防汛等60多个县直单位的1500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突击团”纷纷下到舜水、俊水、钟水河流域的乡镇村,组织人员调度物资,清除河道障碍,组织机排力量进行抽水,将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各乡镇办事处党委组建了由500名党员群众参与的37支防汛排涝救灾“应急小分队”,日夜坚守在全县重点河道、水库、堤坝上,加高加固堤坝,堵渗漏,查隐患。浆洞、所城、新圩等11个乡镇130多个农村党支部还专门安排600多名作风过硬的党员组成“党员巡逻队”,24小时巡逻在容易出现险情的地段,确保堤坝安全。宁远县农业局派出由15名党员组成的技术队伍深入灾区,帮助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落实生产补救措施。水利局派出由17名党员组成的工程技术小组,深入灌区田头,会同乡镇指导水利工程的用水调度,抢修水毁工程。
情牵灾区,受灾群众倍感党的温暖
暴雨无情党有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灾精神,积极组织、统筹调度,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确保灾区群众有水喝,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居住场所。祁阳县防汛指挥部储备草袋和编织袋15万条、铁丝13吨、砂石料800方、桩木150方、救生衣80件。黄泥塘镇对近期因雨受灾的946名群众逐一走访,登记造册,妥善安排灾后生产生活。零陵、江华等县区与各部门签订了防汛物资储备协议,补充备足了防汛救灾物资。道县组织200多人的防汛专业抢险队进行培训、演练,提高引导群众防灾、抗灾能力。新田县交通局出动挖掘机1台、装载机5台、运输车10辆赶赴受灾一线帮助灾后重建。同时,还给受灾群众送去大米30吨,面粉10吨,食用油2吨。江永县组织交警、公安等部门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出动警力30人次,警车12台次,全面加强道路交通疏导和管控。仅出警当天,就分流各类车辆1000余辆次,救助抛锚车辆18辆,帮助过往群众260人次安全通过水淹道路。冷水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降雨稍停,洪水稍退后,立即派出机动队到梧桐办事处受灾较为严重的地段指导受灾居民落实好各项防病措施,发放消毒液15件,漂白粉57袋,确保人民群众洪灾过后无大疫。
(综合各县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