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组信息
第20期
(总第478期)
党建工作动态
新田县“三个注重”推进基层党建。 一是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在乡镇、大型集贸市场建立了18个党员服务中心,在村(社区)、人才交流(劳动就业)中心、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100多个党员服务站(点),形成党员管理服务网络,并成立了知市坪乡驻粤流动党支部。在社区深化“民情流水线”工程,积极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义务工服务、机关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密切了党群关系。认真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上半年共发展党员260名。二是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共确定4个党建示范乡镇和36个农村党建示范村,以此整体推进党建工作示范乡村创建工作。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找准经济建设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探索完善了“支部加协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党组织设置形式。在17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了党支部。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步伐,力争年内新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达到“全覆盖”。三是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了中心组、机关干部、党员集中学习制度、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党员为民服务承诺制度、联户帮扶制度和弱势群众救助制度等。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已初步建立和修订完善了五大类30个长效机制,新制定和落实制度和办法378项,全县累计对675项制度重新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冷水滩区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一企一台账建档案。每半年集中开展一次“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组织力量对全区300多家企业进行“地毯式”调查摸底,以工商企业数据库为基础筹建非公企业党建数据库,按注册地原则将已掌握的企业数据分配到各街道、乡镇,在原有信息库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更新,做到一个企业一本台账,全面掌握企业性质、职工人数、业主身份、经营状况、党员来源等情况,为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打下了良好基础。一企一对策谋举措。根据地域不同、规模大小、党员人数、企业所需等情况,分类进行指导,采取一企一对策的方式,建立“全覆盖”计划表,明确组建时间、组建方式、完成时间、联系人等内容,灵活多样设置党组织,确保不留党建空白点。重点对21家规模以上企业和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2家不足3名党员的非公企业采取联合组建党组织;对尚不具备条件单独组建和联合组建的企业,采取挂靠、纳入等办法加强党的工作覆盖。一企一联络员抓组建。按“全覆盖”计划表,每个企业确保有1名街道或乡镇联络员负责联系组建,加强上下沟通联络,经常走访联系企业,提供人才、政策及党建服务,推动组建落实。在抓好党组织组建的同时,统筹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配套组织建设。
东安县着力破解流动党员“三难”问题。一是加强组织,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在北京、东莞等地成立东安县驻该地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在东安籍务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东莞、虎门等地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热情服务。对流入地没设流动党员党支部的党员,及时为他们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接受当地党组织教育管理。二是创新形式,破解流动党员活动开展难。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使流动党员“每次活动都能带点收获回去”。对不能及时参加活动的党员,通过寄信函、发资料等形式,保证其能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同时,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站,开通16部服务电话,方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沟通联系。三是政治激励,破解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每年底组织召开一次有返乡流动党员参加的党组织生活会,让他们介绍外出经历和致富经验,为家乡建设和群众增收出一个“金点子”,做一件实事。在“优秀共产党员”、“党员积极分子”评比表彰活动中,专门拿出一定名额分配给流动党员,以表彰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他们为家乡服务的热情。
双牌县两千机关党员在参与社区管理中创先争优。一是争当政策法规“宣传员”。各社区党支部依托县象棋协会、县棋牌协会、县老体协等社会团体,采用腰鼓表演、红歌演唱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二是争当社区卫生“保洁员”。青龙洞社区6名机关党员利用“双休日”和工作之外的时间对区域内道路进行清扫,确保小区内无乱堆放现象的发生。自活动开展以来,该县二千余名机关党员共开展社区集体创卫劳动82次。四是争当社会稳定“维护员”。阳明社区老党员工作室的2名机关党员,每月都到社区开展“有话对我说”活动,以“拉家常”方式为社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多件。林峰社区警务室民警唐毅通过社区机关党员提供的信息,多次成功调解影响较大的社区邻里矛盾纠纷。各社区机关党员还积极参加义务巡逻,仅9月份就达1290人次。五是争当青少年教育“辅导员”。组织社区95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担任义务监管人,做“代理家长”,与95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及时给予这些孩子必要的监管和疏导。26名离退休老党员干部开展了“德育导师进家庭”主题活动,发挥余热,关心教育好下一代。由12名党员教师组成的滨河社区青少年教育辅导队每月开展一次专题辅导讲座,寒暑假每10天开展一次爱心活动,丰富青少年业余活动。
(综合新田县、冷水滩区、东安县、双牌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