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信息调研
《永组信息》2013年第3期
来自: 2014-05-06 08:30



永组信息

 

3

 

2013327

 

 

【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和全市组织部长座谈会精神之三】

 

蓝山县: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基层党建创新一是实施“支部书记能人化”工程,把农村前沿指挥部建设好。在毛俊镇和洪观办事处进行试点。按照“把支书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支书”的思路,采取从致富能手中“内选一批”,从县直单位中“下派一批”,从外出创业能人中“回请一批”等方式,逐步实现“能人治村”全覆盖二是实施“集体经济项目化”工程,把农村基层组织物质基础保障好。以新圩镇为重点,在全县选择50个行政村试点“集体经济项目化”工程。按照“财政奖补、项目整合、部门扶持、乡村自筹”等办法筹集项目资金,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增强贫困村的自我造血功能。通过找准路子、试点示范、合力攻坚、奖惩兑现,着力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实施“城乡党建一体化”工程,把农村“两新”党组织作用发挥好。按照城乡党建一体的要求,选派100名“非公党建”指导员深入非公领域,加强“两新”党建指导。通过财政划拨、党费返还、企业赞助等方式,推进流动党员活动阵地规范化建设。同时,在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等地新建一批流动党组织完善“两地共建共管共促”机制。四是实施“党员教育信息化”工程,把农村现代远教平台利用好。重点在楠市镇和新圩镇进行试点。以现有的电信宽带网络为平台,整合全县涉农部门网站资源,把全县358个远程教育站点改造升级为集党员教育、市场信息、村务管理、科技文化为一体的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以党员信息化带动农民信息化,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五是实施“干部管理精细化”工程,把农村党员干部积极性调动好。先在所城镇和总市办事处试点。推行“网格+党小组”模式,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网格划分,在社区以街巷、楼院为基础划分网格,同步建立网格化党小组。在推进网格内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基础上,将“十星级党支部”创建、“十星级党员”创评、党员干部承诺践诺、党员发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民主评议党员、不合格党员处置、党务村务公开等10项工作流程进行分解细化,以村干部考核办法为载体,建立村干部精细化管理激励机制。

新田县:着力打造“一乡一课一特色”工程。为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新田县着力打造“一乡一课一特色”工程,即:一个乡镇一个课题一项特色工作。一是深入调研定课题。要求各乡紧紧围绕本地实际,通过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情况、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贴近实际科学确定课题二是周密部署抓实施。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细化目标任务、主要举措、方法步骤等,确保课题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注重从实际出发,着力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打造一批富有创新性、实践性、领先性的党建品牌。三是推广成果树典型。县委组织部将适时采取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各乡镇交流经验做法,推广创新成果,及时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四是科学运用重考评。把“一乡一课一特色”工程开展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县委组织部对创新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和课题完成的效果进行评比,并进行表彰奖励。

东安县:推行“六包”工作责任制改进干部作风。每名县级领导干部和每个县直单位、乡镇场结对帮扶时,包一个重点村(社)、包一个重点项目、包一个重点企业、包一处城区街道路段、包一名信访老户、包一宗重点矛盾纠纷。一是以改善民生为核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深入联系点,通过看现场、访农家、召开讨论会,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方案,着重从兴修水利、硬化道路、扶持产业、新建村级活动场所等方面入手大力进行帮扶。二是以引资争项为目标,推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把全县136个重点项目落实到单位、到个人,确保每一个重点项目都有县级领导牵头抓、部门一把手协助抓、责任单位具体抓,严格履行好包开工、包进度、包投产、包环境的工作责任。三是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为契机,狠抓城区街道综合治理。以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把县城每一条主要街道路段的治理工作细化到每名县级领导、每个县直单位、每个干部职工身上。四是以和谐安县为载体,着力推进重点矛盾化解。组成了13个重点矛盾纠纷调处组,62个信访稳控组,严格落实包办工作责任制,全面排查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江华县:探索完善党代表发挥作用机制。一是创新工作载体,问需问计于民。党代表按照选举产生地、工作关系等,进驻党代表工作室轮流值班接待群众。实行党代表走访群众“十百千”行动,即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座谈、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每名党代表每个月至少走访群众10户,每年至少走访100户,任期内至少走访1000户,与群众交流谈心,广泛收集意见,并以书面形式向上反馈。二是建立服务机制,真情帮扶于民。建立党代表、联络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完善走访调研、结对帮扶、回复反馈等服务机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党代表任期内相对固定联系党员3-5人,有帮扶能力的党代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不少于1户,每年帮助解决12件实际困难,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代表关爱活动。三是发挥监督作用,科学献策于民。落实党代表提案、议案办理和询问、质询处理等制度,建立党代表列席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制度。

 

 

 

 

 

 

 

 

 

 

 

 

:省委组织部,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

送:市委办,部领导

发:各县区委书记,各县区委组织部,本部各室

(共印60


主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湘ICP备14003970号-1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21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