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信息调研
《永组信息》2013年第2期
来自: 2014-05-06 08:30



永组信息

 

2

 

2013326

 

 

【学习贯彻市委工作会议和全市组织部长座谈会精神之二】

 

江永县:围绕“三化”建设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一是围绕解决“示范不力、带动不强”的问题,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精品化。打造精致名片。用两年时间,在全县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示范名片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在县内作表率、在市内创一流、在省内有影响的基层党建示范名片。打造精品板块。按照标准化、功能化、规范化的要求,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和党建示范点建设,构建基层组织建设精品板块。打造精良团队。建立联村县级领导和村干部党建工作责任制,逐村明确一名联村县级领导,帮助提升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围绕解决人难尽才、才难尽用的问题,扎实推进干部选任规范化。在民主测评方面,试行反向测评法。强化对领导干部尤其是拟提拔对象“德”的考察,把作风霸道、执行不力、工作漂浮、回避矛盾、违章办事、贪图享受、以权谋私、不讲诚信、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生活作风不检点等十个思想政治素质缺陷列入测评内容,按照没有反映、偶尔有反映、群众意见大、不了解四个档次,由县级分管领导、单位班子成员、基层干部群众和“两代表一委员”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拟提拔对象进行反向测评,综合评价拟提拔对象的“德”,对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不纳入考察范围。在干部考察方面,实行双线考察制。对拟提拔对象考察,分成“明线考察组”和“暗线考察组”双线考察干部,更加全面翔实地掌握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认可度。在人才引进方面,推行引才项目化。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建立健全人才数据库,构建互动式信息服务平台,对人才引进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三是围绕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扎实推进干部监管常态化。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拓宽电话举报、信访举报、网络举报等信息渠道,把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立体化监督网络,实现干部监管关口前移、源头防治。突出监管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工作生活情况监督,把干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家庭、社交、生活领域。整合监管资源。加强与县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机构的协调沟通,推动建立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督机构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部门协作的干部监管体系。

宁远县:探索实施片组管理模式,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进一步调动乡镇干部积极性,宁远县探索实施“乡镇党委集体领导,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负责,所有乡镇干部包干驻村”的片组管理模式,推行“权力下放给片组,任务分解到片组,工作落实在片组”的管理方式。主要做法是:因需定岗。各乡镇不再设置责任区和财税组、综治维稳信访组等专业组,而是按地域区划习惯,将所辖行政村划分为若干片组,每个片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2名,组员若干名。择优定员。所有乡镇干部全部驻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驻大村、难村。片组长由党委班子成员担任,党委成员人数不足的,从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中择优遴选,如仍有不足的,从其他副科级干部中择优遴选。片组副组长由组长提名,报镇党委研究确定,其他人员采取片组长挑选组员、组员挑选片组的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明确职责。将乡镇的工作任务分解到片组,以片组和村为单位抓好落实。片组长对所在片组的各项工作负总责,驻村干部对所驻村的工作负总责。乡镇党委与片组长、片组长与驻村干部分别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量化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奖罚标准和措施。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片组,与相应片组实行责任捆绑。管理考核。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以片组为主,乡镇党委、村“两委”和村民监督为辅。年终根据平时考核的情况和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考核结果与年度奖励工资、工作性津贴、评先评优和提拔重用等挂钩。

双牌县:致力打造基层党建“精品工程”。一是推行人性化服务方式,打造机关党建精品。进一步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在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开展政务服务、窗口服务、便民服务大提升活动,着力提升办事效能,打造一流政务服务平台,变“群众找我办事”为“我帮群众解难”,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县政务中心推行“五时服务承诺”制:“限时”服务,能当场办的不拖延一小时,能当天办的不拖延到第二天;“及时”服务,工作人员接受审批手续时,及时出具“一次性告知书”;“定时”服务,工作时间内定人、定时办理登记业务,不耽误企业、群众办事;“省时”服务,尽量减少前置条件,简化手续和程序;“延时”服务,群众随到随办,接待完最后一名办事群众才下班。二是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打造社区党建精品。创新管理模式,实行“社区单元化”管理,以500户左右居民为1个单元,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居委会成员包干负责23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立1名片长,单元下设居民小区,每个小区设小区长1名,每个楼房设楼长1,形成社区-单元-小区-楼房四级架构,实现社会管理无缝化全覆盖,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通过推行单元化管理,力争做到“三活四清”,即对辖区情况准确掌握,成为“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对所负责各类事务准确掌握,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矛盾隐患清”,努力创建“和谐社区、魅力社区”。三是开展常态化评比活动,打造农村党建精品。在农村开展“五星之家”评比活动。评选、表彰“守法之星、和睦之星、卫生之星、孝顺之星、奉献之星”。继续推行“1+2+3+4+X”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模式,实现县乡两级管理,打造三个发展平台,明确四名干部帮带培养,促进多个渠道良性流动。在远程教育工作中,继续实施“一套服务机制,十个明星站点,百名操作骨干,千个典型基地,万户学用群落”工程。

 

 

 

 

 

:省委组织部,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

送:市委办,部领导

发:各县区委书记,各县区委组织部,本部各室

(共印60


主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湘ICP备14003970号-1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21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