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专栏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信息调研
《永组信息》2012年第9期
来自: 2014-05-06 08:24



永组信息

9

(总第492期)

2012424

 

【基层组织建设年】

 

蓝山县:“四分模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蓝山县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构建“分类定级、分项推进、分级投入、分村考核”的“四分模式”推进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一是分类定级。按照基层党组织“五好”标准,突出“实、评、定”,为全县基层党组织“把诊问脉”和“体检”,全面开展了分类定级工作。目前,全县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中,除40个非公有制组织党组织建立时间未满半年没有定级外,706个基层党支部中,定级结果为好的支部有157个,占22%;较好的340个,占48%;一般的160个,占23%;较差的49个,占7%。二是分项推进。实现“三个全覆盖”,即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力争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党的社会影响力三个“全覆盖”;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今年全县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195个;实现“一村一大”全覆盖,采取选派、下派、招聘等方式,实现所有行政村“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目标,其中选派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63名,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及本县待业大学生50名到村任职。三是分级投入。加大基层组织建设年投入力度,投入410万元,按照县财政奖补、后盾单位扶助、村集体和群众自筹等方式,整合建设扶贫、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等专项资金,完成195个行政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工程,每年投入130万元。四是分村考核。县委出台了《蓝山县村支“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健全和完善了全县村级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行一年两次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作开展、工资报酬、评先评优和末位淘汰结合起来,对民意测评不称职票数超过1/3,在计划生育、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出现重大事故的村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和“一票否决”,依法免除村支“两委”干部职务。目前,全县已对4名村干部予以责令引咎辞职或免职处理。

江华:创建省际“党建联动区”促边界和谐。今年,江华瑶族自治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针对毗邻广西贺州八步区的实际情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创建“湘桂省际党建联动区”为抓手,促进湘桂边镇共建幸福和谐新边界,以党建统筹解决省际边界出现的诸多矛盾纠纷,逐步实现组织同步建设、产业同步发展、制度同步完善、资源同步共享,推动省际边界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以“创建平安边界、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五共”活动(即共修边界致富路、共解边界矛盾纠纷、共享边界旅游资源、共建边贸文明市场、共商边贸发展大计),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湘桂省际(江华·八步)党建联动区联谊会议制度,从2012年起,每年举行一次江华、八步县际交流联谊活动;每半年举行一次大圩、开山镇际交流联谊活动;每个季度举行一次高寨、开山村际交流联谊活动。交流联谊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增进情谊、促进发展,特别是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一些政策,比如计生、养老、医保等政策,进行沟通和解释。

东安:全面开展“星级党组织”的创建活动。对全县所有党组织按“一星到五星”的等级考核评星。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每季度考核一次。年终,根据考核结果,被评为“五星”级党组织的年终考核加五分,给予10000元奖励;“四星”级党组织的年终考核加四分,给予5000元的奖励。“三星、二星、一星”级别的党组织年终考核不奖不罚,不能定为星级的年终考核扣五分,并列为后进党组织进行整顿。其中,连续3年被评为“五星级”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符合事业单位聘用条件的,按程序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但必须继续担任村支部书记3年。同时,把党建工作列为各单位、乡镇年度综合考核的主要指标,在考核总分值中党建占15分。

冷水滩区实施“四项工程”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堡垒”工程强基础。区财政按4万元/村的标准配套补贴抓好无办公场所村的村级活动室建设。加强社区阵地建设,推进7个党建示范社区建设达标。开展梅湾街道“大工委”制及逸云路、清桥路2个社区兼职委员制试点工作,整合党建资源,提升社区党组织管理和服务居民的能力。加大“两新”党组织组建力度,落实组建率100%、选派党建联络员100%、联系服务企业的区级领导和后盾单位驻点100%的目标要求。在机关、学校、事业单位积极开展争创“五型”党支部(效率型、责任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政型)活动。实施“素质”工程提能力。选优训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结合党组织分类定级,调整一批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从区直单位和乡镇机关中选派370名干部到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5期对312名村支书(主任)、43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进行轮训。加大党员培训力度,通过“送课下乡”、远程教育、开设网络课堂等方式,培训党员8000人次,使农村党员中掌握1门以上致富技术的达到5000人。实施“保障”工程添动力。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在村均4万元/年的标准上再增加0.2万元党建经费。完善农村远程教育操作员管理考核办法,分初、中、高三个层级评定村级远教操作员专业技术职称,根据职称等级对操作员分别每月发放305060元岗位津贴。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强化村干部报酬待遇保障,对13个乡镇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待遇报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积极探索将村干部养老保险纳入新农保体系的制度。组织实施新一轮建设扶贫工作,结合开展“四服务”活动布点20个村。实施“先锋”工程解民困。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争当“结对帮扶标兵、破解难题能手、优秀落实团队”活动,组织机关与村(社)、重点项目和企业结对,机关党员和干部与困难群众、贫困户结对。每个单位帮助1个村(社)破解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难题;联系1个项目和1家企业,帮助解决建设、用工、融资、发展等方面的难题。每名党员干部帮助联系的困难群众解决23个实际问题。截止4月中旬,全区抽调2185名干部组成494个工作组,深入355个村、社区和269个项目、企业,召开座谈会963次,走访群众8531人,帮扶困难人员2572人,收集意见2136条,为困难人员送去价值97.3万元的帮扶物资,解决帮扶资金87.6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320余件。

 

 

 

 

 

 

 

:省委组织部,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

送:市委办,部领导

发:各县区委书记,各县区委组织部,本部各室

(共印60


主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湘ICP备14003970号-1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21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