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永县积极探索建立“一支风筝双线牵”管理机制,流动党员由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建共管”,切实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推动流动党员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动态监管织密组织网,让流动党员“高飞不断线”。通过“两找两服务”活动(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服务在外地的流动党员、服务在本地的外地户籍党员),完善江永县在外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全面掌握流动去向、联系方式、居住地等信息,实现流动党员的动态追踪管理,避免流动党员“失联”。为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全县9个乡镇均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在此基础上,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中山、佛山、长沙等地,也成立了流动党支部,派员为其举办揭牌仪式,为110余名流动党员安了“新家”。同时,发挥流动党组织堡垒的“红色枢纽”作用,将流动党员分门别类组建“能人智库”,引导流动党员在工作地主动融入社区服务、反哺家乡建设等,形成“离乡不离党、流动有作为”的良性循环。
贴心服务构筑连心桥,让流动党员“归巢有归属”。针对流动党员长期奔波在外,学习时间不固定、学习成效不高的问题,通过邮寄资料、发送电子书等形式,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资料,让其在工作生活之余及时学、随时学,补足精神之钙。同时,依托在外企业建立流动党员党群驿站,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把流动党支部打造成在外党员、务工人员的‘联络站’‘服务站’‘信息站’,吸纳更多外出党员纳入流动党支部管理,畅通联络渠道,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提供政策咨询、维权保障等服务,聚焦急难愁盼,帮助解决子女入学、春节返乡等问题,切实为流动党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以流动党支部的积极作为,持续传递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搭台赋能激活新动能,让流动党员“有为促振兴”。广泛开展“回乡创业”“南雁归巢”等活动,发挥流动党支部桥梁纽带作用,带动更多乡贤人才回乡投资创业,回引本土人才,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赋能家乡发展。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眼界开阔和信息丰富的优势,鼓励他们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出谋划策。2024年以来,全县各级流动党员解决就业岗位1400余个,帮助销售本地农产品20余万吨,为助农提供“红色流动力量”。同时,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在家乡与工作地之间架起一座座爱心桥梁,截至目前,各级流动党员先后为家乡捐款捐物700万余元,成立助学基金会4个,资助困难学习60余人,与江永实现了“双向奔赴”,在推动江永乡村振兴中展现了流动党员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