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毛俊村由软弱涣散变得坚强有力?是什么让毛俊村由“讲狠”走上“讲法”的道路?又是什么让毛俊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五化一体”定乾坤
——探寻全国文明村蓝山县毛俊村的嬗变之秘
通讯员梁利5月3日讯:毛俊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东部,村民来自12省72县市,全村常住人口5100余人,姓氏达103个,素有“湘南第一百姓村”之称。
据有关部门统计,毛俊村共有葡萄基地300余亩、香芋基地850 亩、优质稻基地420亩、竹木基地3200亩,发展竹木加工厂、粉丝厂、饲料厂等企业117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达1200多人,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由2005年的3800多元增加到2014年的11300元。
村民收入逐年增多推动群众生活日益改善,该村开展了“五好家庭”、“青年创业标兵”、“巾帼能手”等评比表彰活动,成立了篮球队、龙狮队、腰鼓队、文艺队,广泛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村民生活丰富多彩,每到华灯初上和农闲时节,村里百姓广场上处处是欢歌笑语,毛俊村已成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和谐富裕新村。
然而,过去的毛俊村却是一个典型的“讲狠”不“讲法”的地方。由于村民来源不一、人多姓杂、素质参差、利益取向多元复杂,导致村内矛盾此起彼伏。
2005年以来,该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依法治村、民主活村、经济富村、基础强村、文明兴村”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党建核心化、整治法治化、管理民主化、治理网格化、经济项目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一体”基层治理模式。
关键词:党建核心化
“贪污一分、认罚一万”,上任伊始,该村党支部书记廖仁旺带头向群众公开作出承诺,并推行党员和村干部公开承诺、践诺制度。多年来,该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不动摇,发挥了支部的战斗保垒和领导核心作用。
创新选人用人办法,采取公开竞选的方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由现任村“两委”干部结对培养,搞好传帮带,促进后备干部锻炼成长,逐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建立健全“1+10”党员联系群众网络,全村76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以上的村民,结对帮扶1名困难户,年终进行考核,让每个党员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有效地把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村级自治组织中,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又在村两委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让基层党组织在依法治村、民主管理、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差”到“优”的转化升级。
关键词:整治法治化
昔日的毛俊村,是一个村霸横行、帮派林立、治安混乱的“失控村”。村集体的3000亩山林长期被村民瓜分、村级活动场所被部分村民强行占用、村集体土地法院判决后被4个组村民占着、3间临街铺面被部分村民长期霸占着……
为了用“国法村规”取代“江胡规矩”,用公平正义赢得民心、净化民风。该村邀请了法制专家上门举办专门学习班对相关人员进行政治思想和政策法制教育,对重点人员进行训诫谈话,开展以普法为重点内容的“毛俊村思想解放大讨论”,提高村民法制意识。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重新立规树矩,修订村里废弃多年的《村规民约》,规定全村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规则和村民遵守社会公共道德的基本要求,对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给予表扬奖励,对违反规定的村民予以批评并督促纠正,推动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筑牢法治基础。
该村还建立了“和谐对外”的沟通协调机制,每年主动与周边村联谊2-3次,并教育村民与周边村群众和睦相处,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让这个“失控村”一举成为了全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
关键词:管理民主化
2005年,该村以村干部垫资的方式兴建14个临街商业铺面收获村集体“第一桶金”后,又通过整合资源、以地生财、滚动开发等方式,扩建了9间村级铺面、开发了住宅楼房30套,发展了山林经济“绿色银行”3200亩,建成了村级客运站1个、自来水站1座,兴办了村级工业园1个,既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又为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渠道,村集体经济由2005年前的不足2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330万元。
近年来,先后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2100余万元,新建了沿河风光带、休闲广场、文体中心、村办大楼……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固定资产达3000万元。如今毛俊村人都自豪地说:城里有的我们村有,城里没有的我们村也有。
据了解,该村建立了公开透明的民主管理机制,对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落实“四议两公开”程序,让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财理事会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该村每年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村里工程发包、征地拆近、宅基地审批、集体经济收入和支出预算等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出现争议时一律实行“代表票决制”,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
村级财务实行授权管理,规定一千元以上的开支由村“两委”开会决定,一万元以上的开支由村“两委”扩大会议决定,十万元以上的开支要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资金支出实行“五人联签”,由经手人、证明人、在场人、验收人在原始凭证上签字,再经村委会主任“一支笔”审批。对审核不过关的发票一律不准报账。成立村财理事会,由“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先进)和“两代表一委员”(村民组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财务监督和财产清算小组成员,对所有开支进行跟踪管理,做到“一季一清算、半年一通报、一年一结算,全部公示”。
该村还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由85名村民负责对干部履职、村支“两委”所有决策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民主测评,合格票数低于60%的,依照程序予以罢免职。
关键词:治理网格化
在毛俊村,每一位在家的老人都有人照看,不是他们在外创业的儿女,而是由村里就近为他们安排的网格员。据了解,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该村设立了村便民服务站、网格管理站、综治信访维稳站和村民委员会,形成“一部三站一会”。
该村把整个村作为一级网格,在完善村里的路巷牌和门栋牌建设后,突破原有村民小组管理范畴,按照居住相近、便于管理、便于集中、便于服务、便于开展活动的要求,以街巷为依据划分网格。并在一级网格下划分为5个二级网格、设立5个党小组,村支部委员担任党小组组长;再在二级网格下划分67个三级基础网格,由党员、村组干部担任网格管理员,形成“村支部-网格党小组-网格管理员”的网格管理模式。
同时,该村还以基础网格为单位,实行网格管理员“包管理、包服务、包教育、包提高”的“四包”机制,重点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重点人群提供一些组团式、精细化服务,内容涉及就业就学、就医养老、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救济救助、教育转化、平安创建等方面,年终再组织群众对网格管理员进行细化考核与民主测评。
关键词:经济项目化
该村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抓手,制定《毛俊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林木丰富、土地肥沃、生态优良、集市繁荣、部门帮扶等优势,通过资源招商、能人招商、土地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千方百计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不断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增加集体收入。运用法律手段收回被人强占的集体用房、集体土地等资产,对临街、临路、临近集市的集体土地实行统一开发,兴建临街商住一体项目、统一出租。成立土地托管中心,将各家各户自愿流转的土地进行“二次发包”、规模经营,发展香芋、葡萄等农业产业项目,实行承包人、村民、集体“三四三”分成。
采取集体资金入股的办法,先后参与建成了自来水厂、水电站、竹木加工厂、村级客运站、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实体经济项目,所得收益由集体和村民按照比例分成,实行村民和集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随着毛俊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不断增多,全村基本形成了以工、贸、农、林为主的产业格局,不仅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还为本村村民提供了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