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起,江南地区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强度普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强降雨天气易引发城市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中国气象局启动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并持续发布暴雨预警。那么本轮强降雨将持续多久?重点影响哪些地区?防御重点和难点又有哪些?26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蔡芗宁。
嘉宾: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 蔡芗宁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若嘉,新华网记者 李海韵
记者:本轮南方降雨情况如何,重点影响哪些区域,有何特点?
蔡芗宁:6月22日夜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至江南一带出现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云南东部、贵州中部和东北部、广西西部、湖南中北部、湖北东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累计雨量有150—300毫米,湖南常德、岳阳、益阳、娄底,江西上饶、九江等地局地达350—470毫米。50毫米和100毫米以上降雨覆盖面积分别为60.6万和25.5万平方公里。
6月25日,雨带南压到华南西部至江南中南部一带,云南东部、广西西部和东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中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云南东南部、广西西部和东北部、江西中部局地出现大暴雨(100—200毫米),广西桂林局地点雨量达245毫米,上述地区最大小时雨量有70—90毫米。
本轮强降雨天气特点是降雨范围呈现准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雨带移动缓慢,在南北摆动过程中降雨影响区域有重复,导致江南中部地区累计雨量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是自6月4日江南地区入梅以来经历的第五轮降雨天气过程,江西、湖南等地区的汛情较为严峻。
记者:本轮南方强降雨天气的成因是什么?
蔡芗宁:首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相对比较稳定,水汽通道也比较稳定,暖湿气流向江南输送,水汽条件较好;其次,北方冷涡系统维持时间较长,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向南扩散;这样,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江南至贵州一带,形成一条准东西向雨带。
记者:未来江南地区降雨天气将如何发展?
蔡芗宁:目前的监测预报显示,未来南方地区还将有两轮降雨天气过程,分别是6月26至28日、6月29日至7月2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汉、江南大部、华南西部及西南地区东部,大部地区累积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
6月27至28日,江南、华南西部及云南、贵州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东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过程雨量一般有80—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6月29日至7月2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西部和北部、江汉、江淮、黄淮等地将先后出现明显降水天气。
记者:面对强降雨天气,灾害防御重点有哪些?
蔡芗宁:江南地区入梅以来,我国主要雨带在南方摆动,多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地需加强防范持续降雨和局地短时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洪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特别是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前期雨量大,雨区重叠,局地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气象风险高,需加强灾害隐患点的排险,防范可能出现的险情。同时警惕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未来一周农业气象关注重点农业方面,强降水天气将导致部分地区土壤过湿加重、低洼农田发生渍涝灾害,不利于棉花、玉米和马铃薯等旱地作物生长,同时易造成部分抽穗扬花的早稻遭受“雨洗禾花”危害。南方各地要积极防御强降雨引发的灾害,提前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扶正倒伏作物;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