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4311000012/2025-02160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永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落实“五个必须坚持”要求,大力实施“七大攻坚”,紧盯“三走三抓”推动各项工作能早则早、能快则快,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14.65亿元、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7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400.71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742.16亿元、增长6.5%。
一、产业发展稳中有进
组建16个产业联盟,大力推进产业育新培强攻坚。农业生产总体平稳。抓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农林牧渔总产值386.04亿元、增长4.1%。生猪出栏408.1万头,增长3.0%;禽蛋产量5万吨,增长42.5%;水产品产量13.72万吨,增长5.0%。蔬菜产量280.4万吨、增长4.5%。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实施提档扩能、降本增效、智改数转、品牌培育“四大”行动,大力推动工业企业扩能升级。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一季度快0.4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长10%,比一季度加快13.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快于规工6.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3.8%,排全省第2位。服务业发展提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1-5月,规上服务业实现营收71.18亿元、增长11.7%。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15.2%;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18.8%、10.9%;保费收入增长5.9%。
二、有效需求不断激发
消费市场持续转旺。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全力推动消费扩量提效。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3.11亿元、增长7.1%。消费品以旧换新兑现国补资金3.1亿元,带动消费21.2亿元,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家具类分别增长27.0%、22.4%、11.6%。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深度对接增量政策,积极开展“项目大谋划、谋划大项目”行动以及“项目审批季”活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其中,生态环境投资增长19.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民生投资增长4.6%。邵永铁路永州段红线范围内征地拆迁已经全部完成,永清广高铁开展可研鉴修、有望年底开工建设,湘桂运河完成预可研招标。
三、发展动力逐步增强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攻坚和环境优化提升攻坚,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环境。市场主体加快培育。深化“一次事一次办”,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企业10.5万户、增长6.6%,净增1061户。全市新设经营主体2.93万户、增长2.9%。企业入统增势有力。全市新增入统企业186家。其中,规工企业42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110家;规模服务业企业24家。高新技术投资较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9.9%,比全部投资快38.7个百分点。新能源投资完成44亿元;新能源总装机达655.49万千瓦、排全省第1位,发电量达48.59亿千瓦时。新兴产品增长强劲。光电子器件、传感器、3D打印设备、民用无人机等重要电子产品分别增长181.0%、82.3%、11.1%、9.6%。新业态不断涌现。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4%,比一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额增速7.3个百分点。
四、质量效益有效提升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发展的“含金量”不断提升。企业效益增长加快。全市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增长18.5%,规模服务业利润总额增长8.1%,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0.8个、2.9个百分点。创新成效不断显现。实施科技赋能产业行动、研发投入提升行动、创新企业培育行动、成果转化攻坚行动,新增专利授权752件,其中,发明专利145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了达1.09件,同比增长36.3%。三是园区发展提质增效。“一园区一联盟”带动全市产业集群建圈强链。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6%,七大产业平台完成投资23.09亿元、年度投资进度62.7%。全力推动祁阳功能性面料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五、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大力推进民生补短提质攻坚,切实将发展成效转化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就业形势相对稳定。加速推进国家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城镇新增就业4.02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73.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2万人。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7.6%,较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灾害防治、科学技术、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13.5%、12.4%、12.4%。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常态化开展“走找想促”、政企交流主题日活动。新增减税降费退税20.5亿元,金融债务平均成本降至4.48%,清退涉企押金、保证金8179.6万元,清理拖欠企业账款11.8亿元。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7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52元、增长6.1%。物价水平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下降0.2%。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我市有效需求不足,产业发展存在短板,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鼓足干劲乘势而上,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