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4311000015/2025-06157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生态环境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蓝山县地处湘江源头,肩负着守护湖南省母亲河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近年来,该县坚持以“三全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进畜禽养殖行业污染排查整治,坚决守牢一江碧水首道关口,切实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高效的水生态治理体系。今年1-4月,该县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
全域排查,织密污染防控网。蓝山县创新运用“树形工作法”,以“断面为根、主流为茎、河段为杆、支流为枝、问题为叶”为框架,层层压实责任链条,让每个“根系”有人守护、每条“枝干”有人管护、每片“叶芽”有人处置。按省市部署,多部门联防联控开展畜禽养殖行业污染“地毯式”排查整治,建立“一场一策”台账和“双向移交”机制,明确部门与乡镇职责。由县领导带队,多部门联合组成5个小组开展排查工作,查出问题124个,其中畜禽养殖污染问题34个,均实施台账式销号。邀请环保志愿者与网友参与规模养殖场网格式排查,发现问题17起,立案处罚5家,移送公安5人,查获偷排2起。
全链监管,筑牢治污防火墙。在财政紧张情况下,2023年以来投入近300万元提升执法监测能力,配备执法用车、无人机、执法终端等设备,监测站达丙级标准。借“夏季攻势”契机,要求粪污运输罐车安装OBD系统,实现粪污外运可追溯,让非法排污无处遁形。同时开展以案说法,组织养殖业主培训,现场移交3起逃避监管排污案件,行政拘留责任人,形成强大震慑,以科技手段和严厉执法保障治污成效。
全面施策,激活治理源动力。蓝山温氏公司42户签约养殖户占全县规模户的27%,针对“公司+养殖户”模式,压实公司对签约养殖户的监管责任,抓公司带农户,高效推进治理。按养殖规模分类制定治理方案,提升实效与资源利用率。其中,年出栏5000头以上养殖场需建配套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1000-5000头养殖场兼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出栏前污水量高峰可部分资源化;1000头以下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种养结合消纳粪污。三类场均需建能容纳一个月污水的贮存发酵池,同时统筹全县污水处理设施余量,在污水排放峰值期科学调度处理,既能提高设施利用率、节约运行成本,又能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