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幸福永州 > 潇湘文化 > 舜文化
分享到:
舜文化
  • 2022-11-04 16:35
  • 来源: 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舜文化是我国始祖“五帝”之一舜帝所创造的文化。

舜是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他是我国第一部史书《尚书》开篇所记的核心人物,也是《史记》中记述的“五帝”之一,《孟子》《墨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典籍对其均有记载。这些记载虽在时间、地点等方面略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记述了舜因为善于劳动、谦逊有德,深受群众爱戴和拥护,最终从一名普通百姓走上部落联盟首领的顶峰,精心治理天下,创造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舜以“德”著称。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人类社会从蛮荒走向文明的转折过渡时期,也是各种社会规范逐步形成的奠基阶段。舜以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治世才能,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建立,发挥了开天辟地、影响千秋万代的作用。中国古代思想家都给了舜极高的评价,《尚书》说“德自舜明”,《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后世则干脆将其拥为道德文化的鼻祖。我们今天所提倡和研究的舜文化,其实质就是以舜为代表的道德文化,它与以农耕文化为内涵的炎帝文化、以政体文化为内涵的黄帝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三座里程碑。

舜文化是舜帝平生实践的结晶,它的精神核心是“德为先,重教化”。从舜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无时无刻不体现出这一精髓。他一步步自东而西迁徙,从普通百姓走向部落联盟首领的过程,就是舜文化最初始的创造和实践过程,也是舜文化教化世人、广泛传播的过程。

舜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它不但为后来国家的建立和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对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着精神凝聚作用,而且它还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儒家学说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史影响最为深远的学说,其许多主张就来自于舜文化。如,孔子聆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而韶乐正是舜乐。孔子很推崇尧舜,儒家讲求的孝道即源于尧舜。孟子坚持的“性善说”,也与尧舜之道关系密切。几千年来,人们说孝行而必然首推舜,以舜为孝道楷模!

司马迁《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是永州地区得名之始。零陵,即舜陵,最初指向——九嶷山三分石。所谓“帝王之陵,寄托高山”。顺着舜帝南巡的方向遥遥而望,九嶷山三分石无疑是千峰万壑中最为高耸、凸显的峰峦。方志中有“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步履石、马蹄石。尤以香炉石最精美,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峰上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疑为舜冢”(明·万历《九疑山志》)的记载。九嶷山历来被认为是舜帝藏精之所。

九嶷山舜帝陵是承载舜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全世界舜帝后裔寻根祭祖之圣地。千百年来,人们在此祭祀始祖,追溯渊源,传承道德,让舜文化福泽延绵,生生不息,永世流芳。


第一节 千古一帝


舜帝不是神话传说。舜帝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是上古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古老的典籍多有记载。

《离娄下·第一章》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后建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为五帝之一,华夏贤王之一。羌人姚戈仲自称舜帝后裔,其子姚苌篡权后,《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 《姓解》记载:“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于陈,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眭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徙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代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

舜帝,姓姚 ,名重华,字都君。因国名“虞”,又称虞舜。他是帝颛顼的六世孙(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重华),自五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 帝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壬女和其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舜生于姚墟,辛勤耕稼于历山(一说今鄄城历山,一说今济南千佛山),渔猎于雷泽(今山东菏泽),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在寿丘(今山东曲阜)制作日用杂品,在顿丘(今河南浚县)、负夏(今山东兖州)一带经商做生意。因品德高尚,在民间有着崇高的威望。他在历山耕田,当地人不再争田界,互相谦让。人们都愿意靠近他居住,两三年即聚集成一个村落。当时部落联盟领袖帝尧年事已高,欲选继承人,四岳一致推举舜,于是,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九名男子侍奉于舜的左右,以观其德;又让舜职掌五典、管理百官、负责迎宾礼仪,以观其能。通过严格的考察,才让舜摄行政务。

尧帝选择舜作接班人的过程可谓煞费苦心。传说尧帝本来有九个儿子,长子丹朱不肖,没有做天子所应当具备的德行。其他八个儿子,或缺乏做天子的德行,或缺乏治国之才,都不是理想的人选。手下大臣,虽多忠诚耿耿之士,既具才干,又兢兢业业,但也难当此重任。于是放眼九州,到处寻贤求能。听说有个叫许由的人很贤能,却不愿为官,就亲自前去劝说,许由双手捂住耳朵,不听尧帝说话,并转身走到溪涧边,掬水洗耳。有个叫啮缺的人才高八斗,是治国的栋梁之才,尧帝前去拜访,他为了躲避尧帝,干脆远远地隐居到南方的苍梧山中。尧帝还寻访了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伊蒲子,可惜伊蒲子已经年老,不能出来做官、治理国家了,就传授了尧帝一个寻找接班人的秘诀——四字谶言:“玉在璞,璞中玉。龙凤簇,可妻珏。”于是,尧帝召集大臣,共同商讨寻访贤德之人来接班的事。尧帝说,众位爱卿,我已经在位七十年了,你们中有谁能够顺应天命,来接替帝位呢?大臣说,我们都德鄙才浅,不能当此大任。尧帝又说,那就从所有的贵戚中选拔吧,包括隐匿在边僻之地的贤者。于是大臣举荐虞舜。

为了谨慎起见,尧帝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帝,“以观其内”(《史记·五帝本纪》)。传说,尧帝在微服私访寻找虞舜时,带着娥皇、女英一同前往东夷有虞氏部落,当他们走到历山脚下的时候,看到一位年轻男子,赤着上身,正在赶着两头牛耕地。年轻人手里没有拿鞭子,只在辕犁上挂了一个簸箕。当牛走得慢时,年轻人就敲敲簸箕。尧帝感到很奇怪,就问年轻人,为何不用牛鞭赶牛?年轻人平淡地说,牛耕田,辛辛苦苦,我怎么忍心用鞭子去抽打它呢?尧帝又说,你只敲簸箕,牛怎么就听你的话呢?年轻人说,当牛走得慢的时候,敲敲簸箕,两头牛都以为是在打另一头牛,为了避免自己挨打,自然就走得快了,事实上两头牛都没有挨打,却都走得快了。如此仁慈的心肠,如此智慧的办法,不正是治国理政的良才吗?!尧帝仔细地观察这个年轻人:面宽耳阔,龙颜重瞳,气度非凡,胸前挂着的璞玉上刻着一条云龙、两只彩凤,正符伊蒲子所描述的“玉在璞,璞中玉。龙凤簇,可妻珏”形象。

这个耕田汉子闵是虞舜。尧帝把虞舜带回了平阳,并把两个女儿嫁与他为妻,开台对虞舜进行长达三年的全方位考察。“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并交给他一具体政务,观察他的办事能力与水平。“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舜帝顺利通过了考验,无论是家庭方面、社交方面,还是处理政务和存能力,都能应付自如。尧帝就将权力移交给舜帝,使其“摄天子之政”。上古社会,由此进入“尧天舜日”时代。

舜帝三十岁时被尧发现,考察三年,正式授予权力,到尧一百年的时候,尧帝去世,舜为尧守孝三年,即天子位,摄政时间达二十七年之久。在这漫长的执政时代,扎扎实实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舜摄政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通过观察天象,调整施政措施,治理国家。初步确立了皇权神授的权力理念,秉承上天的意志治理天下。“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祭天帝,祭六宗,祭山川,祭群神,将治国举措,告知于天地四方,确定和宣扬权力的合理性。

第二件事,是“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挑选五种不同质地的玉石——珪、璧、琮、璜、璋,打磨成象征五个权力等级的信符,选择恰当的时机,召见四方诸侯,向他们颁发玉质信符授与权力,将各路诸侯的权力来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以特有的方式进行中央集权。

第三件事,定“五岁一巡”之制。规范古代帝王宣示王权、视察四方诸侯的巡狩制度,五年一轮巡狩天下。《尚书·舜典》和《史记·五帝本纪》对舜帝的第一轮巡狩都作了详细记载。二月,巡狩东方,祭祀泰山神,召见东夷各方国的酋长,协调政务。五月,去南方各诸侯国视察。八月,视察西部各诸侯国。十一月,又到北方视察。通过巡察,既强化了中央之国的权威和凝聚力,也加强了中央政权与各方国、氏族部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

第四件事,调整行政区划。将尧帝执政时期的全国九个行政区划(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调整到十二个——从冀州中分出虞舜部落居住的地方设为并州、从梁州中分置出一个幽州、在山东半岛增设一个营州,进一步加强了对整个国家的管理和控制。

第五件事,治理洪水。这是上古时期已经进入农耕时代的氏族部落的头等大事,是生产与生存的重要条件。传说中大禹的父亲鲧采用修筑堤坝的方法来治理洪水,水来土挡,有一时之效,但是当更大的洪水来临,堤坝不堪承受而发生垮塌,往往造成更大的损失和灾难。舜帝吸取了鲧的教训,采用“决川”疏导的办法来治里洪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洪水的危害,解除了洪水的威协。

第六件事,以“戮”代“刑”。上古时代很多氏族部落使用酷刑对待犯罪之人,如割耳朵、削鼻子、剜眼珠、断手足、阉割生殖器、脑门上烙字,直至斩首。舜帝认为这些“肉刑”过于残酷,而以“象刑”替代,即象征性地惩罚。本来应当受墨刑的人,只在其头上蒙一块黑色的布;本来应当割鼻子的人,只在其头上扎一束草;本来应当断足之人,只把要砍的那只脚涂黑;本来要受宫刑的人,只给他穿上没有领子的衣服。舜帝这样做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的,先有其教,有教而犯,再进行惩罚,从不教而诛,过渡到有教而诛。

第七件事,惩治“四凶”。也就是打击邪恶势力,包括在尧帝时即已坐大的四大凶恶家族——浑沌、穷奇、梼杌、饕餮,这四凶都是上古时代赫赫有名的帝鸿氏、少暤氏、颛顼氏、缙云氏的后裔,仗着显赫的世系,为所欲为,无恶不作,搞得社会上乌烟问瘴气,民怨沸腾,成为邪恶的象征,历代统治者都拿他们没办法。舜帝采取果断措施,将四凶流放到帝都平阳四千里以外的荒蛮之地。

这七件大件,为舜帝铺平了最终登上帝位的道路。

这时候,舜帝五十岁,尧帝一百零六岁。高龄的尧帝,决定真正隐退下来,不再过问国家大事,把权力完全交给政绩显赫、人气高涨而且年富力强的舜帝。八年以后,一百一十四岁的尧帝逝世,舜帝为之守孝三年,而后即帝位,定国号虞,迁都于蒲坂(今山西永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复合型奴隶制国家。


第二节 人文始祖


在漫长的摄政和执政时期,舜帝适应上古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私有制的产生及其伴随的氏族贵族阶层的形成,氏族公社的逐步瓦解与国家的出现,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倡导诚信,推行孝道,实施仁政,协和万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成为后世向往的理想社会范本。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吸取舜帝思想精髓,发扬光大,形成儒家思想体系,经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尚书·尧典》也明确肯定——“德自舜明”。

舜帝创立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其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孝”字。孝顺、孝敬父母,善事父母,这是人伦的第一项要义。《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就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所有的人都是由父母所生育,由父母养大,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一个人成其为人的基本行为规则,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舜帝确立了“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伦理道德规范,即所谓“五典”。他自己就是一个行孝之人。他的父亲瞽叟冥顽不化,后母壬女凶狠残忍,弟弟象傲慢无礼,三个人合谋几次实施谋杀计划,一心想要置舜帝于死地,都因为舜帝机智聪明,提前有所防备,才幸免于难。即使这样,舜帝还是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孝敬父母,对弟弟也友善亲爱,为社会树立起一个“孝”的楷模。他常常以身作则地化导他人:要做一个好父亲,就要讲求一个义字,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要做一个好母亲,就要有一颗慈爱之心,爱护子女;要做一个好儿子,就要孝敬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要做一个好兄长,就是对兄弟亲近友好,多加关爱;要做一个好弟弟,就要尊重兄长,恭尊而有礼貌。舜帝摄政以后,进一步丰富孝的内涵,扩展孝的外延,使“五典”成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间的行为规范。同时,大力推行五典之教,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伦理准则。历朝历代继承和发展舜帝创立的以孝为核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由“五典”而发展成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道,使之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标准。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诚信成为一个问题。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了满足氏族成员的生产生活基本需要外,有了不同程度的产品剩余。氏族部落的酋长等上层人物,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剩余产品据为私有,氏族内部因而产生出拥有私有财产的贵族阶级,私有观念逐步形成。一些人为了占有社会多余产品,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甚至杀人越货,导致社会不得安宁。一些氏族贵族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为了占有更多的他人产品,也需要建立起新的道德体系。舜帝顺应社会需要,大力倡导诚信理念,以自己的诚信行为给大家树立榜样。在历山耕田的时候,别人都去争夺肥沃的土地,他将自己的好地让给别人;在雷泽打渔的时候,人们为了多捕鱼,纷纷争夺渔场,他就想方设法协调矛盾,平息纷争;在河滨制陶时,他千方百计改进陶器烧制方法,提高陶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决不拿出去卖。他的诚信行为,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凡所到之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韩非子·难一》记载了孔子的感叹:“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教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籍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孟子·公孙丑上》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与人为善,自耕稼渔陶,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舜帝将诚信的理念灌输给人世,树立起了诚信为本、诚信为荣的社会风尚。

在治理国家方面,舜帝确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治国理念。仁者爱人。舜帝勤政爱民,以民为本,致力于实现“天下为公”的治国理想。他深知“四海困穷,天禄永终”的道理,一生都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一心想着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作《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表达自己的拳拳爱民之心。南风徐徐地吹来,让人们忘却忧愁;南风及时地吹来,增加人们的财富。殷殷之情,其心可鉴。舜帝坚持勤政爱民,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不懈怠。“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执一如天地,行微如日月,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天下其在一隅邪?夫有何足致也。”(《荀子·尧问》)做好每一件事而无过失,注意每一个细节而不马虎懒惰,忠诚讲究信义而不厌倦,天下就会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能做到办每一件事都象天地运行那样没有偏差,行为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象日升月落那样准确,忠诚盛行于内、推广于外,就会在四海之内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普天之下哪有不归附的呢?!“吾尽吾敬以事吾上,故见谓忠焉;吾尽吾敬以接吾敌,故见谓信焉;吾尽吾敬以使吾下,故见谓爱焉。是以见爱亲于天下之民,而且贵信于天下之君。故吾取之以敬也,吾得之以敬也。故欲明道而谕教,惟以敬也。故欲明道为忠为服之。”(《新书·修政》)重视修身养德,对上对下都讲求忠诚,甚至对敌对者也讲求信义,特别是对百姓有爱心。“爱亲于天下之民”,以至“只为苍生不顾身”。

为了实现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舜帝特别强调吏治,不仅自己勤政爱民,还不断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管理。摄政以后,果断地撤换了治水失败的鲧,将长期作恶多端的“四凶”流放到边远地区。正式执政后,更是任用二十二位德才兼备的官员,勠力提拔,委以重任。同时建立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管理、激励和约束。“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有效地遏制了吏治方面的弊端。舜帝陈述为官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成事。”(《尚书·皋陶》)宽容而又严肃,温和而又有所建树,谨慎老实而又事业心强,能办事而又尊敬上级,顺从而又坚毅,耿直而又和气,简省而又廉洁,刚强而又博学,勇敢坚强而又通情达理,有了这九种美德,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了。卿大夫如果能够从早到晚勤奋努力,发扬其中的三种美德,就能保有自己的采邑。诸侯如果每天严格遵守六种美德,就可以辅佐政事,拥有世袭封地。九德成事,是舜帝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尚书·大禹谟》记载了舜帝让位给大禹时说的一段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爱非民?众非无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统治者只有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没有根据未经考查的话不要听,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划不能采用。君主接受了百姓的批评,就自然得到百姓的爱戴。君主不接受百姓的批评,批评的声音反而会越来越多。如果天下人都批评君主,还怎么叫民众爱戴君主呢?而君主若不合理教化百姓,民众又怎么会联合在一起保家卫国呢?统治者一定要端正态度,慎重对待自己的位置,诚心为百姓谋福利。如果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那么上天带来的福祉官爵、俸禄也将永远终止了。这是肺腑之言,意味深长,成为历朝历代警示统治者必须爱民富民的至理名言。

在处理与周边方国、部族的关系上,舜帝践行以“和”为核心的邦交政策,与邻为善,和平共处。特别是针对南方苗蛮集团,舜帝采取军事打击与推行教化相结合的手段,加以解决。大禹主张用武力解决三苗问题民,舜帝不同意动武,认为“以德可也”。一方面用中原地区先进思想和制度去教化引导三苗,另一方面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通过军事演习,宣示强大国力,震慑三苗,最终不战而屈人之兵,降服三苗。“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民请服。天下闻之,皆薄禹之义而美舜之德”(《韩诗外传》)。舜帝协和万邦的策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不少过去对虞国有敌意的远方氏族部落,纷纷摈弃争夺而与之修好,愿意臣服于舜帝。《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记载,西王母、息慎代、玄都氏等远方部落的首领,都先后来到虞国朝见舜帝,进贡宝物。《竹书纪年》笺按引《晋书》:“舜时西王母献朝华之琯,以玉为之。及汉章帝时,零陵文学奚景于泠道舜祠下得白玉琯一枚,咸以为舜时西王母所献云。”就有考古学以实物为证的意思。舜帝的怀柔之德,为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道德为根本,以德服人,以德治国。从舜帝开始,中国有了明确的道德原则,真正从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舜帝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文明的先祖和道德始祖。“尧舜者,道统之祖,治法之祖,而亦即文章之祖也。”(《唐虞考信录》)中国文化沿着舜帝奠定的将伦理道德与社会政治相结合的主流途径,一路走下来,几千年基本保持不变。

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舜帝是中华民族诞生于上古时期的千古圣人、人文始祖。


第三节 道德典范


舜帝首创社会道德教化之先河,用德来感化百姓、治理国家,成为实现天下大治的圣王典范。

孔子总结舜帝治国经验,将这种教化概括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议来约束民众,让老百姓有羞耻心因而遵守规矩。“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中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施行德政,就像北斗星一样位于天空的中央,老百姓自然就像群星一样环拱在四周。这是自然而然的事。道德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人类自身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标志。有道德始成国家,有道德始成世界。

舜帝的道德教化,首先是以身作则,立身为范。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捕鱼、在河滨制陶,舜帝都是这样做的。处处为他人考虑,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别人。因此“舜不登而高,不行而远。”(《尚书·大传》)原因是舜帝,“其身正,不令而行。”(孔子)尽性明诚,成己成物。

《中庸》里说:“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获得君王或朋友的信任,需要通过外在的行为来证实;内在的道德品质需要外化为道德行为来表现。“明乎善”“诚乎身”,将“善”与“诚”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获得普遍信任,进而治理好民众与国家。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天性是人的内在本质或品质,“能尽其性,则能近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一个人能尽其性,就是至诚;有了至诚就能先尽人之性,再尽物之性。尽性是诚,天道是诚,明诚即教。

不仅是教育别人,而是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修为,再通过道德行为来感化别人。“不言而生物”。先“自明”,然后推己及人,不言而使他者“明”。“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努力的方向就是向上、向善,就是“五达道”“三达德”和“九德”。即明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伦理,通晓“知、仁、勇”三种最普遍的德行,具有处理国家九种事务的品质(本领):“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中庸》)最终实现以德服人,以德治国,以德平天下。

舜帝至性至诚,德行天下,善行天下。其本身即是德的化身,善的化身。舜帝之德、之善,从“孝”开始。百德孝为首,百善孝当先,舜帝的孝心感天动地。

司马迁《史记》里记载了两件事用以阐释舜帝之孝。一件事是“焚廪”。舜帝与娥皇、女英结婚以后回历山,带回来许多尧帝赏赐给他的物件。舜帝糊涂的父亲、狠毒的母亲和丧心病狂的弟弟,非常嫉妒,起了歹意,想要谋害舜帝。让舜帝去修补谷仓,然后悄悄地撤走梯子,暗中放火焚仓。舜帝情急之下,手持两个斗笠,张开双臂,象鸟一样从谷仓上跳下,因为斗笠增加了空气的阻力,减缓了下降的速度,得以平安着地,逃过一劫。另一件事是“凿井”。有一天,父亲瞽叟对舜帝说,家里的井很久没有掏了,淤泥很多,你下去掏一掏吧。当舜帝下到井底,清理淤泥时,父亲瞽叟、后母壬女和弟弟象就从上面往井里填土,舜帝不急不忙,从当年打井时开凿的一条通向邻近水井的通道里爬了出来。尽管发生了这样的事,舜帝却并没有跟父母兄弟计较,还象以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是更加谨慎罢了。

永州九嶷山地区也流传着一个舜帝的孝心故事——舐目复明。舜帝摄政以后,有一次陪尧帝出行,回到家乡,看到父亲瞽叟忧愁的样子,就问父亲怎么了?瞽叟叹息着说,你现在是代理天子,将来做了天子之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恐怕一点也看不见了,我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瞽叟哭得十分伤心,涕泪泗流,舜帝难过极了,双膝跪在父亲面前,伸出舌头不断地舐吮瞽叟的眼睛。舜帝的行为感动了天地,瞽叟的眼睛竟然复明了。

舜帝是孝的楷模,也是仁的象征。舜帝之仁,表现在实施仁政,表现在拥有一颗伟大的仁爱之心、爱民之心。

在九嶷山地区有一个舜王碑的传说故事。相传舜帝时,九嶷山出了九条孽龙,盘踞在“蟠龙洞”“九嶷岩”“三分石”,危害百姓生灵。舜帝听到后,翻山越岭来到九嶷山,大战三年,杀死九嶷岩里的四条孽龙;紧接着又大战三年,斩杀蟠龙洞里的四条孽龙;舜帝没喘一口气,登上三分石,又大战三年,方才斩杀盘踞在三分石天池湖里的老蛟龙。连续苦战九年,舜帝积劳成疾,终于病倒了。就这样,舜帝死在三分石,并葬在这里。人们将三分石的一块巨石刻成碑,用来纪念舜帝。据说,这块巨碑至今还立在三分石下。

在玉琯岩,也有一个关于舜帝的传说故事。晋书上记载汉代零陵文学奚景在九嶷山玉琯岩发现了一枝玉琯。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舜帝南巡时,别人提醒他,南方遍地深山老林,道路艰险,土人十分野蛮,要多带兵士。舜帝并不同意,他没有多带兵士,除了必要的随从外,他带了一支乐队,要乐正带上西王母朝贡的十二枝玉琯,定五音,制韶乐,用音乐传教于天下。舜帝死葬三分石后,所带的玉琯埋在一个岩洞里,后来被零陵文学奚景发现,这个岩洞就叫玉琯岩了。舜帝不用武力服人,而用音乐教化三苗,用道德感化三苗,这正是他的爱民之举,是以德治国的具体表现。

舜帝的仁爱之心还表现在他用刑十分谨慎。

孔子说:“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孔子家语·好生》)舜帝制定律法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凡是对社会危害不大的犯罪行为,都一律宽大处理。即使在惩处罪犯时,舜帝也是以德治教化为主,以刑罚为辅。“象以典刑,流有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过,赦;怙终贼,刑。”(《尚书》)他派人把刑律刻在器物之上,使人民知道相关的内容,进行普法教育。如果官吏犯罪,实施鞭刑;过失小罪,可以赦免。怙恶不悛之徒,才适当用刑。还可以用交赎金的办法来替代刑罚。就是对待“四凶”,舜帝也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他们分别流放到边远地区,放人一条生路,让他们悔过自新。

舜帝晚年,“禅而不传”(《唐虞之道》),把手中的权力移交给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更是充分体现了他“天下为公”的仁爱思想。

随着年龄的增高,挑选帝位接班人的问题被摆上议事日程。选择谁来继成帝位,用什么样的方式、按什么样的程序来选帝位继承人,在什么时候移交权力,都是舜帝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继承人选来看,舜帝有多种选择。舜帝的儿子义均,辅佐舜帝治理国家,有一定有声望;女婿益,人品好,协助大禹治水,工作出色,立下汗马功劳,两人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治水英雄大禹,呼声高,却与舜帝之间有着杀父之仇,传位于禹,往后他会如何对待舜帝,这是一个问题,是舜帝不能不反复深思的问题。

舜帝不愧是上古时代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在确定接班人的问题上,他抛开了个人的情感因素,从国家的利益,从民族的需要出发,最终选择了大禹。因为,比较义均和益,大禹更有杰出的才能,更有领导能力,是难得的治国之才;大禹还是一位有德之人,人品很好,作风正派,心胸开阔,光明磊落,不计前嫌,从未因为舜帝流放、赐死了自己治水失误的父亲鲧而怨恨舜帝;他忠于职守,吃苦耐劳,身先士卒,踏遍全国的山山水水,治水十三年,有大功于天下。舜帝选择大禹继承帝位,即符合民心所向,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其大仁大爱的体现。


第四节 万世景仰


一、舜帝南巡 故事流传

舜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千古一帝,圣王典范。其足迹所到之处,万物皆披恩泽,神奇故事流传。即使一些荒僻遥远的地方也多有舜帝的故事流传,有纪念舜帝的地名、庙筑遗存。就算是牵强的附会,也间接说明了舜帝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条确凿的线路图被司马迁写入《史记》:舜帝晚年禅位大禹,南巡苍梧,推行教化,由北而南,越过洞庭湖,溯湘江而上,在潇湘流域活动了较长一段时间,最后死葬于九嶷山。舜帝这一路南巡,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至今在湘、粤、桂三省区,尚有上百处与之相关的地名。如洞庭湖的君山、常德德山、湘潭韶山、永州舜皇山和九嶷山、邵阳崀山,广西桂林的虞山,广东的韶关,等等。这些地方的得名,或为纪念舜帝停留驻跸,或因舜帝在其地演奏音乐教化民众,背后的故事都附着在舜帝南巡这个大事件上,折射的寓意都是对舜帝的纪念。

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也叫湘山、洞庭山。相传虞舜南巡,经过这里,并作短暂的停留。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和女英随踏着舜帝的足迹前来寻夫,到了洞庭山,忽闻舜帝崩于苍梧之野噩耗,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后来二妃投湘水而死,化为湘水之神,居洞庭山。《山海经》有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伟大的诗人屈原作《湘君》《湘夫人》歌咏其事:“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洞庭山因此改名为君山。

德山位于常德城郊。舜帝在未曾禅位最后一次南巡之前来到过这里,他是来寻找接班人的。听说这里隐居着一个世外高人,叫善卷先生,不但道德高尚,而且有治国之才,尧帝曾向他请教,舜帝想将天下禅让与他,善卷先生不愿意接受,只愿隐居在山里。舜帝就向求教怎样治理国家,与他商讨治国方略,受其影响,以德施教,开启民智,造就一个太平盛世。禅位于禹后,舜帝最后一次南巡,路过这里,遥望这一座山丘感叹道:此德山也。由此而得名。

韶山位于湘潭之西,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毛泽东诞生在韶山冲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韶山名播天下。韶山的得名,源于舜帝南巡在此演奏韶乐。“韶”乃虞舜时乐名。《尚书·益稷》曰:“箫韶九成,引凤来仪。”传说舜帝南巡途中,与侍从宿营韶山,侍从们为舜帝载歌载舞,随着优美的音乐舞蹈,山崖翕然,山鸣谷应,声震林木,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山间胜境,人间盛会,亘古传诵。天长日久,人们便把舜帝欣赏韶乐的山岭叫韶山。

舜皇山位于永州西北境东安县境内,与邵阳新宁、桂林全州接界。这里是舜帝南巡驻跸狩猎的地方,舜帝可能在这里作了长时间的停留,考古发现证明舜皇山地区遗存有数处新石器时期原始人活动的遗址,其中坐果山遗址就在舜皇山东麓,不远处还有一座传为舜帝别宫的舜皇岩。

翻过舜皇山,西面就是邵阳的崀山。崀山位于邵阳新宁县境内,舜帝南巡驻跸狩猎于东安舜皇山,翻过山峰,西行至此,但见漫山青翠,山势优美,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由此得名。崀山脚下的扶夷江,也因为舜帝曾是东夷之人而得名。扶夷江水流平缓,水质清澈,两岸奇峰耸立,如诗似画。其中将军石屹立于东岸低缓平坦的山顶,高愈百丈,上下等粗,顶部稍细,远观酷似一位身披战袍,仰天长啸、虎虎生威的将军。

从舜皇山南面的湘水河,溯水西行,由湘桂走廊穿过渌埠头“楚粤门户”就进入了桂林地区。舜帝南巡一直行至湘水的源头,并深入到漓江的上游,在桂林城北的一座孤峰上歇脚休息,后来人们为纪念舜帝就把这座山峰叫虞山,也叫舜山。虞山西麓有一个南北对穿的溶洞,叫南薰洞,又叫韶音洞,也是因为舜帝的乐队在这里演奏韶乐而得名。虞山的山崖上至今保存有唐代韩云卿文、韩秀实书、李冰阳篆额的《舜庙碑》和宋代朱熹作的《虞帝庙碑》等石刻;南薰洞内有宋代张栻的《韶音洞记》和方信孺的《古相思曲》等。

舜帝在湘漓分派的桂林地区活动过一段时间,却并没有就止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甚至越过了南岭山脉,到达广东的韶关,他的乐队坐在一块巨上演凑韶乐,教化三苗民众,这块石头就得名韶石,石上建有舜庙,唐代谢楚作《虞帝庙碣》记载其事:“曲江虞帝庙,故老言舜奏乐于邑东磐石上,故石号韶,而州以韶名。昔舜南游,登石奏韶乐,故名韶石。”

这里还有一块高地叫韶台,又叫九成台,也是舜帝奏韶乐的地方,苏东坡被贬南海北归时,曾游览此地,狄守延饮台上,东坡即席作铭,自书刻于石台上。方信孺说,韶之西北有山,连亘如屏障,是为皇冈,虞帝祠奠其麓,有尕出自东崖,甚甘而洁,名之曰舜泉,皇冈下有皇潭,西流二里合武水。《寰宇记》载:潭侧有舜祠,昔为舜游之处。

自韶关而北,南岭萌渚岭横亘东西,是湘粤两省的分水岭之一。岭北地势高,气温偏低,岭南地势低,气候温暖。每天春天来临,来自南海的暖湿气流,翻山越岭吹来,带来阵阵暖意,使人心旷神怡。舜帝来到一处山坳沐浴着温暖的南风,联想起这一路走来,教化民众,充满了艰辛,也不乏收获,感慨之下,脱口咏出《南风歌》一首:“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徐徐吹来的南风啊,可以解除百姓的烦恼和忧愁;及时来到的南风啊,可增加百姓的收获和财富!这既是对南风的赞美,更是在为民祈福,人们记住了舜帝的《南风歌》,并把他吟唱《南风歌》的山坳叫做“南风坳”。

舜帝南巡的最后一站是永州境内的九嶷山。《山海经·海内经》载:“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源,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曰:“山在今零陵营道县南。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古者总其地为苍梧也。”苍梧曾经是一个古郡,含括了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北麓的广大地区,苍梧山或泛指南岭,或代称九嶷山所处的南岭五岭之一的萌渚岭山脉。舜帝南巡的目的就是要教化深居南岭 山脉的三苗部族,包括九嶷山中的民族,最后因为劳累过度,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九嶷山地区的地名大多与舜帝有关,如舜源峰、娥皇峰、女英峰、箫韶峰等等。

九嶷山地区除了流传舜帝斩杀孽龙的故事外,最著名的故事大概就是二妃寻夫泪洒荆竹了。舜帝南巡的时候,或许是走得匆忙,或许是考虑路途遥远,娥皇、女英二妃没有同行。过了一段时间,二妃因为不知舜帝音讯,非常思念,也很是担心,于是就一路打听,沿着舜帝南巡的足迹前来寻找,她们寻到了君山、舜皇山,听到的都是不好的消息,于是走了一路,哭了一路,最后到九嶷山,确定这一路听到的舜帝的死讯是真的,更加放声痛哭,可是,她们的眼泪早哭干了,流出来的都是血水,滴在竹枝上,留下了点点斑痕,就有了斑竹,也叫湘妃竹,这是古老的爱情植物,是最古老的伟大爱情的象征,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写下很多赞美和哀叹的诗歌,成为潇湘文化的绚丽篇章。连一代传人毛泽东都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的诗句讴歌其事。

还有一个荆竹扫墓的故事,在九嶷山地区流传,到实地看过的人,不能不感叹这个独特而逼真的自然现象。传说舜帝崩葬于九嶷山后,悲风凄雨笼罩了山川大地,连草木也为之摧折。特别是在舜帝葬身的三分石一带,丛生的荆竹都伏下了身肢不停地拂扫脚下的山体,为保护舜帝陵山的清洁而尽力。只要登上三分石,就能看到这些高山上的荆竹,高略盈尺的身肢在劲猛的山风吹拂下,伏地摇荡,活灵活现一副“荆竹扫墓”的景象。

而且,九嶷山地区还有一道奇特的自然景象,堪称地理奇观,这就是“万山朝九嶷”。在九嶷山周围方圆几百里的范围内,无论是从宁远方向看,还是从蓝山、道县、江华方向看,所有的山峰无一例外都朝着主峰畚箕窝和次高峰三分石方向倾斜,就象是一群行人,急匆匆要奔往同一个目的地。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和舜帝死葬九嶷山三分石联系起来,认为万山朝九嶷,实际上就是万山朝舜帝。有趣的是,在九嶷山玉琯岩古舜帝陵遣址前方有一座山峰叫半边山,其山只有一半,别一半已被雷劈掉。传说当年这座山峰并非只有一半,而是一座完整的山,但是它的山势不是朝着三分石倾斜的,其倾斜的方向与主峰背道驰,天神为了惩罚这座山,派雷公下凡,将这座山劈为两半,只留下一半,使其倾斜的方向朝向三分石,将另一半移出九嶷山范围。

二、“就重华而陈词”

人文始祖、圣王典范——舜帝死葬九嶷山,使九嶷山成为神圣之地,成为众生的向往,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

第一个追怀舜帝并歌以咏之的诗人是屈原。他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个兼管内政外交大事的高官,也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78年间。他提倡“美政”,参与变法改革,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合齐国抗抵抗秦国的扩张,遭受到贵族既得利益集团的排挤和诽谤,被楚王流放到荒僻的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在痛苦而漫长的流放岁月里,屈原怀抱坚定的信仰,始终以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希望楚王步武尧舜,取法禹汤,建立“大一统”的集权封建国家。舜帝正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典范。因此,他向往九嶷山,渴望“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离骚》)他要把心中的苦闷向舜帝倾诉!“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纷迓并。”“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涉江》)他想象着已为天界神灵的舜帝驾云而来,聆心他的心声,并与之遨游仙境。在长达15年的流放岁月里,屈原一直憧憬着,能够溯湘水而上,抵达过他心目中日思夜想的神圣之地——九嶷山。

屈原之后170多年,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为了撰写《史记》踏遍祖国山川大地,“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司马迁《报任安书》)。他生活于汉武盛世,受史学家父亲的影响,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遍访祖国河山,搜集遗闻旧事,了解风土人情,考察社会状况  ,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湖南境内,他重点考察了九嶷山舜帝陵,走访官民,了解当地的传说故事、民间歌谣、民风民情和历年祭祀舜帝的情况。后来回到朝为官,并继承父新的遗志,研究史学,立志编撰汉代以前的中国历史。

由于在当时颇有争议的李陵事件中,司马迁实事求地为李陵辩护,被汉武帝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定以诬罔罪名,按律当斩。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撰史理想,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在坚忍与屈辱中,写下了堪称彪柄千秋的中国第一部伟大的史学典籍《史记》。在《史记·五帝列传》中,司马迁根据自己的实地考察,记录下了舜帝南巡的不朽事迹: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疑。”使舜葬九嶷,成为千古定论,为后世寻根九嶷,朝圣祭祖,提供了确凿无疑的历史依据。

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流落江湖、亡命天涯时,曾经来到九嶷山祭拜舜帝陵,并撰写《九嶷山铭》,留下历史上第一篇祭祀舜帝的祭文。曰:“岩岩九疑,峻极于天。触石肤合,兴播建云。时风嘉雨,漫润下民。芒芒南土,实赖厥勋。逮于虞舜,圣德光明。克谐顽傲,以孝蒸蒸。师谒帝世,尧而授征。受终文祖,璇玑是承。太阶以平,人以有终。遂葬九疑,解体而升。登此崔嵬,托灵神仙。”这是最早的直接以永州风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湖南文苑中最早的一篇铭文,它描写了九嶷山的高峻和兴去播雨的功能,歌颂了虞舜的圣德与养民之恩、教化之功。

之后,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有《舜帝赞》:“颛顼之族,重瞳神圣。克协顽瞽,应唐莅政。除凶举俊,以齐七政。应历受禅,显天之命。”晋代庚阐,出补零陵太守,作《虞舜像赞并序》,赞美舜帝之德。其赞辞曰:“玄像焜耀,万物之灵。飞龙在天,阳德光明。神道虽寂,务由机生。拥琴高咏,寄和五声。玄风既畅,妙尽无名。民鉴其朗,孰测窈冥。”晋夏侯湛也有《虞舜赞》:“有虞愔愔,揖让鼓琴。垂拱临民,咏彼南音。世澄道元,天下混心,民思王度,如玉如金。”北周庚信有《舜干戚画先赞》:“平风变律,击石来仪。先齐七政,更服三危。朱干独舞,玉戚空麾。南风一曲,恭已无为。”歌颂舜帝的德政。

北魏温子升(495—547),历任侍读兼舍人、谘议参军,曾到九嶷山祭舜,并留下《舜庙碑》,肯定舜帝南巡之举和舜葬九嶷之事,歌颂了舜帝的不朽功勋,也表露了自己希望帝王英明,天下安定的心情。文中指出,九嶷山“实存旧庙”。说明九嶷山地区,在晋代以前就建有纪念舜帝的神庙。

到了唐代,文人墨客对九嶷山的向往,对舜帝和九嶷山的吟咏形成了一股浩荡的文学潮流,并抵达高峰,不仅作家、作品多,而且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唐代早期诗人宋之问(约656—712),贬钦州途中,赴九嶷山谒舜庙,作《舜词》:“虞帝巡百越,相传葬九疑。精灵游此地,祠树日光辉。禋祭忽群望,丹青图二妃。神来兽率舞,仙去凤还飞。日螟山气落,江空潭霭微。”是唐代最早吟咏九嶷山舜帝陵的诗歌之一。著名诗人王维,在为道士申泰芝向朝廷献乐器而写《高士岩得乐器贺表》记载:“高士岩距舜祠二里,一名啸父岩,旧名野猪岩,唐时有猎者遇群豕,逐之入岩不见,乃即其地掘之,得乐器一部,以献于朝。”与汉代零陵文学奚景在玉琯岩获得乐器有异曲同工之妙,抛开其获得过程的神乎其神,似乎都让人联想到西王母朝给舜帝的乐器。

最著名的作品当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写下的《悲清秋赋》和《远别离》两篇诗赋。


悲清秋赋

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澄湖练明,遥海上月。念佳期之浩荡,渺怀燕而望越。荷花落兮江色秋,风嫋嫋兮夜悠悠。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鳌于沧州。无修竿以一举,抚洪波而增忧。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讬些,吾将采药于蓬丘。 

远别离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中说:“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亲赴永州,登上九嶷山,祭拜舜帝。《悲清秋赋》以开阔的视野、变幻的意象描绘了九嶷山绚丽的秋景,抒发了钓鳌客的豪迈气派和远大抱负,也流露出求仙访道、采药炼丹的思想。《远别离》追述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寻夫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描写潇湘洞庭一带风雨到来前的景象,直指皇帝的昏聩、政局的阴暗以及忠奸不分的朝廷,感叹奸邪当道,国运堪忧。指出君主用臣如果失当,大权旁落,就会像龙化为可怜的鱼类,而把权力窃取到手的野心家,则会像鼠一样变成吃人的猛虎,即便是圣哲也难保社稷妻子。通篇采用楚歌和骚体的手法表现内心复杂的情绪,辞意反复,断如复断,乱如复乱,一唱三叹,遗音袅袅,将消魂般的凄迷和预言式的清醒,紧紧结合在一起,构成深邃的意境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还有刘禹锡的《潇湘神二首》也深有影响。


其一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雾至今愁。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其二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叙写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的生离死别故事,充分利用潇湘地理风物,婉转复沓,渲染内心的忧思伤感、哀怨凄凉,感人至深。

两任道州刺史的唐宋古文运动的先驱、诗人元结,曾深入九嶷山中,探访舜帝踪迹,并作《九疑山图记》,大胆地提出了“当合以九疑为南岳”的建议。

还有生于九嶷山下、隋唐开科以来湖广第一个状元李郃,在任贺州刺史期间和致仕回乡后,多次祭拜舜帝陵,写下了许多描绘九嶷山秀丽景色和追思舜帝的诗篇。

至宋元明清时期,乃然有众多的诗人词客吟咏九嶷山舜帝陵,如宋代诗人梅臣尧(1002—1060)《湘竹》:“劈竹两分开,情知无合理。织作湘纹簟,依然泪花紫。泪花虽复合,疑岫几千里。欲识舜娥心,无穷似湘水。”诗意深远古淡。一代文豪苏轼(1037—1101)在贬瞻州北还途中,拟任永州团练副使,经九嶷山,作《九疑吟》:“九山联绵属衡湘,苍梧得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烟树里,落日未落江苍茫。幽人拊枕坐叹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边父老能识子,白须红颊如后长。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处遥相望。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古真吾乡。”以放达的笔墨,抒发沉重的感慨。大诗人陆游(1125—1210)不但写下了“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偶读旧作有感》)的名句,还作《舜庙怀古》:“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奈客添衣。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怀古伤今,抒发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怀。

生于永州道县的理学鼻祖周敦颐(1017—1073)的四传弟子、集理学之大成的一代宗师朱熹(1130—1200),与孔孟一样,对尧舜推崇备至,作《虞庙乐歌词》:“皇胡为兮山之幽,翳长薄兮俯清流,渺冀州兮何有?眷兹土兮淹留。皇之仕兮如在,子我民兮不穷。以爱沛皇泽兮横流,畅灵威兮无外,洁樽兮肥俎,九歌兮韶舞。嗟莫报兮皇之祜,皇欲下兮俨相羊,烈风雷兮暮雨。”成为此后祭舜典礼的通用歌词。宁远人、宋理宗宝佑元年(1253)特科状元乐雷发,其诗多有吟咏九嶷山舜帝陵之作,如《舂陵道中望九疑》:“九歌悲咽九疑峰,万里孤臣怨莫从。楚雨那归汾水曲,岭云别向洞天封。祠宫秋老哀回雁,寝苑春寒响夜松。待向寒来携玉琯,月明吹彻几芙蓉。”借舜帝南巡死葬九嶷山之事,抒发了内心的忧愤之情。

元代散曲大家元好问(1190—1257)也曾创作《九疑·湘夫人咏》:“木兰芙蓉满芳州,白云飞来北渚游。千秋万岁帝乡远,云来云去空悠悠。秋风秋月湘江渡,波上寒烟引轻素。九疑山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坠残露。”于金元更替的乱离之世,抒发对舜帝的缅怀之情。还有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游历湘南,在九嶷山中盘桓十日,参观了紫霞岩、玉琯岩、飞龙岩,怀着对舜帝的无限崇敬之情,拜谒了舜帝庙,并冒雨攀登三分石,宿于三分石下,探明了湖南的母亲河湘江源头之所在。还有明清更替之际的大儒王夫之(1619—1692)创作《蝶恋花·舜岭云峰》:“九岭参差无定影。湘竹阴森,回合清溪冷。一片绿烟天际迥,迷离千里寒宵暝。  香雨飞来添碧影。认是当年,望断苍梧恨。东下黄陵知远近,西崦落日回波映。”将自然胜景与人文景观、神话传说与所见所闻有机地揉合在一起,于荡气回肠的豪迈之中寓伤感凄美之幽情,表达对舜帝的深切悼念。

生于永州道县的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1799—1873),曾多次上九嶷山,拜谒舜帝陵,亲自以楷体书写道光御祭碑,其碑至今保存在九嶷山舜帝陵碑廊中,是其为数不多的楷书作品之一。更有从多有关九嶷山和舜帝陵的诗词作品传世,如《九疑》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九嶷山舜帝陵庙的地理人文环境,寄寓对舜帝的崇高追思。

历代文人咏九嶷,怀舜帝,寄托的都是内心对圣王典范的向往,对清明世界的向往。包括出生于韶山冲——舜帝南巡演奏韶乐之地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崩葬于九嶷山的人文始祖舜帝怀着无限的崇敬之心。他一生追求“天下为公”的境界,希望“六亿神州尽尧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的毛泽东思想,无疑凝聚了在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衰的优秀文化——舜文化的精髓。创作于1960年代的《七律·答友人(湘人周世钊、李达、乐天宇)》:“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巧妙地化用舜帝和二妃的故事,以壮丽的意象、和谐的音韵,构筑了祖国大地“尽朝晖”的美妙诗境,更表达了人民大众“尽尧舜”的毕生追求。

舜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文传承。

三、九嶷朝圣 寻根祭祖

舜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千古一帝,圣王典范。因为舜帝死葬九嶷山,使偏处江南一隅的这一处山陵成为舜文化归聚洼地,集大成之处。千百年来人们向往九嶷山、膜拜九嶷山,历朝历代都有指向九嶷山的寻根祭祖、朝圣活动。这表明舜文化对中华民族人格构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对舜帝的不绝怀念和敬仰,也就是对尧天舜日之大同世界的永恒向往。

舜帝南巡,崩葬九嶷山以后,第一个祭舜的人是大禹,这是在古代文献里有记载的:“禹南巡,筑紫金台,望九嶷而祭舜。” (《大清一统志》)大禹在南行至衡山设坛祭祀舜帝,至今在衡山有“自禹求简”之说,衡山之上有大禹石、禹王城和神禹碑等等古迹。

春秋战国时期,楚灵王曾建章华台以祭祀舜帝。《国语·吴语》记载:“昔楚灵王不君,其臣箴谏以不入,乃筑台於章华之上,阙为石郭,陂汉,以象舜帝。”尽管楚灵王算不上是个好君主,但他毕竟也不敢忘本、不敢丢根,自认是舜帝的后裔。他的祭舜举动,足可见证舜帝在楚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以及对湘楚文化生成的重大影响。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了秦始皇祭舜。这位拥有雄才大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的中华大帝,姓赢名政,是舜帝后裔,理所当然不忘自己的祖宗。他于公元前二百一十年十一月,巡至云梦,望祭九疑虞舜陵。大概也就是在洞庭湖边吧,朝着九嶷山方向,举行仪式,遥祭舜帝。

接替秦朝的西汉王朝,各个皇帝都非常推崇舜帝,开国皇帝刘邦在追战项羽进入关中后,就“令祠官祀,四方上(天)帝(舜)、山川(山神河神)。”接受董仲舒建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这帝刘彻,更是尊崇作为孔、孟创始的儒家学派之思想源头——舜帝(文化)。元光二年(前133)首次到雍邑,用效祭的礼仪参见中华五帝——黄帝、颛须、帝喾、唐尧、舜帝(另有其他多种说法,每种说法都有黄帝、舜帝在内),以后多则三年一次,少则两年一次,进行郊祭。在位的最后几年,几乎年年都搞郊祭。统计《史记》和《汉书》中的记载,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多年里,亲自祭祀五帝达二十多次。其中对舜帝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他特别加强了对九嶷山舜帝陵的管理,于元鼎六年(前111)下令将九嶷山所在的泠道县一分为二,缩小泠道辖地,以例更好地管理舜帝陵。另一位西汉王朝的著名皇帝——汉文帝,更是崇拜舜帝,其性格行为都与舜帝十分相似,治国之道也与舜帝治国一致,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在渭阳建造“五帝庙”,亲往祭祀包括舜帝在内的中华五帝。

汉元帝时代的外戚王莽,为了谋求九五之尊,更是处新积虑,大打舜帝牌,以收买人心。他自认是黄帝、舜帝的后裔,宣布“凡王姓者,皆黄虞苗裔,予的同族也”。他在都郊设立了虞帝始祖昭庙,称舜帝为“皇始祖考”,祭之于皇祖明堂,并“以新都侯东第为大,岁时以祀”。同时还在九嶷山地区修建虞帝园,封舜裔田丰为世睦侯奉敬舜帝,“四时致祠其庙”。为了突出舜帝葬九嶷山这一地名,他还下令将零陵郡改名为九疑郡。虽然王莽篡权不得人心,其建立的所谓新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但采取的一系列强化舜帝陵园管理的措施,将舜帝尊舜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是经历长达三百年之久的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时期,对舜帝的祭祀也始终没有中断过。颜延之在接到宋武帝的口谕后,亲上九嶷山祭舜。颜延之写的祭舜帝文是祭舜史上见诸记载的第一篇官方祭文,保存于唐代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标题为《为张湘州祭虞帝文》,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地方官祭舜帝文。其文曰:“惟哲化神,继天作圣。藏身渔陶,致身爱敬。是以二妃嫔德,九子观命。在麓不迷,御衡以正。唐历继终,虞道及光。咨尧受禹,素俎采堂。百龄厌世,万里陟方。敬询故老,钦咨圣君。职奉西湘,虞属南云。神之听之,匪酒伊荤。”

唐代对祭祀舜帝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因为唐宗室姓李,有着少数民族的血统。他们将老子列为自己的老祖宗,并尊道教为国教。但也例外,开元年间(714—740),唐玄宗派名相张九龄到九嶷山祭祀舜帝。张九龄亲自撰写了祭文,得到玄宗认可,带往九嶷山,在祭舜仪式上宣读。这是有史以来帝王或朝廷祭祀舜帝留下的第一篇祭文,张九龄也是见诸记载的第一位代表皇帝到九嶷山祭舜的朝廷大臣。虽然官方祭舜的记载很少,但是唐代文人前往九嶷山祭祀舜帝的活动却很多,据《宁远县志》记载,唐代到九嶷山祭舜帝的文人不下百人,留下了百十篇诗文,其中较为有名的如宋之问、李白、元结、张谓、刘禹锡、韩愈、柳宗元等。

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将舜庙由九嶷山迁至道州境内,而且还改革祭祀仪式,增加了歌祭。元结本人曾作《补乐歌·大韶》祭祀舜帝:“森森群象兮,日见生成。欲闻联初兮,玄封冥冥。洋洋至化兮,日见深柔。欲闻大濩兮,大渊油油。”

柳宗元在谪贬永州其间,曾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这个久雨不晴的灾年,跟随永州刺史冯叙到九嶷山祭祀舜帝,祈求收雨放晴。

宋朝时,开国皇帝赵匡胤重视并加强了对上古帝王陵庙的保护与管理,赖令九嶷山舜庙三年一祭。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特意创作了《虞庙乐歌》:“皇无为兮西山之幽,翳长薄兮府清流。眇冀州兮何有?眷玆土兮淹留。皇之仁兮如在,子我民兮不穷。以爱沛皇泽兮横流,畅灵威兮无外。洁樽兮肥俎,九歌兮韶舞。嗟莫报兮皇之祜,皇欲下兮俨相羊,烈风雷兮暮雨。”自此以后,此歌成为祭舜时的通用歌词。

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祭舜作出了正式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每年春季第二个月和秋季第二个月的上甲日,由县令奉上祭品致祭。凡是遇到有国家庆典,就由朝廷撰写祭文带香火蜡烛派官员到九嶷山祭祀舜帝陵。朱元璋还规定,朝廷祭舜,“牲用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其他祭品和祭祀礼仪均与文庙相同。并将朱熹所作《虞庙乐歌词》谱上曲调,在祭舜时作为演奏的乐章。

因为相似的经历,朱元璋十分崇敬舜帝,曾亲自撰写《祭陵祝文》:

“朕生在后世,为黎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前世,作烝民主,大德无穷,垂法至今,后人不忘者,以其量同天地故也。朕典百神之祀,考君陵墓在此,然相去三千余年,观于帝典,大哉圣德,非天者何?虽窃慕于心,奈禀性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谟,万世所法。特遣专官,祭祀修陵,圣灵不昧,尚祈鉴纳。”

清代把祭舜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成为历史上祭舜活动最多的王朝。因为是少数民族建方起来的大统一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笼络占全国人口85%以上的汉民族之民心,必须认同和接受汉民族文化,特别是以舜文化为源头的儒家文化,除了尊崇汉民族的先哲先贤——从三皇五帝到孔孟之徒,此外别无选择。因此,祭祀汉民族先哲先贤的仪式必不可少。顺治帝是清王朝第一位遣官到九嶷山祭舜的皇帝,在顺治八年(1651)遣侍读学士白谦允到九嶷山致祭。此后,康熙六年(1667)遣宗人府丞高珩至九嶷山致祭,告亲政。康熙十一年遣督理事官魏双凤致祭,告平定三藩。凡遇大事,必遣官致祭。康熙朝,遣官致祭达九次之多。

从康熙到宣统等十一位皇帝,无一例外都遣官致祭九嶷山舜帝陵。据记载,清王朝12位皇帝一共遣官45次之多。在清王朝中,遣官致祭次数最多的是乾隆,达12次。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也于宣统元年(1909年),派遣永州镇总兵张庆云到九嶷山祭舜,报告宣统皇帝即位事。这次祭舜,也为中国帝王祭祀舜帝画上了句号,成为中国历史上帝王祭舜之绝唱。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保存下来的历代朝廷遣官祭舜帝文共有58篇。

至现代,由中央政府直接派员到九嶷山祭祀舜帝的情况基本中断,但作为地方政府和地方官员以及民间的祭舜活动仍然在进行。民国二十八年(1939)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曾四次祭舜,一年一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零星的、小规模的祭舜活动虽然从未间断,但是由政府组织的正式祭舜活动,始于2000年清明节。由宁远县人民政府组织社会各界,举行祭舜典礼。此后,2000年9月9日,永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社会各界举办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祭舜大典,参加大典各界代表达3000余人,还有3万余名群众随祭。2005年9月15日,2009年9月8日,2012年9月28日,2015年9月22日,2018年10月26日,2022年9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六次举办公祭舜帝大典。

规模最大的民间社团祭舜,当数2004年9月15日由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联合举办的甲申年祭舜大典,参加这次祭舜大典的主祭人、陪祭和各界群众共6万余人。这次祭舜大典,在世界各国与地区的舜裔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泰国总理他信给祭舜大典发来了贺电,泰国执政党泰爱泰党副主席、泰国舜裔宗亲总会主席陈保焜也发来贺电。旅居国外的华裔,特别是舜裔宗亲,慎终追远,寻根祭祖,使舜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