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解读回应 > 媒体评论
分享到:
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新机遇
  • 2025-03-31 09:21
  • 来源: 永州日报
  • 发布机构:市数据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 【字体:   

□潇湘平

3月29日,长沙。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开幕式上,永州作为唯一的发言市州,向在场的1000多名嘉宾介绍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做法和成效。江华“电机之城”从粤港澳大湾区招引了162家电机产业链企业,大湾区企业产品配套率90%以上;蓝山从广东花都狮岭转移皮具箱包产业起步,发展成了全国“九大皮具箱包生产基地”之一;祁阳纺织产业链实现大湾区企业产品配套率100%,是全国最大雨伞布生产基地……在产业转移的大潮中,永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激活产业承接的新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广阔的新蓝海。

从“不沿海、不居中”的产业边缘地带,一跃成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头羊”,永州靠的是什么?

“向南向海向外”的战略选择。永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近年来,永州先后跻身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之一。乘着国家战略的东风,市委、市政府聚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十大工程。随着二广高速、厦蓉高速、邵永高铁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永州区位优势显著提升:既是湖南的南大门,又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连接点,更成为对接东盟的重要桥头堡,极大增强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转移+转型”的产业培塑。永州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时”与“势”,坚持转移和转型“二合一”,从支持企业转移向支持企业转型推进,构筑承接产业转移的“拦水坝”“蓄水池”,不搞简单的“搬家式”产业转移,招商引资从“拼优惠”向“拼生态”、“ 重数量”向“重质量”、“内卷式”恶性竞争向“一盘棋”科学统筹转变,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永州。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永州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3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02家,组建16个优势产业联盟,打造祁阳白水纺织小镇和蓝山皮具箱包小镇两个省级特色小镇,省级产业集群和培育对象总数排全省第二、湘南湘西第一,2024年风光储装机规模、在建风光项目、新能源发电量均居全省第一,“3×2”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优势明显。

“清亲”的营商环境。“把发展产业当使命、抓项目建设像拼命、视营商环境如生命”,这是永州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接得稳、留得住、长得好”的最大“秘诀”。涉企服务的“上门办”“全程代办”“三送三解三优”“永周到”政务管家服务品牌、“政企交流主题日”活动,让服务项目和企业平均提速65%以上;行政审批的“一件事一次办”“一照通”“一网通办”“园区事园区办”“告知承诺制”“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让建设项目平均提前3个月开工,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一照通”列为全省“放管服”改革十大品牌,“信易批”改革创新入选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全市创成湖南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在3月29日的对接活动和30日的永州专场活动上,永州再次拿出亮眼的成绩单:签约项目29个、投资额359.4亿元,项目总数及投资额均处于全省前列。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开放合作、赋能产业转型、优化营商环境,永州持续打造投资永州品牌,正在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举措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承接规模、产业层级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着眼未来,锚定在全省版图中增加永州分量的目标,永州将紧紧抓住产业转移新机遇,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转移新高地。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数据局(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