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至今已有2200余年建郡置府历史。漫长的岁月在永州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古迹名胜,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嶷山舜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庙,是传承舜帝始创之道德文化的重要载体;宁远文庙是我国现存始建年代之早、建筑规模之大仅次于曲阜孔庙的文庙建筑,千百年来庙、学合一,成为传播儒家文化的神圣殿堂。零陵文庙、新田文庙也保存至今。建于明洪武初年的零陵武庙俗称关帝庙,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续接以“忠、义、仁、勇”为核心的道德崇拜和民间关公信俗。愚溪柳子庙纪念谪居永州十年、为永州文化谱写浓墨重彩的唐代伟大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对永州文化影响深远。
永州境内浮屠众多,至今犹有几十座宝塔或矗立于河流之畔、或屹立于高山之巅,如回龙塔、文昌塔、吴公塔、传芳塔(塔下寺)、凌云塔等,高达数十米,气势巍峨,雄伟壮观,仿佛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象征和顶天立地的气概流露。还有横跨溪河的风雨廊桥,如东安广利桥,石工精巧、坚固平稳,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此外,宗族祠堂如久安背翰林祠、东安头翰林祠,古代书院如蘋洲书院、濂溪书院,等等,无不承载着这一方水土深厚的人文底蕴。
更多的传统古村落,如江永上甘棠古村、零陵周家大院、双牌岁圆楼、祁阳李家大院、新田龙家大院、道县楼田堡村、蓝山虎溪村、江华宝镜古村等,有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潇湘大地,承载着一方乡土的记忆、乡土的历史,添列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人们寄托乡愁的精神家园。
第一节 古庙古寺(祠)
舜帝陵(庙)
据《九疑山志》记载,最早的舜庙建于夏朝,地点在宁远县大阳溪白鹤观前。第二座舜庙建于秦代,旧址在九嶷山玉琯岩旁,2000年该遗址被发现,2002年经省文物考古所勘探试掘,确定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叠压文化层最深处约3米。遗址南北狭长,五进,九开间,完全符合古代帝陵“九五之尊”的体制。现在的舜帝庙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由玉琯岩搬迁而来,位于舜源峰北麓,坐南朝北,为国内唯一的舜帝陵墓。如今的舜庙为1990年代重建,共斥资近3000万元,于1999年落成。新建成的舜庙占地600余亩,仿清式,两重院落,四进建筑,由神道、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和陵山(舜源峰)组成。
庙前广场东侧20米,有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书“九嶷山舜帝陵”汉白玉碑一块;北边是长长的神道,两旁并立石人石兽,神道尽头建三桥,横跨九嶷河。对面有山峰矗立,秀丽端庄,丰腴俊美,与舜源峰遥望,相传为娥皇峰。西北不远,又有一峰,清秀挺拔,亭亭玉立,为女英峰。两旁还有小山,叫美女峰和梳子峰,据说是女英的侍女。娥皇女英两峰并峙,脉脉含情,似与舜源峰相偎依,不禁使人想起二妃的凄美的传说。
进了午门,左右有钟楼,东西设厢房。迎面就是拜殿,里面陈列了九疑山地形模型和一套仿古铜编钟在内,三面墙上有刻书,古文隶体,介绍舜帝生平及业绩。
拜殿之后是陵庙的主建筑——正殿,气势宏伟,庄严肃穆。殿前东北有“抚瑶颂”碑一块,高约3米,为明万历四年(1576)立。大殿四周,古木参天,据《九疑山志》载,庙旁原有香杉十五株,入夜,其稍常见亮光,称“天灯”,可惜杉树皆已老死。现仅在大殿西北存古柏一棵,虽历经千年风雨,仍苍翠满枝,被尊为神树,枝上挂满祈福绸带。
正殿内有舜帝铜像一尊,只见他正襟危坐,右手持剑,气宇轩昂。铜像背后为万山朝舜图画,其景在下灌东南,灌溪仙境景区内,极目远眺,但见山势逶迤,如屏如障,绵延数十里,且山山皆向九嶷,故有“天下万山朝九嶷”之说。背面有“二妃寻夫图”,图中娥皇女英抚竹而泣,竹枝尽斑,左右书屈原《湘君》诗,为隶体。正殿四周的护栏上,刻着九疑风光、舜帝传说和历代名人与九疑的故事,都有文字说明,简单扼要。
出了正殿,拾级而上,就到了寝殿,为一敞开式建筑,紧邻舜源峰,正中为“帝舜有虞氏之陵”碑,相传是汉徐俭所立。祭舜,历代皆有之,明洪武年间,定下了三年一大祭,一年一小祭的规矩,沿用至今。大祭由朝廷派钦差或大臣,亲奉诏书来舜庙祭奠,小祭则由当地县令和地方生员陪同完成。寝殿下方,左右设碑廊,陈列从清朝到民国的祭碑32块,其中何绍基的“谕祭文”,被誉为书苑珍品。2000年9月9日,永州6万多干部群众和来自中央、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美国、泰国、和台湾、香港地区的舜裔宗亲代表在舜陵隆重集会,公祭舜帝,规模空前。此后,地方政府每年都有祭祀舜帝活动,湖南省人民政府每三年在此举办一次祭舜大典。
宁远文庙
宁远文庙位于宁远古城西廓,是祭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堂,又是古代社会官办的学堂,它是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是传播儒文化的神圣殿堂。
宁远文庙,又名学宫。位于宁远县城西南隅,原建于汉泠道故城(今名东城),宋乾德三年(965年)随县城迁建于此。文庙是中国古代社会里儒家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是祭祀历史文化名人也子和唯一官司办的学府,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宁远文庙在我国现存的文庙建筑(含孔庙、文宣王庙、学宫、夫子庙、先师庙)中,是始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建筑之一,南北长170.8米,东西宽60.2米,占地10282平方米,其规模在全国现存文庙中屈指可数。
宁远文庙坐北朝南,东西宽60.2米,南北长170.8米。占地10282平方米。建筑物采用中轴线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自南至北建筑分别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两侧对称式排列着登圣坊、步贤坊、腾蛟门、起凤门、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尊经阁、明伦堂建筑。大成门及乡贤、名宦两祠建筑相连形成一道东西屏障,将文庙分隔成前园与后院两进院落,园中池映风荷,绿树扶荫,棂星门石坊峙立,一派中国园林景色;院内建筑,曲廊环回将东西庑、大成殿、尊经阁、明伦堂、崇圣祠连接在一起,建筑布局十分规范,为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式建筑风格。
宁远文庙以精美的石雕著称,特别是20根整体高5米的灰色大理石蟠龙舞凤石雕柱采用高浮雕镂空工艺,十分精美,为全国古建筑中所仅有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人们称为“国宝”。庙内还有月台围栏石雕、丹陛石雕、棂星门石坊石雕,及三对立狮石雕,这些石雕的工艺手法囊括了高浮雕、镂孔、浅浮雕、线刻等,工艺精湛,造型生动,线条柔和。壮观的石雕与朱梁黄瓦的宫殿式建筑相映生辉,犹如一座完美的石雕工艺博物馆。
宁远文庙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十余次维修及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八年(1882)时所重修。整座文庙建筑规划合理,结构科学,排水迅速、房屋装修艺术的地方风格、民族风格十分浓烈。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1996年11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柳子庙
柳子庙位于零陵区河西柳子街,为纪念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而建。有文可考始自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当时名柳子厚祠堂,至南宋绍兴十四年(1164年)重建,明正德八年(1513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清同治二年(1863年)、光绪三年(1877年)多次维修。现存柳子庙,系光绪三年(1878年)所建,砖木结构,三栋进深,坐北朝南,庙门正上方有石刻“柳子庙”三个大字,环以“五龙戏珠”石雕;正门石门框上刻杨翰手书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东西门楣分别有“清莹”、“秀澈”石刻,进门后即为戏台。民国10年( 1921年)重修,其庙木柱木楼,歇山顶三檐;台顶有瓷葫芦,泥塑鏊鱼等;台檐柱上端有彩色凤凰,麒麟木刻浮雕;台两侧有“胜地喜临江,万叠云山来缥缈;高情还爱石,一园花竹尽玲珑”对联(杨季峦撰,何绍基书)。过戏台,越戏坪,跨十三级石阶进入中殿。中殿分左右两院,中为俑道,从俑道拾级而上进入后殿。进深均为三间,殿中旧有神龛,中塑柳宗元像,高3米(现存大理石像为1992年重塑)。中殿木柱木壁,后殿木柱砖墙,殿后是碑堂。碑堂后墙上嵌有知府廷桂拓刻的“荔子碑”,立有明正德六年(1511)知府曹来洵《游愚溪》碑、明嘉靖年间严嵩书刻《寻愚溪谒柳子庙》诗碑、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王日照《愚溪怀古》诗碑、万历二十二年(1594)王泮《捕蛇之歌》诗碑等。碑堂两边为东西侧院,西院内竖有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府刘养仕所撰《重修柳司马祠记》石碑。原庙内各柱都挂有木刻楹联、匾额,“文化大革命”中均被焚毁,三殿亦被朝阳中学占为教室,至1982年方迁出。1964~1988年,省7次共拨款25.3万元进行维修。1992年、2003年先后两次对柳庙内各殿及戏台、环柱、过亭、享堂、内外台阶进行全面维修,并将围墙外延加固。1956年、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零陵文庙
零陵文庙位于零陵城内东门巷,又名“县学宫”“先师庙”“孔子庙”“圣庙”。始建于宋嘉定元年(1208),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建。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又是本县的最高学府,旧时每年在此举行岁试和科试。岁试俗称考秀才,科试是选送优等生参加省府举行的会试。
零陵文庙依山势而建,旧制规模宏伟,是由大成殿、东西庑、大成门、棂星门、戟门、仪门、泮池及崇圣祠、明伦堂、兴贤斋、育才斋、名宦祠、孝子祠、节妇烈女祠、乡贤祠等众多建筑组成的庞大的古代建筑群。现仅存大成殿及东西两庑,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大成殿为砖木结构,面阔5间,进深3间,高17.1米;彩绘额坊,疏朗雄大,歇山重檐,翼角高翘,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正脊置宝鼎。
殿前、檐下有石柱四根,其中两根为汉白玉柱,雕刻蟠龙,龙身矫健,对向回舞盘旋;另两根为青石柱,雕刻飞凤。殿前、后阶有石狮、石象各一对,整块石丹墀雕刻云龙。木横枋、飞檐,大成殿四周的石围栏和台阶的石脚上,皆雕刻人物及飞禽走兽、花卉,技艺精湛,手法多样,阴刻、浅浮雕、圆雕、高浮雕、镂空雕等,雕琢精致细腻,栩栩如生,具有卓越的艺术价值。
零陵文庙的五龙御路石、石狮、石象,大成殿内供奉孔子的须弥座案台,殿前的石柱,大成殿和月台四周的石栏板以及大成殿后的《圣祖皇帝御制至圣赞碑》等,使用的都是汉白玉石料,显得素雅而高贵。1956年、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零陵武庙
零陵武庙座落于永州市零陵古城东山景区,是为祭祀三国名将关羽而建的庙宇,又名关帝庙。原系孱陵侯庙,于洪武初年修建关庙,现存正殿建筑为清光绪十年(1884)修建。
零陵武庙依山就势,原建筑规模宏大,是由山门、戏台、拜殿、主殿、后殿等组成的宫殿式古建筑群。现仅存正殿、殿前抱厦、五龙丹墀等为旧物。正殿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高台围栏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红墙青瓦,殿前设六柱单檐歇山抱厦,抱厦后脊延伸,与大殿重檐连为一体,形成双沟。殿前四根青龙石柱,浮雕蟠龙,龙头硕大,张嘴含珠,为全国最大青石龙柱之一。2012年,永州市文物管理处组织对零陵武庙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廓清了武庙旧有规制和格局,武庙的整体历史风貌落出真容。在此基础上,零陵区对武庙进行恢复性修缮。
零陵武庙最具特色和魅力的是石雕艺术。殿前两根青石龙柱,柱高4.73米,柱径0.41米。浮雕石龙,从下而上缠旋其中,龙头硕大,横跨凌空0.62米,张嘴含珠,形态十分生动,腾空欲飞之势毕现。抱厦前的两尊石雕雄狮、青石浮雕五龙御路石,筋骨鳞爪毕现,功力透彻,雕琢精细,栩栩如生。1988年10月,湖南省文物局局长熊传新及古建专家段承烈陪同国家文物局领导考察零陵武庙时评价说:“武庙建筑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四根青石龙柱,气势为全国之最。”1993年5月,国家文物专家、中国政协委员郑少燮参观武庙时指出:“武庙仅四根青石龙柱,国内就无与伦比。” 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田文庙
新田文庙位于新田县城龙泉镇立新街东侧,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清顺治十一(1654)年和康熙年(1666)两次维修;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迁建文庙于县署右(今县教师进修学校址),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形成现有规模。庙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格局分为四进,由西向东依次为:泮池、灵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
从围墙外的“毓粹门”俗称东华门或“观德门”俗称西华门进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泮池,它形如半月。绕过泮池,是一座四柱三坊青石结构的灵星门牌坊,正中楷书写有“灵星门”。左右分别是“太和”“元气”,牌坊后为“金声”“玉振”。整座“灵星门”饰以镂空雕花栏板,浮雕双龙戏珠和文曲星图案,四根立柱上分别周凿着四只昂首向天的石狮,布局显得庄重肃穆。
过灵星门拾级而上便是大成门,左右两边是名宦祠,又称两庑。“大成”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意为“谓集大成”,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名宦寺是后世供奉先儒的地方大成门是砖木结构,屋面盖黄色琉璃瓦、马头墙,大门的门簮、门楣饰以精美木雕,门叶上布满鎏金门钉,建造得庄严大方。
进入大门便是大成殿,殿前有一露台,是祭祀时歌舞行礼的场所,上有石栏干护砌,前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浮雕五龙丹墀、栏干两边分别有白玉雕刻的“德侔天地”“道冠古今”栏板。可惜“文革”期间被损坏,只剩些残件。大成殿结构简洁整齐,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中供奉着孔子塑像。
大成殿后是崇圣祠,原称启圣祠,主祀孔子之父叔梁纥,到了清雍正元年(1723)年时,因谕封孔子五代祖先配王爵尊号,并谕准其祖父伯夏,三世祖房叔,四世祖祈义,五世祖金父入祀,才改名为崇圣祠。除了主祀孔子五代祖先外,并配祀孔鲤等十位先贤先儒。
殿内左侧现存一块清乾隆皇帝《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详尽地记述了中国西北部准噶尔部落自西周宣王至清乾隆等朝屡叛屡平的经过。使这一反映中国国家统一的重大事件通过此碑刻得以记录,碑高2.5米,宽1.45米,两侧阴刻盘龙纹,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2002年5月,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蓝山塔下寺
塔下寺位于蓝山县城,始建于唐朝,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重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落成,历时16载。塔在寺上,寺在塔下,塔寺浑然一体,别具风格,有“西域无双境,南平第一山”的赞誉,为湖南省唯一的“塔寺合一”的宗教场所。
塔下寺之塔以天然岩石为基,基底周长28米,立面高达40米,全部青砖砌成,外形呈七级八角,以小宝塔封顶,塔门上书“峻塔凌霄”。内砌螺旋式通道台阶186级,盘旋登顶;沿通道有分拱小窗供采光和眺望。登塔远眺,城廓山川,尽收眼底。塔中各层均供有佛像:一层为寿佛,二层为玉皇,三层为真武,四层为星主,五层为龙殊,六层为文殊,七层为观音。每层四墙绘有壁画。
其寺院原有三门共分三进,现在还可看到二进门的“三蓝一景”“境胜只园”字样。整个景区占地面积20多亩,寺前紧邻舜水河,周围香樟古槐,苍松翠柏环绕。除佛寺以外,园区内还有观澜亭、梦得祠、文昌阁、飞云亭、碑廊等建筑。
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宁远久安背翰林祠
久安背翰林祠,位于宁远县湾井镇久安背村,占地1856.32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全祠座南向北,东、南、西均为村居。北面临水池有半月形坪台,坪台直径为23.9米。由牌坊、大门、戏楼、下座(三厅)、上座(二厅)组成。宋代建下座三厅,明代建祠前牌坊,后经清代同治三年修葺,清光绪乙酉年(1885)修上座二厅,始成现存的一坊、一门楼、一戏楼、五厅堂、五天井、两厢房的格局。
久安背村,背山面水,九嶷山峦如画起伏逶迤。翰林祠屹立村居中,如众星拱月。祠前,池水如境,田畴阡陌。祠内厅堂广阔,依次递进。该村人李世南于宋真宗祥符元年(1017)乙卯科登蔡齐进士榜,授大理寺评事兼太常博士,宝元元年(1038)受诏升理寺丞正。后世为纪念李世南将祠命名为“翰林祠”。
祠前修有四柱三楼歇山顶全木结构木牌坊,主楼檐下饰七层如意斗拱,两附楼檐下饰四层如意斗拱,枋额为“翰林祠”。过木牌枋为翰林祠三开大门,门后建有八柱全木结构歇山顶戏台,戏台两厢及楼上建有厢房,中央是长方形天井,两侧设有便门,以疏散看戏、集会的人流。过天井拾级而上为下座的前厅。前厅檐下饰如意凤昂斗拱三层,中悬“威震南邦”匾额。过前厅,经天井到中厅,再经中厅过天井而到上厅,均为硬山木结构建筑。上座连续在下座的后厅后,分前、后两厅,中间有天井相隔。全祠大木构架采用穿斗、抬梁式混合木构架。梁架上有动物花卉雕刻。翰林祠除上座后厅为供奉李氏历代祖妣神位专用外,其余各厅均为村人公益活动场所。原厅内悬挂有许多牌匾、楹联,“文革”中被毁,今不存。
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远东安头翰林祠
东安头翰林祠位于永州市宁远县湾井镇东安头村,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2.2平方米,是一处集崇祀先祖、纪念名人和公益活动于一身的民居建筑。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盛时期,门匾、堂匾、楹联遍布祠内外,与祠前的月台、池塘、文塔形成蔚为壮观的人文建筑景观,是江南地方民居的一大特色。
在久安背村读书人李世南荣登翰林之后四百多年,明景泰三年(1452),同属宁远县湾井镇李氏家族的东安头村读书人李敷也进士及第,荣登翰林。清乾隆元年(1736),村人为纪念李敷建祠。清嘉庆十六年(1811)增建木牌坊,道光七年(1827)移牌坊于祠门外,光绪五年(1879)重建牌楼。民国九年(1920),当时担任国民军桂林某部司令的村人李子清返乡省亲时,见翰林祠房屋矮小,就倡导修建,将祠房屋建筑升高,形成现在的格局。
现存东安头翰林祠由月台、牌坊、门厅、戏楼、厢房、天井、下厅、上厅、道厅组成。祠后有后龙山,祠前有半月塘,水面宽约8亩。祠内现存清代、民国碑刻五方。祠东南200米处有石塔一座。
第二节 古塔古桥
零陵回龙塔
回龙塔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城北回龙塔路潇水东岸。明万历甲申年(1584),由邑人右佥都御史吕藿为镇水患而建。塔基立于天然石矶之上,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0平方米,通高38.06米,砖石结构,呈平面八角形,共分七层。
塔底层用青石条建造,门额题有“廻龙宝塔”行书四字,为钦差巡抚湖广都御史闽人陈省所题。塔二层以上,为砖石结构,二、四、六层上均设平座,三、五层设腰檐。平座面用八方石板铺作,平座和腰檐下设斗拱,斗为砖制,拱为石作,从塔身上层层挑出,成为支承平座和腰檐全部重量的组合悬臂梁,同时对塔身起到艺术装饰效果。顶檐及腰檐盖绿色琉璃瓦,八方檐脊角上堆塑云龙,角下悬挂风铃。塔顶置铁相轮,铁相轮上置宝葫芦,宝葫芦上置有铜针。
塔身中空,由两个直径不同的砖砌筒体组合而成,内外筒体之间又有很厚的砖墙相连,空隙部分设置青石或青砖阶梯,可拾级而上,盘旋至于塔顶。塔内设制独特,有如迷宫,初登者如踏入八卦之阵,难觅出处。塔内设置的众多佛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零陵佛教文化的兴盛,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回龙塔虽是明代建筑,但却保存了诸多宋代建筑手法和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湖南建筑特色,是古塔建筑上的独创和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及工程技术上的一大奇迹,堪称湖南明代砖塔中的典型代表和佼佼者,对于研究永州地方物质文化史、建筑艺术史和民俗风物人情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959年、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祁阳文昌塔
祁阳文昌塔座落于祁阳县城东湘江之滨,矗立在“万卷书崖”之上,与浯溪碑林遥相对峙。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后被毁,清乾隆十年(1745)重修。
祁阳文昌塔为砖石结构的迷宫式建筑,平面八角,外观七层,内实六层,高36.68米,基座直径18.2米,每边长7米,底层以青石为基,二层以上为青砖砌筑,从下而上,逐层内收,内为拱顶。各层高度不等,各设四真四假共八门,门楣及各处神龛均有精细浮雕。石阶回环曲折,全塔有巷26条,死巷1条,通门51条,假门2条,结构精巧,沿石阶环绕至塔顶。塔顶有宝葫芦,用铁铸成,重约11吨。初游者,常常迷路而不知上下。其造型卓异,设计精良,结构奇巧,用材考究,是古建筑中精美绝伦的杰作,体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集地质学、建筑学、美学及民俗、宗教于一体,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先后于1996年被载入同济大学编辑出版的《中国名塔》一书,2001年4月入载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湖南名胜词典》。
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东安吴公塔
吴公塔位于东安县紫溪市镇东侧紫水河畔的玉色悬崖上。据清光绪 《东安县志》记载:“知县吴德润与荆道乾先后造浮屠,塔建成后,民众将此塔以‘吴公’命名,以示纪念。”
紫溪市是东安老县城附属城镇,自宋雍熙元年(984)至民国36年(1947),县城都在紫溪。清乾隆十四年(1749)冬,时任东安知县吴德润主持在县城边建造这座塔。起初取名叫“回隆塔”,希望此塔能开启一方文运,“回涧紫水文光射”,起教化作用。不料塔还没建好,这位为官清廉、善断讼事的县令就调走了,建塔工程停了下来。续任县令荆道乾是接着修建此塔,历时三年,于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荆道乾并未贪天功为己有,一为纪念前任功绩,一为顺应民意,把此塔命名为“吴公塔”。
吴公塔七层八面,高28m,底座直径11m,一二三四六层均砌有石栏,可供游人凭栏远眺。第一层内有供佛像的壁龛。除第四层外,其余各层均有券门。第五层塔中有石碑4块,其中有2块分别镌刻吴德润与荆道乾的咏塔绝句各一首。塔内砌有石级,回旋而上,可至塔顶,顶端堆叠有下大上小的石鼓三只,鼓旁砌有石级供游人歇息。站立塔顶,极目远眺,古城雄姿,尽收眼底。俯视奔腾紫水,江心帆影,历历在目,风景如画,令人神往。
吴公塔坚实牢固,虽历经风雨,并无损坏,全塔至今保存完好。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华凌云塔
凌云塔建于江华县城豸山寺。塔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邑绅唐为煌等人倡修宝塔于豸山之巅“以镇文运”,又叫“文塔”,筑石为基,后“惜功之未竞”。光绪四年(1878),清末抗法名将王德榜捐资再修,当年竣工。1994年再次复修。
凌云塔为砖石结构楼阁式建筑,塔八角七级,高21米,八方四门,俊俏挺秀,塔内每层皆中空穹顶,不能攀援。塔外形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斗拱、出檐、起翘为中国建筑特点;塔内部中空穹窿顶曲线流畅,属西方建筑手法、伊斯兰建筑风格。此塔集佛教、伊斯兰教建筑风格于一体,可谓中西和壁,有专家称豸山为全国独有“四教合一”圣地。
凌云塔高距峭壁之上,位于县城制高点,登临远眺,县城全貌尽在眼底,是重九登高最佳去处。清代有诗赞:“天造奇峰境最幽,睛光倒影漾江流……两河到此岩横峭,胜景悠然万古留。”
1996年,豸山凌云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安广利桥
广利桥位于东安县紫溪市镇塘复村东溪江上,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本地人文石昌、文石宝弟兄始建,取“广济众人,万民称便”之意而命名“广利桥”。光绪二十年(1876)重修。历二百余年而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筑桥技术的高超和神奇。
广利桥是一座三拱木结构的廊桥,全长36.8米,高7米,宽4.5米,东西走向。桥身三拱,拱高6米,石料砌成,拱脚落水处薄至0.33米,迎水处做成突出的尖钩状,有如“金鸡脚”;桥面过道两侧用青石条砌成,中间填土,俗称“豆腐腰”,故有“金鸡脚、豆腐腰”之誉,起到减轻洪水冲击强度和桥身承载负荷的作用。桥上建廊、亭,全木结构,廊为重檐小青瓦顶,共四柱三间,中间宽2.55米,高4米,中间为走廊,外檐设防护栏杆,柱间置木凳,供人小憩,与侗族风雨桥类似。长廊中部有阁亭,三重檐歇山顶,两端是三重檐的牌楼式阁亭,平面呈八角形状,正脊和翼角上置神象、麒麟、鳌鱼等泥塑,檐下有栱,布局疏朗匀称,檐枋上绘有鱼状花纹,结构严谨,造型精美。
广利桥是保存完整的古代石木结构桥梁,发挥了实用和审美多重功能,是湖南现存清代桥梁的典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 古道、书院、山庄
湘桂古道永州段
湘桂古道永州段是一组线性文化遗产,位于永州市道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古道主要包括两条路线,一条从湖南道县经江华县入广西富川到贺州;一条从湖南道县经江永县入广西富川到贺州,是沿袭了几千年沟通岭南、岭北的交通要道,又称潇贺古道(溯潇水下贺江)。
今湖南永州南部及广西贺州、梧州均为古苍梧之地。萌渚岭横亘于湖南、广西之间,自古为阻隔五岭南北的天然屏障,相传舜帝南巡成为这条通道的开启者。战国时期,楚大将吴起南征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之地,永州成为楚国版图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古道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湘桂古道成“秦驰道”和“新道”,加强了沟通南北的功能。汉时南越国与汉朝之间沟通亦通过此潇贺古道。此后潇贺古道一直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交通要道。1929年,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长征过道县入江华,亦沿潇贺古道进入广西贺州的桂岭再转入广东连州。古道现有古城址、古兵营址、古桥、古亭、古街铺、古村落、古道路等30处文物遗存。
湘桂古道永州段是历史上沟通内地与岭南诸道中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它延续的时间长,从秦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一直在使用。湘桂古道北沿湘江过洞庭进长江,南下贺江入珠江到广州入海,亦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在中国的文明传播和交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蘋洲书院
蘋洲书院位于永州市零陵区潇湘二水汇合处的蘋岛,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由曾任江苏桃源(今泗阳)县令的零陵人眭文焕父子创建。光绪十三年(1886),湘军名将王德榜、席宝田重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前清翰林周崇傅为山长。光绪二十九年(1892),改为中学堂。民国时期改为永郡联立蘋洲中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达曾就读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省立七中合并,更名为零陵一中(即现在永州一中的前身)。岛上原址先后改作零陵地区干部疗养院、零陵地区商校。这里的古代建筑一度被拆除改建,虽经历史的变迁书院已难窥其旧有的雄风,但尚可觅当年的布局。2008年蘋洲书院第三次重建,2013年竣工。
仿古重建的蘋洲书院,其建筑格局自中轴线由北向南,有奎星阁、讲堂、中门、大堂、大门、门庭、影壁和长廊。从水滨到院门,有数十级石阶。大门匾额题写“古潇湘”三字榜书,以最简洁、最朴拙的风格,体现出蘋洲书院恢弘、古雅的内涵。进大门,中为清代遗留的青石甬道,两旁植有十六株古桂,树龄两百余年,枝叶纷披,覆盖了整个院落。中门题有匾额,为“金桂天香”四字。甬道两侧为书院及宿舍,再进为大礼堂,其旁为花厅。最后一进为魁星楼,建筑高敞。站在洲头极目远眺,滚滚湘江奔腾北去,气势磅礡,江天云影,让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
近年来,书院按照国家等级景区标准,改善交通条件,丰富游览内容,完善标识标牌,修建完整的游步道,加强休息设施、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建设,景观质量、环境质量均得到较大改善和提升,同时开展一系列国学教研和学术交流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014年12月,蘋洲书院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濂溪书院
道州濂溪书院旧址位于道州(今永州市道县)城西,系历代朝廷和士民为纪念中国理学派开山鼻祖周敦颐而建。书院始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是一座融学习、祭拜、藏书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历代贤人志士慕名拜谒者络绎不绝。宋景定三年(1262)知州杨允恭奏诸理宗皇帝赐御书“道州濂溪书院”6字,“以旌道学之源”。次年,请李挺祖为“濂溪书院掌御书臣”,“辟台门而摹揭”,并拓地扩建,“凡祠宇、讲堂、斋舍咸新之”。既成,集诸生肄业其中,又作记告以兴学之旨:“国家之建书院,宸笔之表道州,岂徒为观美乎?岂使之传习文词为决科利禄计乎?盖欲成就人才,将以传斯道而济斯民也。”时设山长、斋长、主祠掌书院事务。
元至正十九年(1359)山长欧诚能等重新祠宇。二十二年通判吴宥率山长戴世荣修葺,建有应门、濂溪祠、杨公祠、两庑、诚源堂、光风霁月堂、清远楼、爱莲亭、瞻德亭等。又援例以周氏子孙之贤能者,世为书院山长,“以奉专祠”。欧阳玄为作《重修濂溪书院记》,戒师生“师道自树”,“善人自期”,成为“真儒”。明弘治间知州方琼重建。正德、嘉靖间知府曹来旬、御史姚虞、知州王公接等均有修葺。万历间毁于火,二十年(1592)御史大夫李桢重建,捐置祭田,参政吴中传作记,辟异说而“崇正学”。明末毁。
清顺治十三年(1656)知州高攀龙重修正祠、礼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赐御书“学达性天”额,三十年司马史修御碑亭。乾隆十六年(1751,一作六十年)署知州李永埰、嘉庆二年(1797)知州龙舜耕均有修葺。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校士馆。原道州濂溪书院曾五次易址,数度修葺,但最终因多种原因毁弃,片瓦不存。
2016年,道县人民政府选址周敦颐故里楼田堡村,根据湖南省文物文博设计研究院按照省博物馆所藏的图纸进行复原设计,包括状元桥、钟鼓楼、爱莲亭、太极亭、清风楼等20余项,整个项目占地37.2亩。其中,濂溪书院占地27.8亩,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总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工期一年,2017年6月建成。恢复重建的濂溪书院,是融教育性、警示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廉政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继承理学文化和传播廉政文化的重要平台。
树德山庄
树德山庄位于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赵家井村,为现代著名爱国将领唐生智故居。
唐生智(1889-1970),历任北伐军第八军军长、前敌总指挥,湖南省政府主席,南京卫戍司令等职。1949年参与组织策划湖南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南省副省长,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27年,唐生智回乡修建故居,并命名为树德山庄。1937年南京陷落后,唐生智闲居湖南,研究佛学。1938年至1949年唐生智回乡居住,树德山庄成为民主革命联络地点,为参与组织、策划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1950年山庄收为国有。1953年划给粮食部门,后院局部作为粮库,后又办过粮食学校。1989年唐生智先生诞辰100周年,东安县人民政府拨款8万元,进行全面维修。
树德山庄四周环境优美,西面山清水秀,是一望无际的田园;北面是唐生智创办的耀祥中学与山庄连成一块;南面是古香古色的赵家民居,别具风采。山庄前院名贵树木茂盛浓荫,后院花园花草扶苏,鸟语花香。廊回曲折,随屋而转,有园林建筑曲径通幽的美感。伫立洋楼八角亭内眺望,远山重叠如黛,近处江河秀美,田园如画,是旅游、避暑的胜地。
门楼、主楼、洋楼是山庄的三座主体建筑,三楼鼎足而立。门楼为中式建筑,主楼、洋楼却融中式和西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山庄以正厅中央为中轴线,以排列有序,各建筑之间有间墙、天井相隔,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具有中国传统民居对称布局和空间序列的特点,其券廊式建筑体现了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的风格。
山庄建于1927年,在当时湘南偏僻的山区,能建造出如此中西和谐统一的庄园,实属难得,为我国20世纪初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山庄的庭院、花园也颇具风采,中式的亭台,西式的花坛,相互映衬,体现了民居与园林、中式与西式相结合的手法,反映了清未民初受外来建筑思潮影响的新观念。自1950年代以来,故居除前院右侧卫兵房被拆除和后侧几座杂房改建为粮库外,故居的原布局基本保持完整,建筑也保存完好。1
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山庄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古村民居
上甘棠古村
上甘棠村位于江永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夏层铺镇,距省道S325左侧2公里。从汉武帝元鼎6年(前111)至隋文帝开皇9年(589),为古苍梧郡谢沐县治所在地,历经700年。唐太和二年(827)周姓族人迁入上甘棠居住,繁衍至今已有1000多年,被史学界喻为“千年古村”。
上甘棠村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景观迷人,明代以来有“甘棠八景”之美。人文景观有步瀛桥、文昌阁、忠厚祠、寿萱亭、门坊、槽门、沿河石围墙、码头、古驿道等。月陂亭摩崖石刻是重要的文物遗迹,由上甘棠村周氏家族在1000年间陆续镌刻,绵延宋、元、明、清4个朝代,共有功德碑、劝谕文、感怀诗、八景师等24方古代石刻,是一部千年石刻家谱,对于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乡村历史、民俗,尤其是本地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的“忠孝廉节”碑,是以南宋文天祥手迹摩刻。
上甘棠村古民居建筑群保存相对完整,现存数量多达200余栋,为湘南地区典型的清代建筑形制,也有少量或局部的建筑构件为明代。整个村落沿村前沐河布置一条主干(约1.8米宽),与主干道垂直布置9条次干道(今存7条),次干道口设置门楼,按门楼聚族而居。上甘棠周氏共十族人,自称九家门楼十家厅。九族人沿9条垂直次干道及次干道左侧设置的小巷道向后延伸布置住房。在村落中央即四、五干道后面,又有一条与主干道平行的次干道,就是称为“十家厅”的族人住房。通向全村各个角落的道路都是用青石铺成,巷道旁的水沟也是用青石铺成,村内基本上没泥土路。
上甘棠的房屋都是楼房,排列严谨有序,屋顶马头墙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房屋内部格局大都一样,两厢房一天井、四居房一正屋和楼房走廊。各住屋的天井样式各不相同,特别是各户的栏杆、窗花更是造型各异、花样百出。这种严谨中求变化、同中求异、庄重威严与活泼艺术相结合的建筑理念,反映了古代民间匠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水平。
上甘棠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族谱记载,历代历朝七品以上文武百官有101名之多,在当地民间流传有 “石落出官”的传说。
上甘棠村周氏族人在此定居、延续40多代,其村名和居住家族一直不变,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宋元明清时期江永的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宗教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07年,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干岩头周家大院
干岩头村(今改名何仙姑村)位于零陵区富家桥镇何仙观。整个村落坐南朝北、依山傍水而建,南倚锯齿岭,东望鹰嘴岭、凤鸟岭,西靠青石岭,成北斗星座形分布,环抱于清山秀水之中,环境清幽。
村落始建于明世宗嘉靖年二十九年(1550),完成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因聚族而居于大院里的世代子孙均为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后裔,故名“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古建筑群由六座庞大的民居宅院组成,均保存完好。它们分别为:明代三座——迁徙始祖周佐创建的“老院子”、其子周希圣所建“红门楼”、其孙周自稷(希圣长子)所建“黑门楼”;清代三座——周尹东鼎建的“新院子”、周崇傅之子侄七人合建的“子岩府”、周正琪兄弟四人合建的“四大家院”。目前保存完好的是周崇傅故居“子岩府”。
周希圣(1551-1635)生于干岩头,中举后授予四川成都华阳县令,为官清廉,秉公执法,因政绩突出,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后受杨涟弹劾魏忠贤冤死直谏案株连,削职为民,回原藉著书,崇祯元年(1628)复其官,辞不就。居家修建“尚书府”,今存门楼和一进旧堂屋。
周崇傅(1830—1892)为周希圣第十五代孙。系清末湘军负责后勤给养的主要将领之一。左宗棠收复深疆,上疏“调周以道员襄办务佐戎筹计”,出塞驻伊犁督治屯垦采运榷税诸事。后又随左宗棠出镇两江整饬纲,“处盐场腥膻之区,丝毫无所沾染”。不久,乞归永州,受永州知府杨翰所请,主讲蘋洲、濂溪、群玉书院。期间,开始修建“子岩府”,其子侄辈延续助建完成。
周家大院总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计有门楼六座,正、横屋180栋,大小房屋2000多间,天井136个同,廊亭(游亭)36座,巷道、走(回)廊43条,规模庞大,气势宏阔,为国内罕见。六座大院均为南北坐向。正、横屋排列有序,布局严谨,纵、横中轴对称均衡,体现了“向中呼应”“中正”“中和”的哲理意蕴和聚族而居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伦理观念。
周家大院建筑和装饰技艺采用了木雕、石刻、砖雕、彩绘、壁画、镶嵌、堆叠、塑饰等中国古建筑所有的工艺手法,体现了从明中后期到清末民初长达400年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也凝聚了周氏一族二十六代子孙集体的智慧和心血,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与开发利用价值。
2007年,干岩头村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坦田村岁圆楼
坦田村位于双牌县理家坪乡西北后龙山东麓,距县城35公里,距理家坪乡政府仅3公里,是一处保存了上千年的古民居群落。村落为湘南农村古式建筑代表之一,并带有徽式民居风格。
据何氏族谱记载,坦田村由何氏先祖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全村452户,皆发源于同一始祖,已繁衍48代。该村清代以前的连片古建群落面积达300多亩,古建筑达200多座,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建筑、古遗址,最有代表的是岁圆楼和福清馆。岁圆楼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后又建成福清馆。
岁圆楼由三座规模相当的建筑六如第、二润庄、四玉腾飞组成,三组建筑平面均为长方形,由南向北平行排布。每组建筑格局、结构相同,均由坐东向西的三进院落组成,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每组建筑正立面入口均有木构门楼,山面均为马头式封火山墙。三组建筑的封火山墙之间形成狭长的巷道,铺青石板。巷道前后两端装有厚实木门。各组建筑外有围墙,西侧开正门,门楼上彩绘回字纹和戏剧故事壁画。墙体高厚结实,防御性强。
福清馆亦称迎宾楼,位于岁圆楼前西北侧,坐东向西。福清馆为招待宾客住宿之所,四进院落组成,依次为门楼、下厅、中厅、上厅屋,各屋之间有天井。门楼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下厅、中厅、上厅屋形制及装饰与岁圆楼各屋相同,中厅、上厅屋为穿斗式结构,下厅屋为穿斗抬梁式相结合的结构。当心间亦即中堂的壁板为四抹头的格扇窗,格心涤环板雕各种花卉图形。后厅屋高7.75米,高度为岁圆楼所有建筑之冠。
岁圆楼古建筑群设计科学,规划周密,布局规整而严密紧凑,是湘南地区优秀的乡土建筑典范,其选址、布局、建造、艺术处理、排水通风采光均经过精心设计,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坦田村历史遗迹众多,后龙山下古荆棘围子,村前青石古驿道,跨越坦水的两座古石拱桥,古石墙上的参天古木,巨形料石砌成的古老的坦水河堤岸以及水陆码头,还有古水井、祖茔古墓,古老的门楼、大堂屋、何氏宗祠,无一不深沉地折射出夺目的历史文化光芒,渗透着浓郁的儒家伦理道德神韵和独树一帜的湖湘文化气息。
2011年,坦田村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龙溪李家大院
龙溪村位于祁阳县潘市镇。村境有座山呈龙形,溪涧从山脚流出,故名。该村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止于清咸丰二年(1852),为迁移始祖李文敬及其后代子孙共十三代人所建。因地处龙溪,又聚居于该村的世代居民为李氏后裔,为李姓血缘宗族村,又名“龙溪李家大院”。
龙溪李家大院村依山临水,选址独特,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其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占地面积2240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达11098平方米,由上院、下院、新屋院、品字书屋、李氏宗祠等组成,计有正屋3座、横屋36栋、房间360间、大厅38个、过亭17座,另有花厅1栋、仓廪3栋。
龙溪李家大院平面布局严谨,中轴线上的上、下两院,依山就势,形成两级分布,正屋坐西朝东,南北有序排列横屋,各有过亭、走廊、券门、巷道相通。结构严谨,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青石为基,青砖墁地,硬山墙和马头山墙,飞檐翼角,造型雄伟美观。装饰艺术精美,蕴含文化丰富。其中,李氏宗祠是中国古代家庙的代表作,浓缩了我国宗族制度的历史现象。
龙溪李家大院选址合理,布局严谨而富于变化,以祠堂为主导,民居群落纵横轴线清晰,主次分明,是血缘宗族聚居村落的典型,是研究清末宗法制度、祠堂建筑和民俗风情的重要实物,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和明清乡村风貌之大成,是保存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各种文明元素的重要物质遗存,是解读和诠译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现象的活化石、活标本,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和观赏与开发利用价值。
2011年,龙溪村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兰溪勾蓝瑶寨
兰溪村位于江永县兰溪瑶族乡,又称勾蓝瑶寨,距江永县城35公里,与广西富川朝东镇、油沐乡接壤。该村由大兴、上村、黄家三个自然村组成,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被朝廷招安入籍的江永四大民瑶之一的勾蓝瑶居住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上村鼎建戏台碑刻记载:“予祖昔居万山中,山勾联透漏,溪水伏流,色蓝如锭,故名勾蓝”。
兰溪村历史悠久,自村中蒋姓唐和元年间(820)迁入,距今119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瑶寨,也是湖南省境内建村最早、保留最完善,延续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村落。村寨内勾蓝瑶根据姓氏集合居住着蒋、欧阳、周、杨、何、黄等13姓瑶人。至今延续了40多代,历经1000多年,但村庄的位置始终没有变,居住的家庭始终没有变,民族成份始终没有变,是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勾蓝瑶人祖居地,有“世外桃源”之美誉。
兰溪勾蓝瑶历史上是不与外界通婚的,都是男子做“上门女婿”。瑶民根据姓氏集合聚居,一个姓氏一个门楼,门楼由木柱架接而成,均为三层结构,每根木柱下面布置青石雕花抱鼓石,梁枋雕花。门楼与主干道垂直,有13条次干道,各姓氏各沿主干道及次干道左右设置的小巷向后延伸布置住房,形成以血缘为主脉的居住格局。自唐以来,这里先后共建5座戏台和66座寺庙,延绵五个朝代,经久不衰,古风犹存。
勾蓝瑶寨至今保留明代、清代的民居300多栋,随处可见社坛土地、舞榭歌台、凉亭桥梁。其中大型的有盘王庙、相公庙、老虎庙、关公庙等。这些建筑的造型精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独具特色,充分显示了瑶民工匠的智慧。遍布全村的青石板巷道,房屋四周突起的马头墙,多姿多彩,争奇斗艳,檐饰彩绘或砖雕,点缀小型青石花格窗,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街景,古香古色,令人流连忘返。
建于明朝中期的风雨桥系列、明万历二年(1574)的杨家门楼、崇祯八年(1636)的回龙阁,重建于弘治十一年(1498)的龙泉观建筑群、大兴村的水龙寺壁画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兰溪勾蓝瑶有独特的习武传统,尤以瑶家女子拳、男子刀舞、棍舞最为精彩。除正常的节日外,逢诛鸟节、尝新节、洗泥节、中元节、盘王节等,每节必戏,每节必舞。在节日期间,勾蓝瑶胞或跳起大鼓舞,吹响芦笙,集体欢庆;或耍龙舞狮,走村串户,甚至请来本地戏班唱上三天三夜,这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兰溪洗泥节”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1月,兰溪勾蓝瑶寨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4年,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龙家大院
龙家大院村(原名黑砠岭村)位于新田县枧头镇,因全村龙姓,故称龙家大院。据《龙氏宗谱》记载,龙家大院的村民都是东汉刘秀时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其始祖龙自修作为龙伯高的守墓人,大约在宋神宗元丰年间从零陵迁徙而来,至今有930年的历史。
由于龙氏祖先崇尚恬淡自然,返璞归真农家生活,数百年在这里平静地过着农耕生活,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直到清道光年间龙云沧以两亩薄田起家,村里传说,曾得一巧遇,开始发家,在龙家大院大兴土木,基本建成龙家大院现今的规模。后龙云沧的三个儿子长大并分家,其中大儿子龙达渊分得中厅数房,二儿子龙达沛分得大院左厅数房,三儿子龙达澍分得右厅数房。从此,龙家大院建筑格局基本定型,有“三堂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之说。“三堂”是共有3房兄弟的3座客厅,“九井”是9座堂屋的9个天井,“二十四巷”是说全村有24条巷子,“四十八栋”指现存明清古建筑48栋。整个村布局基本上呈扇形,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古民居、月牙池塘、普善堂、龙山学校、八德亭和堡等组成。
龙家大院房屋古朴大方,宽敞适用,不事豪华,很少装饰,街巷整齐规整,巷道内不见污水垃圾。最有特色的是建筑门壁上的对联,字体娟秀飘逸,含义追求恬淡自然,返璞归真。其中一联颇能反映主人高雅志趣,曰“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靖节先生即陶渊明,陶的居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零陵太守即指龙氏先祖龙伯高。据《永州府志·循史篇》载:伯高公“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贞于国,公明莅临,威廉赫赫”,历代史志皆有褒扬。
龙家大院的房屋依山而建,又有人工的精巧设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结合,村落与山水的相应。月塘建在村前正中,不管太阳东升还是西沉,村两旁高大的山峰都会轮流倒影月塘水中,如诗似画,美轮美奂。沿月塘而建的水榭楼、客厅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吟风弄月的好地方。耕读传家,一直以来是龙氏族人信奉的家风。可以说,龙家大院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宗亲文化、耕读文化之大成,是解读中国传统古村落的重要例证。
2009年2月,龙家大院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12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楼田村古建筑群
楼田村坐落于道县清塘镇,是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号濂溪)故里,周恩来、鲁迅祖籍地和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周姓先祖自隋朝迁移至此,繁衍至今已有1200年。
该村依山而建,成带形分布,现有古建筑38栋,面积约5000平方米,绝大部分为清代建筑,某些建筑构件或基础可以早到明代。周敦颐15岁前在此渡过,曾在离此不远的月岩洞读书悟道,其一生著有《太极图》《通书》《太极图说》《爱莲说》等,被尊称为理学鼻祖、湖湘文化先驱。自宋以来,濂溪故里楼田村历为名人贤士景仰、膜拜和历代皇帝褒彰的圣地。现有住户几乎都是周氏后人。
楼田建村千年之久,因周氏望族而蕴藏大量的宝贵文物遗存。建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的濂溪书院暨濂溪祠,祠内98根硕大莲花座石柱林立,房舍飞檐角,气势非凡,半月形荷花池如月随影,平添几分书香气;楼田村的民居宅群,西靠道山(旧称“豸岭”),东面隔沼泽。古民居保存良好,石板小巷,庭院深深,古朴壮观,无论是村庄的整体布局,还是房屋的窗棂、屋檐、地沟、石墩、石槽等,都深深地烙上了宋、元、明、清的历史烙印和文化沉淀。濂溪故居置于其间,折射出湖湘文化的瑰丽。
这里自然景观优美,人文景观众多。人文景观中,有象征文运昌盛的文塔,周敦颐少时游玩命名水、火、金、木、土的五行土墩,周敦颐呤风弄月的大富桥,各代名人贤士驻足濂溪故里的题刻,村民收藏的皇上御赐珍品,保存完好的周氏族谱,遍布村间的碑刻文化等。村后道山上的安心古寨为远古先民群居之处,现仍有商周时代先民日常用品遗存。寨周古城墙森然而立,有东、西、南、北四城门,方圆0.5平方公里,内有水井,井中有鱼虾、有碾米用的石磨、石臼。1944年,日寇入侵,在此岩熏死洞中避难的周氏后裔及附近村民568人,死绝31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楼田惨案”,遗址现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道县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1.5亿元资金,恢复重建(或新建)濂溪书院、百亩莲花湖、爱莲亭、太极市民广场、旅游公路、濂溪博物馆以及古村落保护修缮等16个工程项目,着力将周敦颐故里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2009年2月,楼田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12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虎溪村古民居
虎溪村位于蓝山县祠堂圩镇,与宁远县交界之地,紧靠“一圩跨两县”的宁蓝古圩场。因村后石山如虎形,村前溪水潺流不绝,故村以“虎溪”为名。唐宋年间始有谢姓人居住,明末清初黄姓迁居于此,至今已历千年,全村1000余人,绝大多数为黄姓。
该村山青、水秀、石奇、洞幽,其古建筑群以“黄氏宗祠”为中心,向左右及祠后依次修建,石板作路,卵石修坪,或单门独院,或依墙而建,门头题字,左右对联,檐下彩画栩栩如生,鲜艳如初,更兼巧夺天工的飞檐翘角、门窗雕花、木狮雕绘等等,显示出浓郁的古代湘南居民建筑特色。
该村现存古民居50余座,面积112900平方米,每座厅屋,蓝墙青瓦,叠垛飞檐,雕梁画栋,工艺精湛;门楣书扁,瓦檐墙裙,粉墨国画,高雅宜人;门窗梁栋、镂雕浮刻、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明未清初,黄姓人大兴土木,建立公祠,即黄家祠堂。宗祠位于村落的中心,占地约1亩,共有三道大门,左、右门头分别题“水静”“山翅”。祠内分上、下两厅,可容千人;进门不到五米远是戏台,与进门方位一致,面向大厅正中的神龛。戏台既是唱戏的舞台,又是族内商议大事的主席台,如今看上去,虽显苍凉,却也能想像出当年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对面正中为神龛,庄严肃穆,是村民祭祀祖先的地方。祠内左右门顶嵌以“崇德”“明伦”文字。宗祠内排水渠道纵横交错,即使暴雨如注,也不会积涝。
虎溪村地处湘南边陲,至今保持着独特的古代民族风俗,有哭灵哭嫁、吹唢呐办喜事、唱调子、村里办大事请祁剧班子唱大戏、瑶族祭祀等古老的民族习俗。
虎溪村曾是红军长征宿营之地。1934年9月至11月,由任弼时、王震、肖克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先遣二支队和以彭德怀、黄克诚率领的红三军团及其他部分红军,长征途经蓝山先后两次在虎溪村宿营,由于红军纪律严明,对村民亲切和蔼,深受欢迎。村民还主动给红军当向导,带路到宁远县下灌村。
2010年,虎溪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12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宝镜村古民居
宝镜村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距江华县城78公里。该村原来叫元竹村,因何姓先祖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遨游至此,爱其群峰环抱,古藤倒挂,蜂蝶飞舞,阳雀歌语,松林参天,浓荫蔽日,自然景观优美,逐举家迁入,开始建宅定居,视其松林古藤婆娑,泛发宝光,清塘漾碧盈盈,犹如明镜,故取名宝镜。
村子座落在两座大山的山凹前面,分上宝境和下宝境。有槐树夕阳、松林淡月、虹桥锁翠、螺岫浮岚、响泉逸韵、曲水回澜、珠塘漾碧、宝塔酣青等“宝境八境”,1964年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选为《牛府贵婿》的外景拍摄地,1999年潇湘电影制片厂在此拍摄电影《漫长的边界线》(亦叫《界碑》)。
宝镜村历史文化古迹众多,有桅杆石、八字门楼、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碑(俗称“马到止”)、上马石、古建筑群等。宝镜古建筑群由围姊地、大新屋、老堂屋、下新屋、新屋五个部分组成,。规模最为庞大的是新屋,整个建筑由三堂九井十八厅一百零八间房组成,为砖木土石结构,并有围墙环绕,这是宝镜村独有的建筑模式,也是宝镜村古建筑群的精华。院外有苍天的古松树和古枫树,郁郁葱葱,丰姿多态;院内屋舍格局整齐,座落有致,曲径通幽,相映多姿,且房屋及其内桌椅板凳均完整无损,古色古香;连通院内院外的是一道“八”字形的大门,气势恢弘。
宝镜村一个突出的特色是牌匾多。正屋的厅堂、横屋堂屋的正梁上都挂匾牌,全村现保存清代匾牌13块。匾额上的字迹清晰,色彩鲜亮。有钦点探花及第日讲起居注官提督湖南全省学政品于大清同治三年(1864)为贡生何育栗71岁题的“望重古稀”匾、湖南善后督办唐生智为何家人题的“齿德兼重”匾,还有湖南学政、督学使者、永州知府、道州知府、江华知事等官员为何氏题的匾客。从这些匾额中,可见何氏一门与主流社会联系之紧密。
宝镜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据《何氏家谱》记载,清朝有秀才40余名,其中进士10名,现在海内外工作的人士80余名。1930年代红军长征经过江华曾在此宿营居往。
2009年2月,宝镜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谈文溪村古民居
谈文溪古村位于新田县城南15公里的三井镇福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武当山脚下,是一个拥有260户1200多人的古村落,占地14200平方米,现存古民居30余栋,房屋200余间,古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全村居民皆为郑姓。
该村现存清代门楼一座,清代公祠一座,黑瓦青墙的明清建筑数栋,基本都保存完好,有青石板古官道穿村而过,古店铺清晰可见,明清数十块方石碑也散落村中各处。其中有块嘉庆年间的古碑,上面刻着:“余族坊名谈文喜(溪),自明初之际,始祖富公由深圳坊卜迁于兹地”。据考证,深圳“土著”中有郑氏多个祠堂,寻源溯流,与谈文溪村开基祖郑氏确是一族。
在谈文溪村的水田间,耸立着一根由十块青石垒起的,貌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雅名“笋矗云根”,是汉族地区唯一的生殖石雕。
门楼是谈文溪最具标志性的古建筑之一,高约9米,分上下两层,门楼对联:“村曰谈文说诗说理,门承通德容马容车”反应了文化的传承理念就是崇尚耕读。门楼背面墙上有《文溪山水赋》《文溪八景诗》。
文溪家庙是一座典型的湘南祠堂,内部为一个大戏台,至今保存完好。戏台上雕龙刻凤,均为透雕,其纹饰繁杂,极显工艺之精美。在戏台屏风的背后,曾发现了清代在此演戏的剧目单,这些剧目单详细的表明了清代至民国时期不同的剧团在此表演的曲目,有很多甚至排了十几天的演出日程,反映出古代农村文化生活的繁荣。
同其他古村落相比,谈文溪村的社会文化内涵更丰富,有关农耕文明的历史遗存更多,更具研究价值。
2009年2月,谈文化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访尧村古民居
访尧村古民居位于双牌县江村镇访尧村。据康熙23年《周氏族谱·旧序》中记载:访尧村始建于明嘉靖初年,已有近500年历史,村民全是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裔。
访尧村包括新屋门、铁溪门、银花地三个自然村,其中铁溪门又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古民居占地约250亩,建筑面积约65000平方米,有明、清民居20余栋,宗祠三座,店铺10余间。古建筑有雄伟的“铁溪门楼”,有供作书院的“见龙轩”“凤哕轩”,有别墅式的“太白楼”“课花楼”“近月楼”等。在石家田还有一座比较豪华的荣禄府第,名曰“寄傲山庄”。在新屋门前面还有一口壮丽的“月亮塘”,侧面用石板铺就面积约300平方米的坪旷,是村民嫁娶、丧葬祭祀、发布村规民约的集聚之地。潇水河边建有三个码头,每个码头设有几十级石阶,每个渡口均建有凉亭,备有渡船。1962年,双牌水库蓄水古民居大部分及“月亮塘”被淹,今有“周氏宗祠”“千年铁树”和部分古民居保存完好。
访尧村原名叫瓦窑村。说这里曾是烧瓦的地方,故有此名。这里有一个传说:远古时,尧帝南巡溯潇水上来后宿过这里,就叫“尧访”;后来象被贬这里,寻访尧帝的足迹,来到这里感受尧帝圣德,因此也叫“访尧”。舜帝南巡,也曾溯潇水路过这里。双牌水库修建以前,访尧村前的潇水河段是“泷口二十四滩”中最险一滩。潇水从九嶷山而来,冲破群山的阻挡,流出山外。访尧村的对面山上,潇水河的西岸,有一大石突出似要伸入河中,人们叫它为仙人墩。传说舜帝打算在这里建一天桥,把两岸连起来,正在兴建时,突然鸡叫了,于是桥没有建成,只留下一座石墩。石墩的上方一岩洞,叫仙人岩,说是舜帝派来修桥的仙人居住在此,现在岩洞里还有石桌石凳等。访尧村沐浴着帝王之气,享受着帝王的赐福,与中华先帝有着缕缕联系,尽管是一些传说,“尧天舜日远,怀抱若为舒”,帝王的仙气浸润这里的山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2012年,访尧古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大河江村古民居
大河江村位于双牌县茶林乡。该村座落在约1平方公里的群山环抱之中,其古建筑面积约在12000平方米左右,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属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村落。村后是“永连公路”,村前是一大片稻田,秦始皇开辟的“秦驰古道(俗称两广挑盐大路)”从村中央穿过。
大河江村主要由邓家大院和其它民居组成。邓家大院的主人邓氏太公于元末明初从江西吉安县迁来大河江居住。古民居群由5个大院组成,各院之间以鹅卵石道路相连,院旁边都建有池塘。院落的设计和建筑模式都是“三正堂”式,砖木结构,外砌青砖白灰墙,墙面高大封顶,具有很强的防火及避风遮雨功能。院内有天井、三级台阶,堂前有照壁,左右为居室,中间堂屋设有神龛,院内各房道路由清一色的青石连接,房内外全部用青石铺地。
邓家大院的先祖邓氏太公五郎,于元末明初从江西吉安县迁来大河江居住。民国《邓氏族谱》记载:“太五郎为前明洪武年间由赣宦游来湘”。在此苦心经营,置下产业,其子孙亦立志图强。至清光绪年间,邓家大院规模达到鼎盛。至今太公五郎的墓仍完好地保存于村落中。古墓呈椭圆梯形,座南向北,周围用青石板砌成一道矮墙,青石墓碑的上方雕刻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神仙守护,下方为死者的官职、姓名、生殁年月,并刻有一副对联:“江水源头接道长,龙头岭脚钟灵秀”,周围的碑刻为栏杆状,有柱头、风云雷电等图案;在墓尾的碑刻上是墓主后代中有官职地位的人,如八旗教官学议邓学珍、前清诰封朝议大夫邓德裕等等,显示出邓氏家属曾经的辉煌。
邓家祠堂,高大恢弘,正柱高二丈一尺六寸。祠堂正面原挂有文正公赠匾,两边墙上挂有进士、文魁、拔贡、即补清军府、户部员外郎、增补翰林院等许多匾额,均是用金水刻描,还有清时周崇傅赠的“伉俪齐年”长匾,可惜匾座犹存,匾已不存,现存“即补清军府”“进士邓清安”两块匾额。
2013年10月,大河江村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滨溪村古民居
滨溪村位于蓝山县新圩镇,地处蓝山、临武两县交界处,始建于元朝初年,至今近800多年历史。因村前溪流蜿蜒环绕,故名“滨溪”。
自谭氏家族开基建宅以来,历经千百年不断扩建形成的古村落,至今保存清中期至民国年间的古民居十余座,每栋占地约100至500平方米不等,其中的谭祖峰宅、谭先立宅、谭仙景宅、谭仙江宅、谭希德宅、谭俊义宅等,规模较大,保存完整。
古村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布局严谨、科学,外屋以墙体连接。全村以四口水井为中心,东西向三条巷道,南北向五条巷道,各以巷门分割,形成独立院落。院落之间,门户相对。跨进门庭大多以三进九间为布局。院落中间设有天井,院内设有过道和侧门与巷道相连。为承接“紫气东来”,村民都把院门朝东开设,把南门封起来。把房屋的通风口设计为宝瓶状,喻为“平安”,在通风口下方描绘鹿图,寓意“吉祥”。
古建筑的石雕堪称一绝,古宅的大门两侧和窗台上都刻有凤凰、喜鹊、狮子、家犬、麒麟、龙、莲子等象征富贵、吉祥、和谐的石壁画。有的古宅门口,大门两边镶嵌石麒麟,呈倒挂状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有的大门左右两边墙上对称地刻有“福”“禄”字和“三元及第”门楣等石刻;有的大门两边转角处镶成对的小石狮,形神兼备;有的是妇女骑马抱子的石雕,有的是头戴官帽身骑高头大马的男子荣归故里的壁画,均惟妙惟肖。
古建筑群房前屋后根据墙脚走向修建了排水沟,每条巷子的两边都有较深的主排水沟通往村口的池塘,形成了一个“路相通、渠相连”的畅通排水网络,即使在大雨天,房屋周边也不会出现积水。
古建筑还有青龙桥、滨溪门楼和牛屎井、刘家井、大水井、上亩田井等,都具有较高建筑技术、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2013年10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