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22日讯(通讯员 黄杰贞 摄影 李炼华)4月22日,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永州市迎来较强降水过程。气象部门积极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成功将自然降水与人工增雨效益叠加,为持续干旱的土地送来“及时雨”。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4月2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92.3毫米,较历年同期减少34.7%,其中江华瑶族自治县降水量锐减近六成,春耕生产面临“口渴”困境,道县虽以390.9毫米降水量位居榜首,但较常年仍减少约两成。持续少雨天气导致土壤墒情下降,部分丘陵地区已出现重度气象干旱,同时也对森林防火造成较大压力。
22日3时起,雷达回波显示永州上空水汽条件转好,市人影办立即启动联动机制,冷水滩、新田、宁远等地作业队伍抓住云系发展黄金窗口,在安全射界内实施多轮次增雨作业。
“此次过程云层有效厚度达4000米,具备良好增雨潜力。”市气象台台长李青松介绍,在自然降水基础上,人工催化使作业影响区降水量增加15%~20%。位于作业点下游的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两江口站,2小时雨量为17毫米,久旱的茶园升起蒙蒙水雾;冷水滩区黄阳司镇在自然降雨与人工增雨共同作用下,累计雨量突破30毫米。
当前正值早稻分蘖关键期,此次人工增雨与自然降水协同发力,使全市旱情得到梯度缓解;森林火险等级由前期的高危降至中低风险。目前全市气象部门正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将继续做好汛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建议各地在蓄水保墒的同时注意防范局地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