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索引号: | 4311000017/2024-03786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为全面掌握永州市本地高等学校及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时优化调整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稳,力保全市就业形势的持续稳定。我局成立专门调研组,遍访市内本地高校、技工院校,走访了园区多家企业和创新创业街区,采取了座谈交流、现场参观、信息核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调研,现将调研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就业现状。根据各学校数据统计,2023年全市湖南科技学院、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湖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23届大专(含)以上毕业生共12674人,目前已落实毕业去向11473人,去向落实率90.52% ;湖南潇湘技师学院、永州市第二技工学校、新田技工学校、道州技工学校、湖南潇湘育才技工学校、永州德舜技工学校等6所由人社部门指导的技工院校2023届中职毕业生共3212人,目前已就业3147人,就业率98%。总体来看,有就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技工院校毕业生普遍能找到工作岗位。
(二)我市促进毕业生就业所做的工作。我市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持续在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上下功夫,积极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稳定就业、品质就业。一是“政府+市场”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充分发挥政策性岗位作用。坚持招考招聘、人才引进、基层就业多条腿走路,大力挖掘政策性岗位的潜力。今年以来,发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1346个,发布195家企事业单位1202个引才计划,新招募76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市场化就业渠道。坚持引导企业吸纳、鼓励自主创业、支持灵活就业三线并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聚力援企扩岗,前三季度,全市减征企业工伤和失业两项保险费2.11亿元,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314.2万元。聚力创业扶持,依托19家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30余项创业服务,年内为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6万元,大学生创办实体累计达500余家。聚力灵活就业,大力培育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直播带货、社会工作等行业发展,引导慢就业毕业生积极就业。二是“宣传+服务”强对接。一方面,强化政策宣传。积极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520”宣传实践活动,依托“永就业”平台开设高校专区、设置求职招聘、青年见习、培训申请、小额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指导、灵活就业等服务版块,在招聘会现场设置政策咨询展位等,积极联合高校筹建“求职小屋”,为毕业生送政策资讯、给就业指导。另一方面,强化精细服务。按照“需求摸排准、岗位归集精、信息传播广、招聘效果佳”的标准组织招聘会,围绕毕业生就业需求归集匹配度高、吸引力强的岗位,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学校、辅导员、毕业生群、媒体平台等各种资源多频次靶向推送招聘信息,今年来精心组织医卫类、教育类、综合类等39场招聘会,帮助9500余名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同时,持续开展困难高校毕业生“五个一批”援助行动,经多部门数据比对和实地核查,今年新摸排2725名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大学生,全面落实了实名制跟踪服务和“311”服务。三是“培训+见习”增技能。一方面,以培训增强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大力构建政企互动、校企合作、部门联动的培训格局,依托市内高校和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创业培训师资等力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技能和创业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以见习丰富毕业生求职就业阅历。以增强见习吸引力和受益率为导向,主动对接机关事业单位、市内优质企业和基层服务平台拓宽见习空间,实行见习对接双轨制,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并提供人岗匹配推荐和见习全过程服务,变人找服务为服务找人。全市前三季度募集就业见习岗位10490个,青年就业见习2380人。
二、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体形势。从供需两端来看,呈现三大变化:一是毕业生规模的变化。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全省2023届毕业生预计总人数50.4万人,同比增加2.41万。我市大专(含)以上高校毕业生12674人,较上一年度增加1016人,同比增长8.7%。全国、全省、全市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我市高职、中职毕业生规模也呈逐年小幅增长态势。毕业生总体的就业难度攀升、就业竞争加剧。二是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省、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疫情持续影响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都对就业结构产生直接影响,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偏向。从产业维度看,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从企业维度看,大型企业招聘量呈减少趋势,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从技能维度看,社会对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不断上升;从形态维度看,平台型就业已经成为就业新重点;从行业需求看,电子通信、机械制造、能源化工等行业就业需求量较多,艺体类需求量相对较少,呈现专业不均衡现象。三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毕业生就业选择上出现两个明显偏向:一方面,择业求稳心态持续加剧,应届高校毕业生优先选择考公、考编、考研、应聘国企,参考人数规模呈上升趋势。例如,湖南科技学院2023届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准备报考事业单位、公务员编制及考研升学的总人数达到2273,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5.96%。另一方面,慢就业、缓就业心态加剧,家长对毕业生求职的干预越来越大,部分毕业生在家长的“庇护”下求职积极性弱或者执着于优质企业、高薪岗位,就业等待期、观望期被拉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外地就业岗位收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等叠加影响,国内外需求萎缩,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增速趋缓,社会投资冲动降低,减弱了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企业为降低成本进行岗位结构优化,社会就业岗位较少。特别往年我市毕业生主要就业输出地的珠三角、长三角、长沙等区域,今年受制造业复苏困难、外向型企业订单不足等影响,到永开展人才招聘的用人单位较过去有大幅减少,提供的岗位量也大幅缩水。二是本地就业矛盾显现。一方面,永州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不够发达,新增就业载体不足,岗位吸引力相对也有所欠缺,在岗位提供数量和质量上均难以满足高校应届毕业生多层次就业需求。特别是,大部分高科技企业、旅游企业、教育培训行业、律师行业、医疗卫生领域等行业领域对劳动者的素质、专业素养和从业经验要求较高,往往要求持证上岗,竞争尤其激烈,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多数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市场就业的走向不够吻合贴切,专业调整优化较为滞缓,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后就业挂钩不紧密,一些专业成为就业市场上的冷门专业,毕业生面临跨行业求职的现实困境。三是就业引导不够。本地多数院校虽开展了职业规划指导和就业引导,但是普遍存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模式化、毕业年度前指导偏少以及与学生家长互动交流不够等问题,“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没有形成广泛共识,影响了毕业生求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四是就业发生新的偏向。一些传统优势专业或者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受到外部、内部环境变化,发生了质的偏向。比如,受双减政策等影响,示范类岗位具有一定程度缩减,示范类专业毕业生从以往的“香饽饽”到如今的部分毕业生面临转行现实。又如,基于外部复杂的经贸环境,外贸企业招聘岗位减少,内部外语外贸类毕业生培养模式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外语外贸专业毕业生求职面临诸多困境。
三、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毕业生就业前瞻性部署,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布局和专业调整优化。从长远看,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要对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的轨道和模式。一是统筹高校和职业院校发展。坚持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体现强化职业教育政策导向,认真落实职业院校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的要求,提升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同时,加强社会引导,鼓励企业转变用工观念,打破招聘中唯名校唯学历的倾向,只要人岗相适、专业对口、能力匹配,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都应当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二是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高校定期对学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进行综合分析,对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重复设置的学科专业逐步缩减招生规模,增强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地区产业发展和民生需要,新增招生计划更多投向就业岗位扩容增量大、未来就业空间潜能大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专业,培养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家政、养老、幼教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对就业相对困难的法学类、语言类、艺术类以及就业变数较大的师范类、计算机类等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多开展交叉课程、应用课程,为毕业生跨专业求职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建立“共生型”校企关系。学校与企业共育具备专业教学、技术培训、工程实施、技术创新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对新教师培养建立学院导师、企业师傅一起指导的“双导师制”,鼓励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共同研发教学资源、攻坚科研课题。推动企业生产车间与学校实训场地融合,深化“校内实训+校外实战”的实践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成果向生产效能转化。
(二)增进毕业生就业全方位帮扶,积极促进就业岗位扩容和就业模式拓展。毕业生的就业形态丰富多样,就业意向变动性强,要多个层次做好就业帮扶工作。一是扩大企业吸纳规模。 通过落实社保补贴、延续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和国有企业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激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线上线下招聘力度,举办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特色招聘,把更多就业信息送到毕业生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升级运用“永就业”“永就保”智能终端,促进与省内乃至省外就业岗位信息共享,打破不同地域,不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推动招聘信息的开放共享。组织开展赴粤港澳大湾区“访企拓岗”等主题活动,丰富毕业生外出就业渠道。二是扩大基层就业规模。落实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有关政策,继续实施从县以下(含县)事业单位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实施公开招聘;持续组织好全市教师公开招聘、“三支一扶”招募、社会工作者考证及人员选聘工作;配合落实“大学生乡村医生”“基层林业特岗人员”等国家省市专项计划,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配合兵役机关推进“一年两征”征兵改革,稳定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和征集比例,更多征集应届毕业生。三是扩大自主创业规模。进一步完善税收、用地、融资等支持政策,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培育一批高校毕业生创业主体。用好创业孵化基地,双创示范基地的载体,从创业场地、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贷款、创业竞赛、创业示范评选奖励等多个方面,为更多毕业生投身创业提供有利条件,鼓励毕业生从事创意经济、个性化定制化文化业态等特色经营。四是扩大灵活就业规模。对灵活就业毕业生,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措施,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并给与社会保险补贴支持,提高灵活就业保障水平,吸引缓就业慢就业毕业生先行灵活就业。鼓励建立一批零工市场、丰富一批新业态经济形态、提供一批社会工作等志愿服务岗位,契合毕业生特点和阶段性就业需求。五是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积极响应人社部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广泛对接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等,动态归集见习岗位,对吸纳就业见习的单位给予见习补贴。六是扩大就业帮扶规模。加大对困难家庭毕业生、残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女性毕业生等帮扶,建立就业帮扶台账,落实“一人一档,一生一策”, 每月开展“311”就业服务,符合条件的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或者兜底岗位对特困人员予以安置,帮助他们尽早就业
(三)强化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引导,积极提高师资专业水准和学生合理预期。毕业生的就业观直接影响职业选择,影响毕业生就业总量和就业质量,必须抓好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一是壮大专业师资队伍。高校要将创业导师、职业指导师等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纳入专项师资培养计划,建立以就业与学生管理人员、班级辅导员为主,其他行政人员、学科教师以及外聘专家学者为辅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鼓励和支持教师考评相应资质,着力打造一致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增强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引导的专业性、广泛性和连贯性。二是加强就业观念宣传。各高校应深入开展就业主题教育,通过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开设就业专题讲座、就业观定期座谈交流、毕业生代表谈就业创业等方式,引导毕业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坚决克服精英心态、利己主义倾向以及躺平、佛系等消极心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合理的调整择业预期。同时,结合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和就业目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解决求职中遇到的困难。此外,加强家访和家长座谈工作,引导家长不过度干预、不盲目溺爱,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找准定位和坐标,看清优势和短板。三是创优就业环境。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加强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的监管,依法取缔各类非法职业中介和皮包公司,严厉打击各类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欺诈、无故解约等行为,治理就业的隐形门槛,推动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律权益保障法的全面落实,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