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4311000017/2025-04298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何把就业服务精准送达千家万户,切实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湖南省新田县一个大型社区内,创新设立的“乐业小站”,通过“物业+党建+就业”三位一体模式,把就业服务融入百姓日常,打造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基层新样板。
新田县润兴首府小区有居民近4000人,其中劳动力人口2643人,广泛分布在建筑、服务、文教卫等多个行业,就业需求多元。过去,找工作得专门抽时间跑县就业服务中心,对于上班族、带娃的“宝妈”或想打零工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十分不便。
“我就住在30栋,前两天跟物业管家聊天,说想找份时间灵活点的工作,方便接送孩子。没想到今天就通知我过来,说隔壁商超有个理货员的岗位特别合适。”让居民李大姐惊喜的,正是这个设在物业服务中心的“乐业小站”。这里没有传统办事柜台的疏离感,只有物业管家亲切的笑脸。新田县人社部门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深度下沉,借助物业“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把服务点直接建到了居民家门口。
新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贺朝群表示:“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就业服务从‘人找服务’转向‘服务找人’。润兴首府小区人口密集,本身就是一个微观就业生态圈。把‘乐业小站’建在这里,就是要让它成为15分钟就业服务圈的‘神经末梢’,实现服务零距离。”
“乐业小站”“小”在物理空间,“大”在运营模式的创新——
“物业+”激活服务“毛细血管”。物业人员从传统管理员转型为就业信息“采集员”和“宣传员”。在日常巡查中,他们能第一时间感知居民就业变动与需求,主动上门、联动专业力量48小时内响应,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
“党建+”注入“红色引擎”。小区党支部牵头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精准帮扶。针对“宝妈”和“银发”群体,小站定向挖掘“宝妈岗”“银发岗”。2025年以来,已成功帮助42名宝妈和退休人员实现灵活就业。
“就业+”嵌入专业“服务内核”。小站虽小、功能俱全,政策解读、岗位推荐、技能培训、权益保障形成闭环。站内配备“求职机”智能终端,刷脸即可投递简历;更对接县零工市场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把育婴、电商直播等微技能课程送到群众身边。
宝妈陆女士通过“乐业小站”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以前觉得生完孩子再找工作特别难,时间总对不上。参加小站组织的免费育婴师培训后,不仅拿了证,还在他们的推荐下,直接在小区业主家找到育儿嫂工作。从家到雇主家走路不到5分钟,工作家庭两不误。”
陆女士的经历,是“乐业小站”精准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运行仅两个月,小站已累计接待咨询612人次,成功促成就业匹配137人,小区灵活就业登记量同比增长200%。这组扎实的数据,背后是137个家庭稳稳的幸福。
“润兴首府”乐业小站的探索,其价值远超一个社区试点的成功。它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可持续的基层就业服务新范式——
破解了“精准”难题,通过物业和党建力量建立“一户一档”数据库,实现从“撒网式”推送向“靶向式”匹配飞跃,人岗匹配效率提升50%。
打通了“最后一步”阻隔,将服务融入居民买菜、遛弯、取快递的生活动线,实现“饭后遛弯找工作”的愿景,让就业服务触手可及、温暖自然。
整合了“分散”资源,将政府部门的专业优势、物业公司的阵地优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优势有机结合,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
小站点,大民生。新田县“乐业小站”,正如其名,守护的是居民的“乐业”,成就的是千万家庭的“安居”。它告诉我们,民生服务无需宏大叙事,于细微处见真章。真正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方法创新、脚踏实地,就能把就业这样的民生大事,办到群众心坎里。这样的“基层智慧”,值得点赞,更值得推广。(通讯员:蒋斌峰 王虹丹 陈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