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零距离 干群心连心
—宁远推行“三联三送三服务”纪实
通讯员 李学勤 欧阳友忠
“有了村便民服务站就是不一样,现在我们办事不用多跑路了,把资料往站里一交,什么都不用管,办好之后还送上门,他们的服务真是到家了。”9月10日,在宁远县仁和镇刘安仲村,刚拿到补办的农村合作医疗卡的村民关福秀,向笔者直夸现在的干部服务好、效率高。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宁远县探索建立以“联系一个大村难村、联系一个企业或项目、联系一户贫困户,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送三服务”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到一线创业、到现场解难、到基层服务,把“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公开承诺转化为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生动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632起,为企业解决困难172个,开工建设项目102个,走访慰问贫困群众2160余人次,资助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资金610万余元。
“三联”接地气。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听民声,解民忧。每名县级领导和乡镇(街道)、县直单位的“一把手”带头联系一个大村、难村或社区,其他党员干部驻村,帮助实现“六个一”的目标,即建好一个村级班子、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培育一项主导产业、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形成一种优良作风。县委书记刘卫华联系桐山街道祥文福村,多次深入该村调研,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现在该村不仅修通了机耕道,实施了农网改造,建起了村活动中心,还开通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和宽带网,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改观,村民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此外,该县每名县级领导、县直单位负责人联系一个企业或项目,扶助转型成长、破解融资难题、提速审批登记、减轻企业负担。每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联系一户贫困户或困难职工,进行多方位帮扶,确保其在规定时间内脱贫脱困。下去的党员干部都发给群众一张“服务联系卡”,方便群众联系;记好民情日记,随时掌握社情民意;各村(社区)和企业建立“三联”工作台账,确保联点干部办实事有据可查。县“两办”督查室和作风办加强对联点工作的日常督查和考核,今年以来,有20余名党员干部因违反“七不准”的工作纪律受到通报批评、扣发工作津贴400元的处理。
“三送”暖民心。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送政策。每个机关单位至少组建一个“政策宣传落实小分队”,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下乡集中宣传落实中央、省、市、县惠民利民政策和决策部署。二是送科技。推动“科技下乡”向全县十大农业优势产业聚焦,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技和新型适用农机具。如县林业局今年分期举办油茶产业培训班、速生丰产林和林下经济培训班等共28期,培训人员2397人次。棉花坪乡会同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对全乡100余名茶农进行了采茶和制茶培训。推动“科技入企”向食品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等新型工业聚焦,大力推广节能降耗、防污减排、增产增效等方面的设备、方法和技术,让企业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三是送温暖。每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干部每月至少一次以上到联系对象家中走访慰问,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县纪委机关40名党员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学子,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给予生活上的资助、为他们过生日等,给这些贫困家庭带来希望和信心。
“三服务”办实事。加大服务力度,增强活动实效。一是服务群众,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该县把便民服务工作向农村延伸,形成“一竿子到底,一张网到边”的便民服务网络,在镇村组分别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和站、点,对涉及医疗费报销、建房用地审批等45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由干部为村民全程代办。平时,则组织县直机关干部分批次下乡参加春耕生产、水利建设、城乡整洁等一些季节性的生产劳动。二是服务基层,解决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不强的问题。深入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全面推行社区网络化管理,开展以“八联六员”为主要内容的在职党员进社区、非公企业“双结对”以及领导干部联系村党支部书记活动。加快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县集体经济“空白村”由原来的175个减少到96个。三是服务发展,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县级领导带头联系重点项目,对项目实行“母亲式”服务,县直相关部门开展代办服务,执法部门实行亮牌服务,确保所有重点项目有责任人联系。县经信委指导现代中药饮片、亿达自动化等7个企业申报省技改、节能、推新等项目资金扶持,争取资金500万元,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