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梁利 罗薇 蒋珊珊 黄魁贤
(2014.7.10)
群众路线怎么走?怎样打通“最后一公里”?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蓝山县毛俊村。一进村,只见整洁宽阔的环村公路,鳞次栉比的漂亮楼房,繁忙的店铺里人来人往,显现出一方繁荣。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环绕村庄,河边上是浣衣洗菜的农家妇女,写意着山村宁静祥和。自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毛俊村以“让群众真心鼓掌”为目标,务实创新,走出了一条服务群众的“新路子”。
网格化管理,由点及面。走进大学生村官廖本超的房间,他正在汇总为民台账。小廖告诉我们,该村按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0户群众的标准,建立了“为民服务、全民监督、沟通反馈”三张网。党员干部按照“一张文明网、一张便民卡、一条联系线、一份民情表、一名好亲戚”“五个一”的要求开展为民服务;统一制作了“便民服务卡”,详细地公布党员干部的个人信息,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党员干部要经常与联系户沟通交流,及时解决联系户的生产生活困难,并及时反馈他们的意见建议。这样一来,以党员干部为网格节点,将为民服务辐射到了全村群众,党员干部结了新“亲”,困难群众有了新“家”,干群互动更加密切了。
组团式服务,由小到大。“沿河风光带上的草皮上有很多狗屎。”“组织人员已清理”。“农家书屋的书架太旧了。”“已定好新的图书架。”“广场有几个灯泡坏了,要及时更换。”“已更换新灯泡。”……为民台账上的为民事迹,桩桩件件、历历在目。村民李伟红告诉我们:党员干部不仅要管村里的小事,对关系到全村发展的大事更是不省心,他们就像一个服务团队,那里有困难,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例如:为了使村里连片开发的200多亩葡萄旱涝保收,村里拿出了十几万元修建水泥沟,请不到人时,他们就带头义务出工;村里的400多亩香芋丰收了,销售却成了难题,是村支书率领唐基清等一批致富能人到外面去跑市场,终于找到老板来村里收香芋;村里的“妇女之家”,不仅照顾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还主动调解夫妻间的矛盾呢……
精细化考核,由始而终。在支部会议室,“毛俊村党员干部工作职责及管理考核办法”赫然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我们对党员干部实行的是100分制考核,比如:不参加会议,晚上每次扣1分,白天每次扣4分;不参加护林救火的一次扣2分;对贫困联系户不闻不问的扣2分;联系户对联系人进行年度测评85分以上及党支部综合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村支书廖仁旺耐心地介绍说,“这个考核办法解决了教育实践活动一阵风的问题,不管以后谁来当村干部,我们都将严格执行规定。”
蓝山县教育实践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