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组织建设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一位省委组织部长与组工干部共勉的14种理念
来自: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7-02-15 10:3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理念引领观念,观念引导行动。任何工作的推进,都必须经历一个从理念到观念、从观念到行动、从行动到效果的过程,都必须经历一个质量互变、螺旋上升、久久为功的转化过程。做工作、当干部,解决好理念问题至关重要。

  近日,云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小三同志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及平时思考,总结归纳出14种理念,与广大组工干部共勉。

  第一,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组织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

  任何一个政党实质上都是政治性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意图。离开了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目标的组织,都不能成其为政党。

  一个政党不讲政治,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有两种腐败是最致命的,一个是吏治腐败,靠钱开路,靠关系办事,必然导致劣币淘汰良币的逆淘汰;一个是司法腐败,杀人放火无人管、有钱有势横着走,社会就没有底线,也就无“公平正义”可言。这两种腐败,根子在于掌握公权力的人丧失了基本的立场。

  组织部门是从严治吏的职能部门,其首先是政治机关,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如果自己不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就没有底气和说服力。这就要求组工干部特别讲政治、特别纯正、特别纯洁、特别先进,绝不能简单把组织工作理解为是一份工作,一份换取薪水的职业,这是不行的。如果抛弃了这一点,组织工作就会失去立场、迷失方向、丧失价值。讲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讲政治,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能光凭朴素的感情,而要靠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研究问题,善于站在全党的高度推进工作,在一些事关根本的问题上坚守政治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必须体现在组织工作的各个方面,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基层党建要强化政治功能、人才工作要注重政治引领、自身建设要凸显政治属性。讲政治,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必须克服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的倾向,决不能把那种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溜须拍马、无原则的听话、“会来事”等当作讲政治。

  第二,组织路线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组织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政治路线的实现,有赖于组织路线的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政治路线是党的纲领的具体体现,是党的历史任务和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就是党的工作大局。“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就组工干部而言,这个“东”,就是我们的党。

  如果只谈政治路线,不谈具体工作,就会成为“空头政治家”;如果只谈实际工作,不谈政治路线,就会成为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者”。

  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站位要高,主动了解大局,自觉服从大局,有效服务大局,做到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使组织工作始终与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融入要深,立足职能,聚焦主业,专司其职,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优化配置组织资源,有效发挥组织优势,使组织工作与党委大局贴得更紧、融得更深;落点要实,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提高执行力,强化实效性,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问题导向和短板意识,在“准”和“实”上下功夫,在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上下功夫,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第三,稳中求进是组织工作的总基调和方法论

  稳中求进是一种良性状态。“稳”与“进”有着内在联系,“稳”是基础、是前提,是发展的底线,是进步的基石,行稳才能致远;“进”是目的、是任务,是改革大势,只有积极进、主动进、持续进,才能为“稳”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一味求稳未必得之,前进是最好的坚守;“进”不是“夜半临深池”不测深浅,盲目冒进会不进反退,甚至会犯方向性错误。组织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导向性很强,牵一发而动全身。稳中求进,要坚持在研究状态工作,养成学习之风、研究之风,立足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

  不学习、不研究,原因就是作风漂浮,对工作不用心。当干部每天都得花时间思考、学习、研究问题。如果没养成这个习惯,根本走不远,就不是一个优秀干部。方向要把准,对于坚持什么、不坚持什么要特别清楚,要遵循规律,要遵守纪律规矩,凡是涉及政治方向、重大原则和根本性制度,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稳扎稳打。比如,党管干部原则、党管人才原则、任人唯贤路线、德才兼备标准、民主集中制原则、“三会一课”制度等,必须长期坚持好。标准要提升,方向定了,导向明了,工作的标准就要相应提升。无论是干部工作、基层党建、人才工作还是自身建设,都要鲜明地体现“提升”这个标准,决不能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在原地打转转。特别是要避免“新官不理旧账”,新的领导班子既要接过权力,也要接过责任,还要接过思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在既定思路和原有基础上再发力、再提升。力度要加大。必须把精力扭到真抓实干上来,把力气花到狠抓落实上去,咬定青山不放松,锁定目标抓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决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观望、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和一抓到底的工作劲头。

  第四,组工干部最大的德是公道正派、最大的才是识人用人

  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人们常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德才兼备是衡量好干部的标准,也是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

  为什么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最大的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人真正做到了公道正派,其他的都变得简单了。”对组工干部来说,公道正派既是党性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衡量一个组工干部是否合格,首先要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这是由组工干部所处的位置决定的。领导干部是党最重要的执政资源,领导干部的选配调整是组织部门最核心的职责之一。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很公道,很正派,不信邪、不怕得罪人。公道正派,就是不能刻意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过重,一刻意就扭曲,就会刻意去处理各种关系,迎合、讨好巴结别人,丧失原则。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心一意抓好本职工作,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组织部长。干部不好当,组工干部更不好当,当干部就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一种煎熬,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享受,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一定会出偏差。

  同时,必须看到,我们党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干部培养的周期很长、成本很高。干部培养选拔的成本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成本之一。组织部门既要会算政治账,也要会算经济账,最大限度地盘活用好我们党的核心执政资源。

  为什么识人用人是组工干部最大的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识人用人是组织部门一项基本职能,也是一项基本功。人识准了、用好了,党和国家的事业才会有可靠的干部和人才基础。”识人关键是要“精准”,就是把人考准考实。用人关键是要“科学”,不是“有退下来的就补上一个”这么简单。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每使用一个干部,都要立足于干部工作格局、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来考虑,注意了解把握一个领导班子的主责主业是什么、工作运转得怎么样、事业发展趋势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等。不能简单看学过什么、专业对不对口,也不能说该轮到谁了,谁比较成熟了,更不能把岗位作为对干部的奖励,因人设岗。有些干部自我感觉太好,没有自我认知,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所以,要善于经常性、多渠道、多层次了解干部,通过认识、熟悉、比较、观察、倾听、分析,在面对面接触中形成对干部直观的、鲜活的印象,着力提高识人的分辨率和透视度。一定要把“研究人”与“研究事”统一起来,人随事转、以事为先,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做到知事识人、人事相宜、人岗相适。

  第五,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

  全面、历史、辩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我们党识人察人的根本方法。“全面”就是要用宽广的眼光看,既看主流又看本质,既看优点又看缺点,既看优中之缺又看短中之长,做到德能勤绩廉都看,不用片面、极端的眼光看待干部。“历史”就是要用纵深的眼光看,既看现在也看过去,既看一贯表现也看未来潜能,不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待干部;“辩证”就是要用理性的眼光看,既用“两点论”看、又用“重点论”看,既看本质又看能力,既看经历又看专业,既看功劳又看失误,既看显绩又看潜绩,不用感性、绝对的眼光看待干部。

  1938年,陈云同志就指出了看待干部的“两种毛病”:“第一种毛病是用一只眼睛看人,只看人家一面,不看全面,不能面面都看到;第二种毛病是只看到这个人今天干了什么,没看到他以前干了什么,只看到他本领的高低,没看到他本质的好坏。”时至今日,这“两种毛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的看待干部。

  注重立体考察,不能“关倒门”,要走出去,有原则地近距离接触干部,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充分运用立体考察、透视甄别、切片化验、会诊辨析等方法全面了解干部。比如,干部简历看似是“死”的,但其实是“活”的,只要你像看书一样、看小说一样,经常看、反复看,不仅能看出干部的性别、年龄、民族、经历等基本情况,还能看出干部的性格、能力、潜力、见解、境界等深层次的东西。这是真功夫,也是笨功夫,蠢办法往往最管用的。强化日常了解,把了解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融入日常,改变以往“不提拔不考察、不出事不谈话、不换届不调研”的现象,善于利用工作调研、听取汇报、谈心谈话、考察考核等时机,加强对干部的日常了解,让他们感觉组织随时就在身边,增强对组织的信赖感。敢于坚持原则,对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担当、个性鲜明、有本事、不怕得罪人的干部难免会遭到非议和误解,得罪人也相对会多一些,有时会有个别不好的评价。这时候,组织部门就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一面之词,就轻易把某个干部一棒子打死。实践中,一些组织部门,一听说某个干部跟某个腐败分子有关系,不作调查研究,就一棍子打死,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对有问题的干部要一个一个去研究,想办法。有的干部犯错误,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首先要把情况摸清楚。只要不是触犯了党纪国法的,承认并改正了错误的,本质好的、评价好的,就要用。

  第六,干部工作“选育用管”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偏废

  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组织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社会评价组织工作,更多的是看选用干部的情况,如果干部选错了,班子配差了,其他工作做得再好,组织工作也会大打折扣。

  “选育用管”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缺一不可。因此,必须坚持干部“选育用管”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环环相扣、有机衔接。

  “选”出导向。选人用人导向是“风向标”,一旦出现偏差,干部工作就会失去公信力,组织部门也就丧失了权威和信誉。要旗帜鲜明地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不断净化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为好干部源源不断涌现培育良好的土壤。

  “育”出素质。解决好世界观问题,是教育培训基础性工作,主要是拧紧“总开关”、摆正“压舱石”、提振精气神,改造干部的主观世界;解决方法论问题,主要是开展精准培训,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克服干部的本领恐慌、能力空白、经验盲区。

  “用”出活力。使用是最大的信任,干部成长起来了,培养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都是不负责的表现。“了解人,气量大”是“用得好”的前提,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用才之胆,对选准的干部要大胆使用,多压担子,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人尽其才。

  “管”出正气。对干部来说,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我们必须看到,很多干部从当初的“好同志”沦为“阶下囚”,主要原因是咎由自取,但组织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组织及时跟进、及时发现、及时提醒,一些小毛病可能就不会演化成大问题。

  因此,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绝不能把干部用起来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要坚持经常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提提领子,真正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常管长严。

  第七,要注重调动各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

  重视老中青干部梯次配备,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所有组织工作最终目的就是调动干部积极性。老中青相结合的班子能够在知识、经验、心理、体能等各方面形成互补,使班子新老交替有序、稳定持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干部梯次结构中“老”,不仅仅是指年龄结构的“老”,主要是指经历结构的“老”,包括经验丰富、阅历丰富、成熟稳重。“中”也不仅仅是指中年干部,主要是指一个干部年富力强的阶段,其能力、精力等处于巅峰时期。“青”主要是指年轻干部,但绝不是唯年龄、低龄化。评价干部不能简单从年龄上来判断,各个阶段干部都有各自的优势;调动干部积极性,不是只调动某一些人、某个年龄段的,而是每个年龄段都要调动起来。

  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培养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需要,这项工作要加强,但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不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必须从严规范,严把资格条件和程序关,要多墩墩苗,递进式培养,不能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火箭提拔。

  年龄不搞“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了?50多岁为什么就不能当县(市、区)主要领导干部了?为什么不能让他们感到有干头、有奔头?”很多好干部在基层时间长,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却因为年龄问题而“无人问津”,从而降低了整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得过且过成为常态,造成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历史上既有“甘罗十二岁拜相”的美谈,也有“姜子牙八十岁为丞相”的佳话,干部年龄不能“一刀切”,要让老中青各尽其长,优化结构,协同发力。

  加强干部宏观管理。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中的宏观指导和统揽协调作用,防止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切实维护干部路线方针的权威性、干部标准的统一性、干部政策的一致性、干部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和执行政策的纪律性。同时,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全面调动不同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

  第八,抓基层打基础是组织工作永恒的主题

  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这两个优势就来源于党的基层组织。有人在就要有党员在,有党员在就要有党组织在,有党组织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所以,抓基层、打基础是一个永恒的、长期的、永远在路上的事情。这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

  1927年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把“党支部建在连上”,有力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正因为我们党通过广大基层党组织把群众有效动员起来,才能够打败拥有飞机大炮的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正因为我们党始终重视和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世界上基层组织最庞大、根系最发达的政党,才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使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高度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结果。

  抓实基础工作。现在,组织工作整体水平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不扎实,一些基本的东西没有真正“立”起来。抓实基层基础,就是要在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强化基本功能、落实基本责任上下真功夫、下实功夫。

  强化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有两个基本功能: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服务功能为政治功能服务的。近年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不断得到强化,为基层群众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却陷入了“越干群众越不满意”的困境,越到关键时候,组织就没了声音、党员就没了身影。究其原因,党的工作没有做到人心上。基层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政治性是第一属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决不能等同于一般社会组织,决不能放弃政治引领,必须让党组织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党建责任要落地。去年来,云南推行州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近期,省委组织部还将下发州市委书记、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等各领域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目的就是牢牢抓住“书记”这个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构建清晰明确的责任链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第九,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有限,只有人力资源才最可持续;人才优势,是最需要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二战后,德国、日本等国家之所以东山再起,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根本在于大力培养和吸纳人才,在国家战略机遇期内赢得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省也是如此。我省要实现跨越发展,人才是最大的“短板”,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偏少、分布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组织部门是主抓人才的责任部门,一定要把工作抓实,不能虚打虚。

  立足“管大”,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不包办具体事务,多为地方、部门、用人主体和人才牵线搭桥,当好“助推器”“催化剂”“宣传员”,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立足“管好”,坚持实事求是,从发展实际需要出发,转变管理理念、改进方式方法,不贪大求洋,不好面子拉门面。特别是州县要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和引进人才,要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需要,要突出引才的可行性和人才的实用性,不盲目追求“高端人才”,把更多精力放在培养本地实用人才上。

  立足“管活”,要把市场调控机制、用人主体的积极性以及人才的个性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为人才松绑,向用人主体放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把人才管得自然、管若未管、不管而管。

  第十,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用好问责这个利器

  权责对等是权力配置的一条基本原则。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职必追究;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以强力问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逐步形成共识并不断强化,打开了新时期我们党责任政治的新局面。这些实践证明,推动一项工作,问责是最直接、最管用、最有效的办法。组织部门一定要强化权责对等意识,积极拿起问责这把“利器”。

  要强化权责对等意识。有责无权,则无法尽责;有权无责,便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甚至滋生腐败。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要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责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有怜悯之心,要‘较真’‘叫板’,发挥震慑效应。”各级组织部门要抓紧研究细化问责办法,发扬“讲认真”精神,严肃追究问责履行管党治党责任、选人用人责任、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等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决不能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任问题不管;决不能明哲保身,做“老好人”;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真正使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第十一,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东西,只有一项是不变的,那就是变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党是在改革创新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山沟沟里也有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我们党注重改革创新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战略,改革创新成为最鲜明的时代主题。

  组织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得把改革创新作为组织工作的动力源泉。改革创新不是蛮干,决不含糊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凡是损害党的领导、违背社会主义制度的做法,都要坚决制止。改革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如不顾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如违背规律,越是发挥主观能动性,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就越严重。改革创新不是作秀,要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的举措,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对一些其他层面协调难度大的重大改革,要敢于接烫手山芋,拿出改革的决心和韧劲,勇于担当、刨根问底,什么问题突出就改革什么,缺少什么就开创什么。改革创新不是原地打转,要敢于突破前人、突破他人、突破自我,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消除制约组织工作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把该改的问题改到位,能创新的创造出来。改革创新要容错纠错,改革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既有阻力,也有风险,要建立“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环境,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想改革创新、敢改革创新的人想干、敢干,才能打破“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尴尬逻辑,充分调动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第十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组织工作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推动时代进步的方法。

  组织工作伴随我们党一路走来,就是一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

  前提是发现问题。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敢不敢正视问题,善不善于发现问题。敢不敢于正视问题是态度问题,需要我们对存在的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否则就会使小问题演化成大问题。发现问题,要求我们有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拓宽视野看过去、现在和将来,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

  核心是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是前提,能不能研究解决问题更见功力。问题分析研究得越透彻,解决起来就越有针对性。同样原因的问题,在不同的层级,表现形式也不同,许多问题相互纠结、连锁反应。不能等同视之,“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的搞“一刀切”“一锅煮”,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弄清楚问题的多与少、大与小、轻与重、缓与急、易与难,既分析问题的共性,也分析问题的个性。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既看到表面问题,也看到深层次问题,从繁杂问题中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

  关键是解决问题。正视问题、查找问题最终是要解决问题。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组工干部更应如此。要始终以问题为牵引,坚持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同时发力,坚持治标和治本协同推进,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坚持新问题和老问题一起解决,决不能敷衍了事、上交矛盾;决不能搞鸵鸟政策、选择性“失明”,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第十三,打铁还需自身硬,组织部门自身建设须臾不可放松

  纵观历史,吏治严明就繁荣昌盛,吏治腐败就走向灭亡。从1924年成立至今,组织部门始终把“模范”“过硬”作为目标追求,赢得了“家风最正、家味最浓”的好评。

  但我们必须看到,组织部门并非一方净土,组工干部没有天然免疫力,“灯下黑”的情况是存在的。据中央组织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人事部门查处违纪违法干部就有2438人。白恩培、苏树林、吕锡文,以及我省的李云忠,都曾担任过组织部长。《人民论坛》曾作过调查,44%的受访者认为,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行业,组织部长也位列“十大高危岗位”。

  正人先正己,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管理者更要接受管理。有的组工干部认为,进入组织部,就是进了“保险箱”“避风港”,有“护身符”了,法规纪律的“刀口”不会朝向自己了,有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

  有的组工干部管不住嘴、收不住手,来者不拒。更有甚者打着组织的旗号去办私事,借工作之机谋取私利。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千万不要往别人布下的“地雷阵”里钻。在实际工作中,组工干部往往一到某个地方、某个单位,就会被很多人盯上,打探消息的,反映情况的,甚至套近乎、交感情的,什么情况都有。

  权力是利益催化剂,凡是权力集中的地方,往往是利益的角斗场,可以窥见形形色色的人性,也造就形形色色的悲剧。组工干部手中有权力,千万不能“被利用”“被围猎”“被投资”,一定要慎之又慎,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打不倒你,关键是要做到思想要过硬、能力要过硬、作风要过硬。大家一定要记住,有本事的领导,负责任的领导,你走了以后留下一支好的队伍就是你最大的贡献,也是你最大的本事,也是你的责任。

  第十四,部门的背后是文化,要大力培育组织部门政治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文化建设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来说都属于核心层的建设。有文化的人,才有底气、才有坚守;有文化的组织,才有传统、才有凝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24字价值观,这是我们党的价值追求和集体人格。组织部门政治文化是由党内政治文化派生的,同时又反作用于党内政治文化。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如果出现了庸俗、消极、丑恶的不良倾向,就会对党内政治文化产生强大的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不仅会涉及组织部门自身,还会波及到全体党员干部。

  如今,有的组工干部会跑风漏气,有的喜欢装腔作势,搞得很神秘,这不仅是职业操守的问题,根子还是政治文化没有树牢。加强组织部门政治文化建设,就要以24字价值观为核心,结合组织部门自身的个性特点,遵循文化传播的一般规律,依靠信仰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坚守、在自信中自觉,既注重激浊扬清,又注重以文化人,让组工文化植根于组织工作实践之中。

  从严教育塑造信仰文化,促进组工干部从不懂到真懂、从真懂到真信、从真信到真行,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聚焦主业塑造专业文化,持续抓好组工业务能力大轮训、大提升,把专业精神体现在组织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组工干部既掌握主责业务,又能拓展到其他外围业务。

  坚持导向塑造人梯文化,教育引导让广大组工干部弘扬“安专迷”精神,始终保持平和平实的心态,使“甘为人梯”成为组工干部的职业品格。

  从严管理塑造清正文化,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教育引导组工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权、钱、色的诱惑,坚决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行战斗,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本文系作者在云南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主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湘ICP备14003970号-1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21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