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力破解村级后备力量来源渠道不宽、能力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近年来,双牌县坚持把强化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聚焦“精准选才、精心育苗、精细管理、精确搭台”四个方面,着力培育储备一批“政治表现好、综合素质强、群众口碑高”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为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精准选才“固根基”。
将村级后备力量储备培育纳入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责任清单。深入全面摸清需求。由包联乡镇的县级领导带队,围绕政治素质、带富能力等标准,紧盯年龄、学历等硬性要求,深入114个行政村分析研判现任村“两委”班子运行及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情况。结合日常走访,注重从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村医村教等群体中摸排“潜力股”,以镇村为单位,分级分层建立培育储备人员信息台账,确保后备人选储备与村级发展同频共振。拓宽引贤视野。把握春节、中秋等人才返乡契机,积极发动党组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通过上门走访、集中座谈等形式,强化宣传引导,吸引“在外雁”变“家中燕”。在全面掌握本人现实表现、群众基础和个人意愿等情况基础上,由村级党组织提名后备力量人选,经党员群众代表评议、村“两委”审议、镇党委综合考察等程序确定拟纳入后备力量人选,确保每村动态培养储备后备力量不少于2名。严格程序选拔。紧扣村“两委”换届工作要求,突出“双好双强”标准,按照“县领导牵头初审、县委组织部会同乡镇综合研究、县级部门资格联审”等程序,以村为单位形成初步人选建议名单报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确定,建立后备力量管理台账。2024年以来,共择优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34名,其中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18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59.2%,平均年龄42岁。
精心育苗“赋新能”。
始终坚持厚植育才土壤,着力提升村级后备力量综合能力水平。专项培训强素质。聚焦解决后备力量“不会干、不敢干”等问题,将村级后备力量全覆盖纳入培训规划,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训、党员冬春训等载体,依托县乡党校、远程教育平台等阵地资源,整合县理论微宣讲志愿服务队、科技特派员、政法“五老”宣讲团等力量,按照“理论辅导+现场研学+经验分享”教学模式,围绕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矛盾调处等重点领域,每年择优选取优秀后备力量代表参加集中培训,统筹兜底其余人员培训,有效提升队伍综合素养。在2025年度村(社区)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集中轮训中调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02名。结对联系强帮带。建立“N+1”导师帮带制度,明确1名乡镇(管理局)党政班子成员、1名包村干部、1名经验丰富的村党组织书记或驻村第一书记担任成长导师,218名后备力量由帮带责任人“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助力后备力量快速成长。同时常态化组织后备力量参与党组织生活,主动接受政策理论培训和党性锻炼。定向培养强基础。联合人社、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开设专技培训,将村级后备力量定向培训为农技、电商等人才,强化人才储备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同时支持鼓励10名满足条件的后备力量参与“农民大学生”学历提升教育。
精细管理“激活力”。
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健全完善日常管理、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夯实管理责任。深入实施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将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列入乡镇(管理局)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对确定的村级后备力量,以镇为单位按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类型分类建档,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定期谈心谈话。乡镇党委书记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至少开展谈心谈话2次、村党组织书记对其他后备力量开展谈心谈话2次,听建议、传经验、教方法,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听取所联系乡镇的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情况汇报,做到“面对面”研究、分析解决后备力量培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抓实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后备力量现实表现情况,按照“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原则,对有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高的后备力量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对新发现的优秀人才动态及时纳入后备力量信息库,对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群众公认度不高的村后后备力量,及时换岗或调出信息库,确保后备力量“蓄水池”常备常新。2024年以来,11名后备力量被选拔进入村“两委”队伍,10人被清理出库。
精确搭台“强作为”。
注重“人岗相适、压担赋能”,积极为后备力量搭建蹲苗历练、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坚持有备有用。充分结合后备力量的专业学历、工作经历等,鼓励到乡村振兴、矛盾化解、环境整治、项目征迁等一线试岗锻炼。对已担任村级职务的,注重多压担子,分配急难险重任务;对未担任村级职务的,结合村级各类公益性岗位和片组邻“三长制”工作,选用后备力量担任网格员、志愿者、邻长等职务,通过“跟班上岗”邀请列席村“两委”会议,推动提前介入工作、融入角色。去年以来,重点引导30余名后备力量在基层一线挑重担、展作为,协助化解矛盾纠纷70余起、为民办实事120余件,在实战实训中帮助后备力量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关心关爱。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村级后备力量,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能力突出、群众比较认可的后备力量,在评优评先、党员发展、村“两委”换届和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考虑,村“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纳入重点考察范围,引导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全面保障村级办公经费、现任村干部和离任村干部各项待遇,通过提高村级干部待遇报酬和定向招录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事业编制,“五方面人员”比选进入乡镇班子等举措,不断增强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充分激发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