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梅以来,长江以南持续大雨,特别是湘江中上游的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连续遭遇大范围暴雨,7月1日8:00到2日8:00,累计雨量超过250mm,湘江干流及一级支流白水河、祁水河水位迅速上涨,于7月3日超越历史洪水(祁阳站历史洪水位88.51米),达到了89.08米。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农业首当其冲,百里湘江沿线一片汪洋,大面积稻田被冲,畜禽受淹,农业设施被毁……,农业救灾补损刻不容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三吾大地正式打响。
应对汛期,该县准备毫不懈怠。针对自6月中旬以来持续阴雨天气,6月25日该县启动防汛应急IV级响应。“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生命至上,责任重于泰山的高度认真对待,时时刻刻保持紧张感,提前研判,提前分析,为防汛赢得时间。”该县县委书记周新辉在6月26日的防汛会商会上强调。随着雨量不断加大,7月1日升级为II级(橙色)响应,7月2日再次上调至最高级别I级(红色)响应,全县抗洪救灾,严阵以待。
大灾来袭,农业损失惨不忍睹。人类终难抵挡自然的力量,超历史的洪魔肆虐而过,留下满目疮痍。截至7月6日,“7.3”洪灾共导致该县31.99万人受灾,倒塌农房473户111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9.64万亩、成灾36.70万亩、绝收20.75万亩,养殖场倒塌栏舍27420平方米,洪灾冲走及死亡生猪943头、家禽12.5万羽,水产养殖受灾水面1.76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
查灾核灾,报灾救灾时不我待。汛情如命令,在接到县防指启动II级响应的第一时间,7月1日22时,该县农业委召开紧急会议,会商防汛救灾措施,启动应急预案,下发农业防汛抗灾紧急通知,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投入农业防汛救灾行动,仔细核查受灾情况,开展救灾补损工作。7月2日(星期日)早上7时,再次召开会议,要求农业委全体班子成员带队迅速下到联系乡镇,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明确要求洪水不退、人员不撤、力量不减。当天该县农业委22个工作组80余名干部职工奔赴各乡镇抗洪一线。险情如战场,群众似亲人,当创历史的洪魔肆虐三吾大地时,随处可见坚守抢险一线的祁阳农业人,他们不胃艰险,不顾自身安危,紧急转移受困群众。特别是在受灾严重的该县原种场片区,安排了30余名干部职工划着皮划艇,转移百余名被困群众。当晚,所有在抗洪一线的干部职工,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
灾后复产,农业系统肩负重任。灾后复产,农业人任重道远,工作争分夺秒。7月3日,在洪水尚未退却之时,该县农业委马上安排进一步核实农业受灾情况,紧急制订出台《祁阳县2017年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迅速印发《祁阳县洪涝灾后农作物救灾减损技术指南》2万册,为灾后复产提供科学指导。要求做到“三尽快、三及早、三确保”,即尽快恢复损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体系、尽快恢复鲜活农产品正常供应,及早启动农业建设项目、及早下达灾后重建资金、及早开展秋冬农业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菜篮子”不脱销、大灾之后无大疫,开展灾后农业生产办点示范25个。当日,10余湖南省农科院技术专家团及100余名县农业委技术人员迅速奔赴救灾一线,与受灾群众共劳动、共食寝,农业复产不见成效不收兵,他们为受灾群众带来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指导各地抢排渍水、抢季补种、抢修设施、抢防疫病,超前谋划秋冬农业生产,实现“早稻损失晚稻补、粮食损失经作补、种植损失养殖补”,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当前,该县洪水渐退,灾后复产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