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区传真
东安县:流动党员“风筝线”牵起振兴新图景
来自:中共东安县委组织部 2025-04-08 08:29

“在外打拼多年,党组织始终牵挂着我们,这次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我更有信心把在外积累的资源带回来。”近日,在东安县白牙市镇流动党员返乡创业座谈会上,来自广西南宁市的流动党员王婷的一席话,道出了全县流动党员的共同心声。近年来,东安县创新实施“风筝工程”,通过织密管理网、搭建赋能台、激活返乡潮,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学、归乡有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智慧管理织密“云端网络”

“各位党员,本月主题党日收看《学习身边榜样》党员教育电视片,请大家在‘红星云’微信公众号观看。”每个月初,东安县流动党员都会收到党组织发来的温馨提示。该县依托“智慧党建”平台,每月下发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安排等,让流动党员结合自身实际选择参加集体学习、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习培训更灵活、更方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流动党员底数清、流向明、状态准。通过建立流动党员电子档案,运用大数据分析党员分布、行业特点等信息,精准推送就业招聘、技能培训等服务。在大盛镇斗山村,8名在外党员通过数字乡村“云会议”系统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提出有关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建议15条,采纳有效建议10条。斗山村还引导流动党员做家乡“代言人”,累计提供外出务工就业信息20余条。

微信截图_20250331102231.jpg

东安县大盛镇流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双向赋能激活“红色引擎”

“我们在长沙建立流动党员之家,既为老乡提供法律咨询,也搭建起家乡招商的桥梁。”东安县大盛镇驻长沙市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刘景坤介绍。该县创新“双向培养”机制,在流动党员中培育创业先锋,在返乡人才中发展党员。2024年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电商直播、现代农业等技能培训,通过线上发送各类学习资料700余份,线下寄送学习资料500余份,开展集中座谈和教育培训50余场,200多名流动党员参加集中学习和教育培训。培育出“蒋永记东安鸡”“半边灶永州血鸭”“云妹子特产屋”等网红品牌,带动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白牙市镇将流动党员纳入“红色合伙人”计划,吸引10余名党员返乡创办果蔬合作社,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户增收。

微信截图_20250331102301.jpg

东安县横塘镇党员周金云返乡创业成为村里“羊管家”。

返乡创业绘就“振兴画卷”

在横塘镇大粟山村山羊养殖基地,返乡流动党员周金云在羊棚里来回穿梭,并通过智能监控观察“努比亚山羊”成长情况。“村党支部帮我协调流转荒地500余亩,还对接了省里农技专家团队,有了他们的指导,我养羊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如今,大粟山村山羊养殖基地通过传技术、供种养、租幼羊的方式,带动当地40户村民加入山羊养殖合作社,成为永州市第九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该县还实施“雁归工程”,设立返乡创业基金,打造“湘商回归”示范基地,2024年以来,共吸引80余名流动党员返乡创办企业15家,带动就业300余人。在大庙口镇,流动党员牵线引进的竹制品深加工项目,年创产值300万元,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离乡打拼”到“返乡筑梦”,东安县流动党员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党员的责任担当。随着“风筝工程”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流动党员将带着资金、技术、资源回归,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书写新的篇章。

微信截图_20250331102316.jpg

流动党员服务站为流动党员打造温暖“港湾”。


主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永州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湘ICP备14003970号-1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211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