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以政务公开助力惠民生 > 扶贫脱贫 > 扶贫成效
新田县“四新”模式推进产业扶贫
  • 2016-11-30 08:43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新田县原有贫困村125个,现合并后贫困村104个。今年来,新田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抓好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开发,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构建部门联动新格局。按照“大扶贫”格局安排,新田县专门成立了产业扶贫工作组,全力推进扶贫产业开发,制定了新田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研究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和奖补措施,形成了以十大脱贫增收产业和四大保障措施为支撑的农业扶贫体系。
    二是建立资金整合新机制。以“源头整合、集中使用、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为原则,将中央、省市和县本级财政安排下达的相关涉农资金纳入整合和统筹范围,今年以来共整合涉农资金2.0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和群众自身投入近4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组建成立农建投公司,预计今年融资规模可突破10亿元,有效破解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
    三是探索资产收益新模式。一方面,抢抓土地确权工作机遇,鼓励乡村两级组建土地流转信托公司和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建立企业(合作社)与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和发展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温氏合作养殖场(小区)5个、在建户55户、在建养殖小区2个。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带动了扶贫产业的落地生根。另一方面,开展评级授信,目前已完成了27606户贫困户的评级授信工作,参评率达100%,有效授信率达85%,授信总额超过4亿元。贫困户通过评级授信获得的小额扶贫贷款投资到结对企业,贫困户可通过在企业中就业取得务工收入和每年不低于投资额10%投资分红,从而实现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脱贫、银行贷款风险降低的多方共赢效果。
    四是选好产业发展新路子。按照“一村一品”和“一户一产业”的发展思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和市场主体向贫困地区倾斜。目前,新田已逐步形成以东升农场为龙头的2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以温氏集团为依托的存栏20万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基地、以万家鹅业为依托的年产量55万羽草鹅养殖基地、以潮水铺、火柴岭等村为示范的4000亩金槐种植基地、以“陶岭三味辣椒” 和“新田大豆”两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带动的辣椒、大豆基地以及富硒水果、富硒农产品、楠竹等特色产业基地,并通过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准备在全县所有条件适宜的贫困村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目前已在骥村镇黄栗山、大坪塘火柴岭、新圩梧村开展示范建设,建成后每800平米的发电站年收入能达到6 万元,为村集体和贫困户提供稳定经济收入来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数据局(永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