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安县精准扶贫工作紧紧围绕“六个精准”、“四个切实”、“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和东安减贫的总体目标,从精准识贫入手,突出以发展生产,促进贫困人口增收为重点,扎实抓好干部驻村帮扶、雨露计划、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各项减贫措施的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贫困人口由“十二五”初期的47007人,减少到33254人,减少贫困人口13753人。
靠前指挥,部署早
东安县委、县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县委分别于3月3日、4月5日、5月3日三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县政府分别于3月25日、4月6日、5月20日三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部署全县精准扶贫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分别于4月8日、6月27日、7月25日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和推进工作会议。按照省、市的要求,结合东安县的实际,将今年的减贫任务、重点工作任务、脱贫攻坚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场、村,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同时,还出台了《东安县精准扶贫考核办法》,并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了各单位、各乡镇场年终绩效考核。
县委、县政府等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带头挤时间深入到全县各贫困村抓调研,抓协调,抓推动,促进了各项计划和措施的落实。由县委督查办牵头,县扶贫办配合,分别于5月下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四次督查,通过督查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平衡开展。
同时,为确保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预算安排了100万元精准扶贫工作经费和2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费,为该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重点,发力准
今年,东安县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认真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东安的实际情况,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六个精准”要求,突出以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雨露计划、干部驻村帮扶为重点,因村制宜,因产施策,做到靶向明确,发力精准。
“六个精准”执行情况精准。在扶持对象识别上下功夫,确保“扶持对象精准”。精准识别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提与基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扶贫要求的重要内容。该县2013年摸底人数为48184人。2014年省认定建档立卡人数为47475人。2016年6月30日止(通过“四类”人员清理)建档立卡人数为47007人,其中2014年脱贫6337人,2015年脱贫7416人。2016年省下达脱贫任务数为8777人,经统计预脱贫数为8943人。贫困村原有40个,经合并后余38个。全县滚动计划为: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8个贫困村摘帽,其中2017年脱贫8800人,贫困村退出12个;2018年脱贫8212人,贫困村退出12个;2019年脱贫7465人,贫困村退出16个。
在扶贫项目决策上下功夫,确保“项目安排精准”。根据各乡镇资源优势,把产业项目与农民意愿相结合,“造血式”扶贫与“输血式”救济相结合,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相结合。根据市场,把贫困户吸入产业,实施短期、中期、长期项目配套措施,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使近期脱贫与长远致富一脉相承。因地制宜制定了《东安县扶贫开发五年规划〈2015—2019年〉》、《东安县产业扶贫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产业扶持发展规划,确定了楠竹、油茶、生猪、牛羊四大重点产业。因户因人制宜,针对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帮扶,在找准每个贫困家庭致贫原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安排。目前,全县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511户1657人。共建立风险补偿金500万元,用于金融产业小额信贷工作。通过委托2家企业帮扶统贷统还和个人小额贷款,共计发放小额贷款4631万元,帮扶贫困户915户,贫困人口3000余人。选择了瑞峰农林牧肉牛养殖、云生竹业、金易德农民种养合作社和金湘源现代农业科技园作为重点产业扶贫项目。目前累计投资2750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400余头;建设丰产楠竹基地4万余亩,新增楠竹精深加工生产线3条;建设反季节商品蔬菜、优质水稻、名特优瓜果等特色基地2.2万亩,覆盖贫困户705户2120人,预计2016年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在扶贫资金管理上下功夫,确保“资金使用精准”。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扶贫项目管理实施严格执行项目公开制、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制,做到项目审批有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预算,项目实施有技术指导、规定标准和工程进度报表,项目竣工有质量验收登记和后续管理措施。把扶贫资金安排与减贫成效挂钩,加大按扶贫成效分配资金的比重。完善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运行。今年上半年,完成2016年下达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95万元的安排工作。
在落实好到村到户上下功夫,确保“措施到户精准”。要求帮扶干部对照精准扶贫工作手册,把户主和帮扶责任人联系电话、贫困现状、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每次帮扶内容等认真填写完善,做到户有表格、村有名册、乡(镇)有台账、县有档案。完成帮扶单位选派38个工作队、100余人(其中市派工作队3个,县派工作队35个),镇村干部已与贫困对象18207户、47007人结成对子,实现全县302个行政村的扶贫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以产业扶持到村到户保增收。围绕楠竹、油茶、生猪、牛羊等特色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保险+银行”经营模式。在充分发挥政府协调主导作用,依托专业合作社信息、市场等优势,整合土地流转户、贫困户、县金融部门、保险公司等相关资源,大力发展楠竹和油茶低改、肉牛养殖、生态天然有机反季节蔬菜种植产业,实现各投资方、参与方利益双赢和贫困户增收。以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拔穷根。牢固树立“扶智就是挖穷根”理念,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圆梦行动”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5234人,“雨露计划”资助贫困学生170人,小城镇建设农村人口转移就业2132人。以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改穷貌。2016年农村危房改造计划620户,现已开工409户,开工率66%,竣工161户,竣工率26%。
在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上下功夫,确保“因村派人精准”。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主要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创业致富能手、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或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优秀人员中选派。第一书记任职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2016年,从县直单位遴选38人到行政村挂职“第一书记”,组建38个驻村工作队对应全县38个贫困村。选配、培育好村支两委及农村致富带头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在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任支部书记的同时,对种养业能手、农村经纪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型人才给予项目、技术、信息、资金等扶持,精准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发挥“领头羊”作用,带动贫困户致富。
在落实“扶贫对象退出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精准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精准”。通过建立贫困户脱贫和贫
困村、退出工作机制,严格退出程序和标准,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对贫困乡村实行“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目前,该县通过产业扶持、社会保障兜底、易地扶贫搬迁、小额信贷、驻村后盾单位帮扶等帮扶手段,已实现13753人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小额信贷力度加大。该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自去年底开始启动,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17800户,获得有效授信16505户,授信额度4.775亿元。2015年底,该县建立风险补偿金300万元,2016年财政再增加风险补偿金200万元,累计建立风险补偿金500万元。2016年小额贷款任务为5200万元。目前,通过委托2家企业帮扶统贷统还和个人小额贷款,共计发放小额贷款4631万元,帮扶贫困户915户,贫困人口3160人。
易地扶贫搬迁进度理想。目前,全县共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511户1657人,涉及的16个乡镇都在动员和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新建房的选址和开工建设当中。易地扶贫搬迁分散自建288户(已完工33户,开工建设192户,开工准备中63户),货币安置223户(已签订购房合同104户,正在认购中119户)。
生态补偿扎实落实。全县共有生态公益林783亩,每年补助资金共1130万元(14.5元/亩),其中受益的贫困户为2100余户,受益资金120余万元。
教育培训不断深入。目前,该县主要通过实施雨露计划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来帮助贫困学生和贫困户脱贫。一是经省办审核通过可享受雨露计划资助政策的贫困大学生(含职高学生)207人,落实资金42万元,资助资金按省办规定每学期人平1000元的标准即将打卡到人。二是按照省办的安排,第一期已完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15人,第二期培训30人的计划已落实到人。计划县里再组织两期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为贫困村村干部和贫困户中的中青年劳力。
社会保障兜底按期完成。按照县民政局、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卫计委、县残联联合制定的《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联合认定工作方案》的要求,成立了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兼任组长,建立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联合认定机制。按照认定工作程序,全县认定A类低保人员2457人,目前已纳入建档立卡系统1143人,还有1314人需纳入建档立卡系统。
扎实办点,效果好
今年以来,东安县把扎实办点示范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关键措施来抓。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主要领导和分管(联系)领导都率先垂范,每人带头联系一个贫困村,同时,所有在职县级领导都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每人联系了一个贫困村,定期到村指导工作,协调矛盾,帮助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扎实办点示范。
整合资源和资金推进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县委、县政府决定,每个乡镇场要按照“六位一体”的要求,抓好一个精准扶贫示范村,即每个精准扶贫示范村要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小康建设、农村网络化建设、电商扶贫相结合,形成“六位一体”,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体推进。全县第一批共确定重点示范村16个。
科学安排,统筹细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县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在项目资金管理上,该县建立了《东安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并实行扶贫办管项目,财政管资金,扶贫项目建设实行财政报账制的封闭式管理机制。在挂图作战方面,县扶贫办率先示范,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已安排到乡镇、到村。在扶贫档案管理方面,县扶贫办从7月份开始整理,逐步规范完善。同时,也组织乡镇场和村正在着手整理完善。其它各方面的工作均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稳步推进。(通讯员 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