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顺华委员代表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发言。
前段时间,我们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就永州市政务环境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调查,发现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对永州市的政务环境反映强烈,反映最突出的是不作为和慢作为。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两集中两到位”没有真正落实,一些应进事项或未进政务中心,或授权不充分,导致窗口“只挂号不看病”,让企业和群众“两头跑”。二是部分单位和个人对职责边界的事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就是法定职责内的事,有时也要等红头文件,等会议纪要或领导签字,推诿拖拉现象严重。三是“放管服”措施没有落实,审批事项多,程序流程复杂,审批时间长。
由于这些单位和个人的不作为、慢作为,导致项目落地时间长,永州投资环境反映差。以市邮政公司为例,去年以来,他们到国家总公司和省公司先后争取到3个物流项目,因土地及其“三通一平”早已到位,省公司要求每个项目必须4个月内竣工验收。可江永那个项目仅开工手续就办了8个月,祁阳和新田的两个项目,开工手续已申报6个月,至今没有批复。省公司严肃批评了永州公司,并表示在永州不再追加项目。
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部分单位和个人担当精神差,缺乏攻坚克难的意志;二是干部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三是审批创新不够,网上政务服务没有真正实施,部门间审批信息无法共享,并联审批措施没有落实;四是投诉处理机制不健全,监督追责几乎没有落实,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查处不力;五是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滞后,执政本领弱。
为此,我们特提以下建议:
一、恢复强有力的领导体制,高位推动优化政务环境
一是恢复高规格的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兼任,一名市级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优化办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优化办合署办公。二是从各单位抽调部分工作人员,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解决优化办人员不足的问题。三是在监察委设立政务环境监察的机构,专司政务环境的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处工作。
二、全面落实“三个一”,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是全面落实审批“只盖一个章”。当务之急,要借创建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契机,进一步深化“两集中、两到位”,确保“一站式”审批落实到位。从长远和根本考虑,建议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在县区试点设立行政审批局,依法将县区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权交由一个部门行使。二是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首先铁腕推进“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按照“首问负责制”的要求,完善相关制度,优化办事流程,从制度、程序、流程上确保“只跑一次”。其次,强化综合保障。不仅要加大硬件投入和培训力度,还要配齐、配强领导力量和工作人员,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充分保障“最多跑一次”。第三,大力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不仅要推进县乡(镇)村政务公开,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智能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加强基层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和能力建设,让基层窗口有能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三是全面落实办事“一张网”。要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市建设,紧紧围绕 “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大力推广智慧应用。当务之急的是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互联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的审批信息互联共享,真正实现并联审批。要通过“互联网+”加快改造政务服务大厅,尽快构建覆盖城乡、标准统一的四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体系。凡是进驻政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审批过程,必须全部实现网上运转、并联办理,并纳入网上政务电子监察平台实时监督,实行“红灯”问责制。
三、完善奖惩机制,营造“敢担当勇作为”的干事氛围
一是突出典型抓问责。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出台实施《永州市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问责处理办法》。市(县、区)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组织有关力量,通过公开举报事项和明查暗访,收集、了解、掌握一批线索,严肃查处一批影响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并通过媒体进行公开曝光。二是制定政策强激励。建议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永州市党政机关奖励办法》,激励单位和个人争先创优和大胆创新,对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重奖。三是容错免责除后忧。 认真落实《中共永州市委关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若干意见》,建立切实可行的容错免责机制,真正做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永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
界别:无党派
党派:无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