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永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润润
□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兵 通讯员 刘佳宾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排头兵,永州经开区如何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日前,永州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润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永州经开区将以“135”工作思路为指引,锚定“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和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中大幅进位、创特色,在全市园区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树标杆”这个目标,以“争分夺秒抓招商、不遗余力推项目、千方百计优环境”三大抓手破题开路,开创“项目建设大工地、招商引资大洼地、营商环境新高地、各类平台聚集地、经济建设主阵地”五个良好局面。
2024年,永州经开区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排全市第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排全市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税收总额增幅、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均排全市第二。在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中排名较上年度前进9位,在省“五好”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较上年度前进16位,继续保持全省产业园区营商环境评价先进,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协调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环保诚信园区”。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环境动员会议召开之后,永州经开区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三个抓手”破题开路,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争分夺秒抓招商,全员、全天候精准对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党工委、管委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专班化运作,清单化、全天候推进,深化区域协作,抢抓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机遇,推动产业链跨区域协同,为打造“招商引资大洼地”注入强劲动能。聚焦两个主导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加大对节点型、链主型、功能性项目的挖掘与招引,吸引上下游企业落地落户,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升招商效率。深化“永商荟”平台作用,健全湘商回归、校友回湘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招商引资从“单点突破”转向“链式集聚”。支持龙头企业合作伙伴以商引商,形成“招来一个、引来一批”的“雁阵”效应。
不遗余力推项目,全面、全过程用心保障。落实投资项目包保责任,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按照“谋划项目抓前期、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思路,通过机制创新、流程再造和效能升级,全方位激活项目建设动能。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破除制约项目进度瓶颈的问题,消除土地、资金等项目落地障碍。组建“指挥部+服务专班+要素专班”联动团队,紧盯手续办理、施工管理、要素保障等环节,形成“问题发现-分级处置-跟踪反馈”的闭环链条。通过把精力向项目聚焦、把资源向项目聚集、把政策向项目聚力,推动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增效。
千方百计优环境,全效、全周期保姆服务。在人才招聘、融资对接、政策兑现、企业降本增效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形成“需求即时响应、服务全面适配”的政企协同发展格局。优化“接诉即办”机制,健全完善“统一受理、依责办理、期限办结、审核督办、科学考核”全流程闭环运行模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强园区交通、能源、信息、科创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实施工匠学院、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项目,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