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纪实
□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晶
3月28日至30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专场在长沙举办,这是湖南首次举办国家级产业转移对接活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我市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全力筹备做好相关组织保障工作,确保将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永州)专场配套活动办好,进一步提升活动成效。
“承接产业转移,不是‘捡到篮子都是菜’,而是要找准对方的需求和自身的优势。”在本次对接活动中,我市将瞄准现代食品、智能家居、新材料和数字产业等产业,争取一批好项目落户永州。
近年来,我市积极承接沿海及粤港澳产业转移,形成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建成“湘南湘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成“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越来越多的外省企业将关键工序、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布局永州,永州获评全省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市。
打造产业集群,拓展承接空间
冲芯、端板、整流子、绕线……3月26日,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湖南丰辉电机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在流水线上经过10余道工序后,一个个转子制作完成。公司相关负责人龚仲辉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内需求量增加,车间每天要生产3万只马达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丰辉电机原是东莞的一家微型直流电机制造企业,2017年搬迁至江华。“从东莞到江华,这步棋下对了。”龚仲辉表示,江华的劳动力和土地租金更便宜,而且当地电机配套齐全,运输成本也更低。如今公司产值比在东莞时翻了一番,2024年产值达3.5亿元。
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永州作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具有毗邻粤港澳、对接东盟,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区位优势。同时,永州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依托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我市省级产业集群和培育对象总数已达9个,总数排全省第二、湘南湘西第一。
我市以电子电镀产业为切入点,全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形成以数字产业、电机、电子信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现已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63家,年产值突破400亿元。成功打造江华智能小家电电机、永州市电路板元件、道县光电显示及电子元器件、冷水滩区厨房小家电4个省级产业集群和培育对象。已建成全国最大的RFID电子条码标签生产基地、湖南最大的显示功能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我市矿藏丰富,已发现矿产(含亚种)75种,占全省已发现158种矿产(含亚种)的47.5%,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有20个矿种,其中,稀土、锰、锂、铷、铯等矿藏保有储量居全省首位。
依托稀土、锂、锰等矿产资源禀赋,我市大力发展绿色新材料产业,产业链不断壮大延伸,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产值快速增长的产业集群。锂电、锰、稀土新材料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等方面居于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
“将建设年处理500、1000万吨锂矿石采选生产线及相关配套项目和两条年产3万吨碳酸锂生产线,全部投产后预期年产量6万吨。”目前,共有6家锂电新能源企业落户道县高新区,涵盖上中下游。道县规划建设了锂多金属精深加工产业聚集区、锂电池产业园和锂矿采选产业聚集区,着力打造湖南锂电新能源基地。全市形成了湖南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宁远锂电产业集群、道县紫金新材料产业园、零陵锰系新材料产业园等多个特色优势园区(集群)。
轻纺制鞋箱包玩具等特色轻工产业为永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培育了湖南凯盛鞋业有限公司、永州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着力引进区域总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耐克、彪马、匡威、新百伦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生产基地已陆续落户永州。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共有特色轻工规模以上企业286家,生产总值达507.28亿元,同比增长8.73%,其中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22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
赋能产业转型,强化承接质量
除尘、脱壳、碾磨、抛光、包装……3月27日,记者走进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高效运转的先进设备,稻谷进入车间以后,所有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这是湖南省首个集稻谷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智能化的稻谷收储、加工处理系统。湖南瑶珍粮油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黎越告诉记者,自从企业全面改造升级以后,日产量从以前的10多吨增加到300多吨。
1997年,从湘南罐头厂下岗的阳国秀开始创业。从生产罐头的小作坊做起,二十多年来,阳国秀率领湖南果秀集团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率先在国内食品行业中做到了“两小时货架追溯系统”,首倡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该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目前,果秀集团年生产果蔬食品9万吨,产值8亿元,近五年年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在全国食品罐头行业中名列前茅。
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我市如何接住接稳?我市将提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作为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市范围内选定46家企业开展试点示范,投入3.1亿元资金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生产线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上云”企业16438家、上“平台”企业1820家;打造智能制造企业179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233条、智能工位1515个;认定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家、标杆车间5个;推荐4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据悉,本次活动全省目前已收集省外转移项目337个,意向投资总额约3086亿元。我市积极响应省工信厅部署要求,举全市之力加大项目对接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共收集上报总项目数119个、总投资额877.67亿元,其中,推荐参加签约仪式的项目共60个、投资额644.4亿元,无论是项目总数还是投资额,均处于全省前列,永州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正在加快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