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奋“永”向前
分享到: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成效凸显
  • 2025-03-27 09:15
  • 来源: 永州日报
  • 发布机构:市数据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 【字体:   

永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晶)近年来,我市全力抢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加速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把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抓手,强化以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等模式。近年来,全市共承接产业转移签约项目1537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152个,占比75%,总投资5644.53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引进投资2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558个,其中53.4%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成功引进中国稀土集团、运达风电、紫金锂业、首衡城、鲁丽木业、国家能源集团等一大批央企、500强企业落户永州。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依托全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我市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按照“一主一特”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构建“3×2”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6大千亿产业,省级产业集群和培育对象总数已达9个,排全省第二、湘南湘西第一。如江华全力打造“电机之城”,招引电机产业链上企业162家,实现大湾区企业产品配套率90%以上。蓝山深耕皮具箱包产业,引进皮具箱包企业160余家,实现大湾区企业产品配套率90%以上,是全国“九大皮具箱包生产基地”之一、省级“皮具箱包特色产业小镇”。祁阳围绕做大做强纺织产业链,集聚纺织企业62家,实现大湾区企业产品配套率100%,是全国最大雨伞布生产基地、省级“现代纺织特色小镇”。道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RFID电子条码标签生产基地、湖南最大的显示功能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承接平台不断夯实我市大力加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力度,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产业承载能力稳步提升。近年来,全市百亿园区数量增加至10个,省级高新区发展到5个,永州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蓝宁道新江”加工贸易走廊被省政府授予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永州陆港开通5条国际内陆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成为全省第一个以铁路内支线与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对接的范例。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成功创建湖南首个、全国第四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数据局(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