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004/2023-02600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每年推出30个乡村游网红打卡地
湖南十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
潇湘晨报综合 到2025年,每年推出30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近日,湖南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旅厅等十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若干措施》。
培养高水平湘菜师傅5000名
如何让乡村游更丰富更精彩,《措施》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方面,《措施》要求开展“味道湖南”美食季、“观美景享美食”等系列活动,打造“中国粮湖南饭”金名片。深入挖掘湘绣、湘茶、湘瓷、湘油和中华老字号等品牌资源,推动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文创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办好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湖南文化旅游商品大赛。鼓励各地举办乡村音乐节、露营节、篝火节等活动,建设一批近郊型休闲旅游露营地。因地制宜开发夜游、夜集、夜娱、夜秀等夜间产品和服务。到2025年,培养高水平湘菜师傅5000名,创建夜间消费场景100个,每年推出30个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方面,《措施》明确,高标准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区、100个乡村旅游精品营地、10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100个乡村旅游精品廊道,持续推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在全省旅游宣传推广体系中加强乡村旅游品牌推广,打造“三湘四水相约湘村”品牌,创新举办湖南省四季乡村文化旅游节。鼓励各地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各类主题活动,创新打造灯会、油菜花节、乡村购物节、地方特色美食节等节会品牌。全省每年联动举办100场以上特色节会活动。
积极开发特色民俗表演项目
推动乡村文旅科技深度融合方面,《措施》要求,在有效保护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加大科技下乡和科学普及工作力度,建设一批省级农业农村领域科普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产业化。开展多彩潇湘摄影大赛,实施“我的村庄”影像创作工程,持续开展“聚文化力量助乡村振兴”采风创作活动,引导各级美术院校、画院、美术馆在具备条件的乡村旅游区设立写生、展示和培训基地。培养乡村文艺演出队伍,积极开发武术、舞龙、舞狮、锣鼓等特色民俗表演项目。全面推进“创意下乡”。到2025年,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旅游演出项目100个,完成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与展示项目200个以上。
《措施》还要求,加强乡村文旅智慧化建设。创新实施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化水平。运用5G、云计算、大数据、扩展现实等技术,在重点乡村旅游区域开发全息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灯光秀、沉浸式演出等项目。推动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接入湖南省智慧文旅信息系统,并提供低成本的线上营销途径。建立乡村旅游监测点,开展旅游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及时掌握分析乡村旅游各项数据,优化乡村旅游管理。
链接
探索建立露营休闲登记备案制度
提升乡村旅游运营服务水平方面,《措施》要求,推广农户自主经营、“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创客+农户”“村集体+公司+农户”等运营组织模式,提高乡村旅游运营管理水平,鼓励景区运营主体就近开发乡村旅游区。把农民培训与发展产业、传承文化等结合起来,重点开展餐饮住宿服务、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乡土文化讲解、民族手工艺制作等特色实用技能培训,每年培训各类人员5000人次。
规范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方面,《措施》要求,市州各相关部门要明确乡村民宿、露营休闲、自驾车旅居营地等场所安全防范工作的主管和监管职责,对可能引发的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事项开展联合巡查督查和联合执法。公安部门指导民宿落实旅客住宿实名登记、访客管理、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要求。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出台自驾车旅居营地、露营休闲等新业态发展政策。开展全省自驾车旅居营地质量等级认定,探索建立露营休闲登记备案制度,对非定点营地进行清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