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段贵建
心中有民,方知精准须实践;
脚底沾泥,终觉扶贫要躬行。
只有把贫困村当成自己的家,把贫困群众当做自己的家人,才能真正把扶贫工作做好。
——摘自我的扶贫日记
2016年8月,我担任永州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到今年是第3个年头。这三年来,我走访了316个贫困村,去了3236户贫困户的家中,走了17.6万公里,现场办公230次,设身处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60个。
做好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厘清千头万绪,历经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这三年来,我牢记“把责任扛在肩上,把贫困群众端在心中,把自己置于脚下”的誓言,用心用情、雷厉风行地充当了永州脱贫攻坚事业的“先锋官”。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我出生于微末之中,从一名农家子弟、基层干部一路走来,是党和人民信任我,将市扶贫办主任这个重要的岗位委任于我。因此,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是需要一点情怀的,古有士大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我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永州市扶贫开发办党组书记、主任,就是要为永州这片土地上774个贫困村、67.4万贫困人口的高质量脱贫,贡献我的心智和汗水。
奋发有为需真抓实干。履职以来,我迅速带领扶贫办的干部进村入户搞调研,倾听贫困群众心声,在摸清实情后,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完善“顶层设计”,率先在全省出台“1+X+部门”的精准扶贫政策文件体系,明确了全市脱贫攻坚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
永州有774个贫困村、67.4万贫困人口,要让这一群人在三年内高质量完成脱贫,我认为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社会扶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等方面下功夫、破难题。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经过三年稳扎稳打,如今永州全市累计减贫612362人,贫困村脱贫出列742个,贫困发生率从13.5%下降至1.3%,江华、宁远、双牌、江永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治国有常民为本 枝枝叶叶总关情
古之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每当看到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贫困群众吃不饱、穿不暖,我如同身受。让永州的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成为我人生最大的梦想和追求。
我深知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关键是要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为此,我抛却安逸、顶住压力、率先示范。经常与扶贫办的同志们一起战斗,加班加点、熬更过夜,市扶贫办也因此有了“不夜办”“盒饭办”的别称。
这三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脱贫攻坚绝不能搞“花架子”,必须下“吹糠见米”的真功夫。为在全市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我克服困难、顶住压力,积极推进了“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工作,通过平台募集资金6.81亿元,结对124个贫困村,带动2.32万贫困人口增收。
不要人夸好颜色 自留清气满乾坤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深重的家国情怀和极致的付出。2017年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三件大事。其一,我的父亲重病住院,我未曾抽时间去照顾;其二,妹夫身患尿毒症晚期,我也没时间去探望;其三,我患肾恶性肿瘤,术后第七天就投入工作中,组织筹备全市脱贫摘帽预检预演,步行了10余里去双牌麻江乡南漯村调研通村公路建设。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因为肩负着带领贫困人口脱贫的责任,因为饱含着对群众贫苦生活的同情,我不敢有一日懈怠。在工作中,我愿唱“黑脸”、敢当“包公”,对作风不实、整改不力、工作后进的人和事,坚持原则、不循私心,大胆约谈问责。这是我要对黎民百姓做出的交代。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致辞中所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着,我们都是追梦人。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我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