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039/2021-00498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商务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今年以来,市商务局紧扣目标任务,以“开局就是决战、 起步就要冲刺”的决心和态度,聚焦聚力主责主业。全市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延续复苏态势,预计第一季度增速有望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并超过全省平均增幅,总体实现“开门红”。
一、全市商务和开放型经济运行情况
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额26.46亿元,同比增长83.7%;总量排名全省第8、二类市州第2;增幅排名全省第5、二类市州第3。实际使用外资541万美元,完成进度18%;总量排名全省第7,二类市州第4;完成进度排名全省第6 ,二类市州第4 。内联引资85.9亿元,同比增长 25.3%,总量排名全省第10 ,二类市州第 4 ;增幅排名全省第5 ,二类市州第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8亿元,同比增长27.1%;总量排名全省第8、二类市州第2;增幅排名全省第10、二类市州排名第6。全市集中开工共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149.21亿元。引进500强企业项目2个,总投资额11.1亿元。
预计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额39亿元,同比增长63%。实际使用外资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3%。内联引资123亿元,同比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亿元,同比增长33%。
二、存在问题
1.与“开门红”目标相比,个别指标很不理想。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幅仅高0.4个百分点,但比全省排名第一的市州低3.3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一冷水滩区比全省平均增幅只高2.9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增幅低4.2个百分点。零陵、东安、双牌、江永、宁远、新田、蓝山等7个县区低于全省平均增幅,比全国平均增幅最少低7.4个百分点,最低县比全国平均增幅低9.2个百分点。二是实际使用外资虽完成全面目标任务进度的18%,但比全省进度低4个百分点。三是全市入统的21类限上企业中,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21.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24.6%)依旧为负增长,主要是退出企业保留基数导致该类产品销售同比下降所致。
2.从高质量发展来看,新的增长点支撑不够。一是外贸发展后劲动力不足。由于缺乏外贸新的增长点,加上用工、物流、原材料、资金等问题依然严峻,有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二是消费刺激不力载体不强。我市存在新兴商业业态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流通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流通体系发展滞后等问题,挖掘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批发业销售额、住宿业收入分别增长18.4%、21.5%,分别低于全市消费增速8.7个、5.6个百分点。
3.从招商引资针对性来看,质量不高的问题依旧存在。一是有些县区对500强企业研究不够,项目准备不充分,在谈项目落地成功率不高,1-2月,除冷水滩和江华以外,其他各县区引进500强企业均未破零。二是一季度引进的64个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只有4个,工业项目只有1个,引进带动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少。三是外商直接投资增幅较低,直接利用外资进度慢,冷水滩、东安、江永、江华、宁远、新田、经开区等7个县区实际使用外资均未破零。
三、下步工作打算
二季度,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对照目标找差距、添措施,抢抓有效工作时间,全方位开展工作。务必确保6月底完成全年目标的50%以上。
1.挖潜补短稳外贸。一要引进供应链平台,持续优化园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的管理,推广三单融资和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保政府统保平台。二要建立适非、适东盟企业产品“白名单”工作机制,参加境内外展会,拓宽东盟和非洲市场。
2.多措并举促消费。一是以“乐享消费 湘当韵味”为主题,全力打造内外贸、产供销紧密对接的常态化促消费机制。二是将达标的个体户转为企业,将已转为企业的纳入限上商贸企业,将符合要求的限上商贸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做到应统尽统。三是加强数据监测和预警,倒计时调度。
3.招商引资出实招。一要搜集500强企业资料,摸清投资意向。二要及时协调解决没有履约和开工建设的500强企业项目问题。三要对照引进500强企业项目任务分解表,全力推进。四要保障外商直接投资的奖励措施落实到位,健全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和重点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