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 > 返乡创业
索引号: 分类:  
发文机关: 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名称: 赵星星:“小石蛙”跳出“大钱袋”
文号 :    
赵星星:“小石蛙”跳出“大钱袋”
2023-10-26           来源: 永州日报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通讯员 蒋东新 宋景军)“当初放弃在外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家创业,就为了带动乡亲们创新创业,结束家乡世世代代的贫穷!”这番话出自东安县大庙口镇石蛙养殖大户赵星星之口,铿锵有力而又掷地有声。

赵星星,1989年出生于东安县大庙口镇韭菜村1组,中共党员,2012年6月本科毕业于吉首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从事过教育培训工作、随父亲在株洲做过生意,现任村支部委员。在外奔波打拼的那几年里,她心中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发展,相比城市的车水马龙,家乡清新而亲切的情感一直留在她的心底,魂牵梦萦、挥之不去。2015年,她结合家乡的自然环境,围绕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趋势,经慎重考虑和各方考察确定了石蛙养殖项目,决心扎根山沟,带领乡亲发家致富,助力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

“我当初执意要回乡创业,父母是有点不理解的,觉得我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农村,却又要回农村。石蛙养殖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风险也高。不过父母在了解到我的真实想法后,还是决定全力支持我。”赵星星说。

2016年,赵星星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父亲赵显武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300万元租荒山30余亩,建蛙场、修路网、引水源,发展生态石蛙养殖,注册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东安县兴太石蛙养殖场。为了搞好石蛙养殖,她特意向湖南农大的教授求助,专门邀请教授来家乡培训和指导。此外,她还通过查阅资料、参加培训、实地观摩等方式解决在石蛙养殖中遇到的问题。   2019年,为了养殖场发展壮大,赵星星成立了湖南舜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不仅获得了湖南农业大学的认可,更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坚持绿色经营理念,发展原生态石蛙养殖业,研究石蛙人工繁养新技术,产学研合作创新。

“我们在2018年就卖出商品蛙2500公斤,当时市场价一斤100块,大概收入50万,纯利约15万元。”如今,赵星星的养殖基地幼蛙数量达到了20多万尾、种蛙2000多对,每年可出售商品蛙5000余公斤,年产值达100余万元。石蛙养殖不仅给赵星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更惠及了周边的父老乡亲。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赵星星聘请了5位当地村民长期在养殖基地务工,这其中就有韭菜村1组的贫困户廖秋兴和廖秋平。廖秋平说:“我和廖秋兴用8亩山地入股,并且就地在养殖场打工,每月都有3000元的工资,每年还有近2万元的分红,在2018年实现了脱贫。我们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喂蛙、蝌蚪和看管蛙场,工作轻松离家又近,比在外打工要强多了。”

“10月份开始,石蛙逐渐进入冬眠,我可以腾出手来搞扩建。今年我打算增加4个养殖大棚,以吸纳更多村民土地入股,带动更多的人养殖石蛙。只要父老乡亲相信我,我愿意把石蛙的所有养殖技术教给他们,并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我一人富裕了不算什么,乡亲们都富了才算真的成功。”当问及到赵星星下一步打算时,赵星星一脸幸福地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回到 顶部
主办单位: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逸云路10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311000021
永州市农业农村局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9375号   电 话:0746-836900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