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24日讯(通讯员 蒋灿)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广校、农业农村部农科教中心关于冬春农民大培训的部署要求,永州市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抢抓冬春农闲时机,围绕粮油生产、“菜篮子”供给、和美乡村建设等核心领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民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274期,培训农民4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8万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永州市电商带头人培训授课现场。
创新模式精准赋能 科技助农提质增效
永州市采取“政府主导+多方联动”模式,整合市县乡三级资源,组建由农业专家、技术骨干和乡土人才构成的师资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手把手、面对面”教学。蓝山县首创“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云端课堂”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将水稻机插秧、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等新技术送到农户家门口;冷水滩区组建科技服务队,利用赶圩日开展“田间门诊”,现场解决生产难题;江永县组织学员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现场实操+案例教学”提升实践能力;宁远县结合农时节点推出“四情监测”服务,专家团队实时跟踪苗情、墒情、病虫情,为农户定制冬春管理方案。
蓝山县早稻机插培训现场。
江永县冬春农民大培训农业产业园现场观摩。
宁远县集中育秧培训现场。
聚焦产业需求 培训内容靶向发力
培训紧扣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设置了三大专题。一是粮油稳产保供。重点推广超级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江永县“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培训带动亩均增收300元;二是菜篮子提质增效。开展设施蔬菜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培训。零陵区通过电商技能培训助力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45%;三是和美乡村建设。依托农民田间学校普及乡风文明、防灾减灾知识,祁阳市打造“科技示范户+合作社”联培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628人。
江永县早、晚稻栽培技术培训现场。
零陵区技能培训现场。
祁阳市葡萄种植实用技术培训现场。
线上线下融合 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全市创新“互联网+农技推广”模式,通过微信直播、短视频教学等开展线上培训100多期,惠及1.2万人次。祁阳市制作多媒体课件22套,利用村广播站循环播放技术要点;道县采用“理论授课+田间实训”分段教学,参训农户普遍反馈“技术学得会、措施用得上”。
此次大培训活动有效破解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全市主要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提升至98%,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扩大20%,预计带动全年农业综合产值增长8%以上。
下一步,永州市将持续深化农民教育培训改革,推动“输血式”培训向“造血式”培育转型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