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35/2018-03112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供销合作联社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一、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全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全面推开之年。全市供销合作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供销社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全面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壮大系统经济实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永州市供销合作社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2017年度全国总社信息报送先进单位”、“2017年度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一等奖”、“党的十九大期间全市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
(一)综合改革保持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将供销综合改革纳入绩效考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和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召开全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会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均按时出台《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各项改革任务达到了时间进度要求,零陵、冷水滩、道县、双牌先后获批省级供销社综合改革示范县。全市系统1-12月实现营业收入75.54亿元、经营利润1.42亿元,各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二)各项考核任务提前完成。一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均按时间进度完成。二是惠民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全市系统着力打造集“供销+互联网+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县乡村供销惠民服务网络,全年共建成村级供销惠民综合服务社1117个。三是基层组织体系日趋完善。全市系统新增全国供销基层社标杆社2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按照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创建基层社标杆社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2家。四是社有企业发展成效明显。目前各县区社都组建了资产公司和农资公司,全市系统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五是联合社运行机制更加优化。目前各县区供销社理事会、监事会机构均已设立,有8个县供销社已配备监事会主任,祁阳县社获评“全国百强县级社”。
(三)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系统将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推进农资、土地托管、再生资源等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三农”的功能和水平得到提高。一是切实做好农资供应储备,发展农资配送中心14家,农资供应网点491个,全年销售化肥27.15万吨。二是坚持“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理念,在全市推开土地托管业务,现已拥有市级土地托管公司2家、县区公司7家、乡镇公司10家,全年开展土地托管面积16.98万亩,流转土地面积10.63万亩。三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原则,组建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目前已建成11个县级可利用垃圾集散处理中心,186个乡镇可利用垃圾回收站,4449个村级可利用垃圾回收点。
(四)系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市系统大力实施“项目兴社、项目强社”战略,不断壮大系统经济实力。市再生资源大市场项目前期投入3000多万元,目前正积极招商引资盘活土地、门面、厂房等现有资产,调整工程规划和产业布局。湖南永怡茶业公司成功打造祁阳肖家村、回龙圩两个优质茶叶基地,2017年共加工成品茶70余吨,产值近200万元。加大项目储备、申报力度,全年共争取系统内外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
(五)机关自身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切实抓好党建工作。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庆祝建党96周年系列活动,落实领导干部讲党课要求,从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关心特困党员。二是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持之以恒抓“四风”整治,坚持不懈抓廉洁教育。三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大力推进扶贫联系点吊牛坪村扶贫工作,按照“扶贫到村、规划到户、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基本要求,采取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四是认真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大对直属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力度,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涉稳事件。在2017年6月底至7月初的洪灾中,我社党员领导干部昼夜不停去到各自联系点和下属企业指挥排查险情,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并积极与各自联系的扶贫对象加强沟通,了解受灾情况,帮助灾后恢复生产,全市系统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最大限度保全了社有资产。
二、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全市供销合作社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强队伍、活资产、搭平台、建体系、重效益、惠三农”的工作思路,牢牢抓住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这条主线,继续推进三大重点工程,突出抓好三个重点项目,着力加强三项自身建设,全面融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中。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15亿元、利润1.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社有资产总量达到21.93亿元,同比增长5%。继续保持综合业绩在全省的先进位次。具体措施是:
(一)继续推进三大重点工程。一是以乡镇、村两级社恢复为抓手,推进供销服务体系工程。完成好零陵、冷水滩、双牌、道县四个省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示范县项目建设实施和验收工作,创建11个基层社标杆社、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5个三星级以上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乡镇基层社覆盖率达到100%,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率达到30%。同时,在各县区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各乡镇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分会,以此组织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种粮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平台积极稳妥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2018年全市每个县要成立县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同时成立1-2个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分会。二是以农村电子商务为抓手,推进“供销惠万家”惠民工程。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以“供销惠万家”项目纳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采取“市建平台、县建运营中心、乡村建服务网点(供销综合服务社)”的建设模式,着力打造集“供销产品(农资、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回收等)+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依托村级供销综合服务社,探索构建党建、村建、社建“三建合一”和党务、村务、商务“三务合一”的村级基层组织。2018年,吸纳1000家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进驻“供销惠万家”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1个亿;每个县区供销社发展1至2家社区示范体验店,实现网点覆盖所有乡镇,并完成60%的村级供销惠民服务网点建设任务。三是以土地托管为抓手,推进“惠农服务中心”惠农工程。全市供销合作社将坚持“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理念,采取“市建惠农服务平台、县建惠农服务公司、乡镇建惠农服务中心、村建惠农综合服务社”的建设模式,着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供销现代惠农综合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为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开展育秧、科学施肥、统防统治、农资配送、水稻烘干、大米加工、销售等耕、种、管、收、储、加、销全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零陵区接履桥投资2.5亿元,打造占地5000亩,打造集“食、宿、游、娱”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展农产品加工及销售、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社会化服务,引领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各县区供销社要成立惠农(土地托管)服务公司,并建成1-2个乡镇土地托管惠农服务中心,30个土地托管村级惠农综合服务社,全市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30万亩以上。
(二)突出抓好三个重点项目。一是启动市农资总公司搬迁项目。深入推进市农资总公司搬迁工作,在农资总公司现有位置投资3亿元,打造占地146亩,集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综合贸易、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供销综合服务中心。在马坪征地300亩,投资2亿元建设集农资商品储备、调运、配送于一体的农业生产资料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全市系统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指导农资企业切实抓好今冬化肥淡季储备,继续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农资经营诚信店”创建活动,严格把好进货关、仓储关、销售关,确保农业生产用肥不断档、不脱销,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二是建成供销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一体化项目。在冷水滩区高科园投资1.27亿,打造占地200亩,集电商贸易、仓单质押、物流配送、零担、整车运输于一体的生活资料配送中心,2018年完成一期103亩的项目建设。在市经开区舜皇大道建成兴隆物流公司项目,规划60亩,投资1亿元打造集农副产品展销、家用电器配送、高档家居、快递物品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实施有机茶标准化扩园项目。永怡茶业公司在巩固祁阳、回龙圩基地的基础上,建好道县茶叶基地,2018年拟建金洞基地。同时积极对接湘茶集团,在有条件的县区打造1个高品质有机茶园,做大做强永州茶叶产业。
(三)着力加强三项自身建设。一是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持续加强联合社机关和社有企业党建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二是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全年要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梳理,分别建立任务书、时间表,逐月进行调度、逐项抓好落实。三是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把各级供销社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坚定、熟悉业务、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的好班子,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交流任职和挂职锻炼,通过招考、招商、引进、聘用等方式吸纳和培养一批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合作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社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促进社有资产保值增值,2018年每个县区社建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