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35/1417-01618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市供销合作联社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永州市供销合作联社2014年工作计划
2013年,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深化改革,创新经营,切实履行为农服务职能,促进供销合作经济良性发展。“新网工程”、“网上供销社”建设等考核目标任务均能圆满完成,商品购销总额、利润、上缴税费较上年预计增长15%-20%。在2014年发展进程中,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将以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基层组织“网络工程”、“新网工程”、社有经济“强企工程”,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全市农村发展活力做出新贡献。2014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计划实现销售总额59.98亿元,实现利润7143.4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以上。
一、集中精力主攻三大市场
搞活城乡流通是供销社的职能之一。2014年,全市系统的重点工作是稳定、升级、开拓农资、再生资源和农村电子商务三大市场。
(一)适应变化,稳定农资供应市场。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市场占有率达70%,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确保了全市农业生产的需要。其中,占地面积160亩、拥有两条铁路专用线和24栋大型仓库(3万多平方米)的永州市农资总公司,引进30多家化肥生产厂家进入公司场内经营,成为全市最大的农资商品集散地,每年淡季年储备化肥5吨,年购销量达20多万吨,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5月,市政府明确要求市农资总公司做好整体折价入股永州(无水)港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暂缓与公司场内经营户续签一切经营合同。这直接影响农资总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场内农资经营户新一轮经营方案的制定和年度产品调运车皮计划的衔接落实,大部分农资经营户至今还未确定农资冬储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明年的春耕生产用肥和企业的经营效益。为保障农资市场供应,全市系统要主动适应新变化,及时做好应对工作。一是健全完善农资价格、质量、市场供求监测网络体系,开展调研活动,及时把握市场行情变化。全市系统建设农资监测网点50个,组织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详细了解粮食种植面积、化肥农药用量、农民要求和农资商品储备、供应等情况,建立旬报制度,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完善农资供应网络,提高网络覆盖率。建立完善以市农资总公司和粤永农资公司为龙头,各县区农资公司为配送中心,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资协会和庄稼医院为支撑点的农资供应网络,为农民提供方便的服务。2014年全市系统新建配送中心8个,新建农资供应网点30个。市、县区供销合作社及参控股农资经营企业组织力量与化肥生产厂商衔接,采取联销、联储、总代理、卖断储备等多种新办法、新措施,签订购销合同,上存工厂、下储网点,抵减市农资总公司转型带来的影响,确保春耕需要,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三是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农资经营诚信店”、“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送肥进村入户”活动,提高配送率,稳定市场供应。
(二)抢抓机遇,转型升级再生资源市场。根据行业趋势分析,我国每年需要消耗各种资源总量60亿吨,这个庞大的数量,仅靠原生资源供应,已日趋艰难,绿色发展越来越倚重再生资源。对永州再生资源回收业的现状调查表明,我市再生资源回收资源约在400万吨左右,而实际年回收量不足70万吨,大部分废旧物资被当作垃圾处理,资源浪费严重。全市再生资源行业没有骨干龙头企业,仅有分散的门店按传统的“原收原出”模式经营,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废旧物资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影响全市创国卫工作。再生资源经营是供销社的传统经营业务,再生资源经营网络建设是供销社“新网工程”四大网络之一。2014年,全市供销社系统要以谋划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这一环保节能的朝阳产业实现新的突破发展。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市再生资源协会的职能,编制出台《永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全市再生资源行业规范发展。同时,对本系统的再生资源产业进行整体谋划,做到准确定位、结构优化、功能协调、资源整合。二是加快市再生资源示范基地的建设,建设生态示范型再生资源产业园。湘合作再生资源示范园区第一期工程2014年6月底完工,30000平方交易市场投入使用,并启动第二期工程建设。三是加快“织网”,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按照“方便市民、利于回收、集中分拣、治理环境”的原则,规划每个乡镇、城镇较大的社区新建1个示范性绿色回收点(站),在每个县区建设1个占地面积100亩的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在冷区建一个再生资源大市场,形成一个以回收点(站)为基础、分拣处理中心为核心、再生资源大市场为龙头的点线面结合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2014年,全市系统新建设示范回收网点80家。四是提升“硬件”、“软件”,推进再生资源行业技术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废旧家电、废弃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重点商品的拆解、回收、加工能力,提高再生资源的附价值。
(三)努力创新,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但其在农村还是“空白地”,前景十分广阔。永州“网上供销社”——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连续两年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考核,已走出了一条建设速度快、经济适用、服务“三农”的新路子,这一建设模式在2013年3月召开的全省供销社系统会议上作为典型推广。2013年5月,为整合资源,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会决定,全国“网上供销社”建设先以湖南网上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推动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中信集团合作,逐步推动形成全国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这对湖南“网上供销社”建设是一个做大做强的难得机遇。2014年,永州“网上供销社”建设要结合实际,开拓创新,突出做好三个重点工作,继续走在全省“网上供销社”建设的前列。
1.推广做大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积极改进完善电子商务平台网上支付等功能,使其担当永州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推广平台、永州特色农副产品的网上交易平台和永州大宗农产品现货电子直供直销平台功能。发展“网上供销社”企业会员300家,组织全市主要涉农特色企业、主要特色农副产品入网,进入平台交易的商品1000种,打造“永州农副产品信息化航空母舰”,永州涉农特色企业、特色产品“一网打尽”。建设“网上供销社”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积极组织开展区域内以直供直销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现货电子贸易和永州特色农产品面向全国的网上交易,积极开展农超、农校对接工作,促进网上交易额1亿元目标的实现。
2.完善实体加盟店服务功能。经过两年的建设,全市系统11个县区已完成260个“网上供销社”乡镇、村实体店的布局。2014年,实体加盟店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服务功能,串联“实体店”与“网络店”,建设成为“四大中心”:一是商品贸易中心,既是农村传统的商品销售中心,又是虚拟贸易的购物中心,帮助农民在网上代购各种商品,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二是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为当地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提供农产品供求、广告、求职、招聘、政策等信息发布和查询服务;三是物流集散中心,既是农产品供应信息收集点,又是下乡工业品和进城农产品的物流中转枢纽站;四是业务代办中心,办理移动、电信、金融、保险、旅游、彩票、异地医疗挂号、火车票、机票代购等业务。
3.建设品牌实体店电销商城——永州网上商城。电商贴身紧逼给实体零售业造成了巨大分流,从发展趋势看,未来电商还将给实体零售业带来更大的挤压,涉足电商采取“实体+网店”方式经营已成为实体零售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支持本土品牌实体零售店的发展,“网上供销社”倾力打造品牌实体店铺聚合平台——永州网上商城,商城购货做到城区12小时到货,市内2天到达。永州网上商城专注于为品牌厂商提供网络零售新渠道,扩大品牌在网络消费者中的影响力,促进品牌厂商的资金周转,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为市民购物提供周到优质服务。
二、齐头并进抓好四大建设
(一)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做好新一轮项目的申报和项目库建设工作,2014年,市、县区供销社共确定24个重点建设项目。积极争取“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组织建设,确保工程进度,早日建成使用。市农资总公司充分发挥区位和资产优势积极参与“无水港”建设,当年立项当年启动。市再生资源大市场一期完工,招商入驻市场并正式运营,同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要保证资金到位,专款专用。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每个项目都要落实责任人,半年调度,年底现场督查,确保达成全年计划目标。
(二)深化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适应现代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特点,在农业产业化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农产品流通主体建设。高度重视市、县区农产品经营公司的建设,从政策、资金、项目上支持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筛选有发展潜力的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新农产品经营方式。积极完善零售点网络,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提高运营水平,实现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推进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建设,发挥农产品加工配送和冷链物流系统的作用,积极推广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等产销衔接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展销中心、直销店和社区果蔬店。利用“网上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合作社与大型超市实现“超市直采、产地直供”,构建鲜活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
(三)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按照实施固本强基战略,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县级、突破乡级、延伸村级,构建起县有联合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行业协会,乡镇有基层社(农合联分会、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专业技术协会,村有综合服务社(中心)、农民合作社的基层组织体系;县有服务中心、公司,乡有分中心、庄稼医院,村有经营、技术能手的基层服务体系;县有龙头企业、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村有连锁便民店的基层经营网络。
(四)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各级供销社及直属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的规划,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绩效评估与公务员个人考核对接机制,健全绩效评估奖励机制,强化绩效评估结果运用。
三、齐心协力共创良好发展环境
保持供销社持续健康发展,使其承担起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密切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联系的任务,除了供销社自身立足自主拼搏、加快创新发展外,仍需各级党委、政府及全社会对供销社工作的进一步关注、重视和支持。为此,我们请求并建议:
(一)组织一次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和省、市配套文件的督促检查,落实相关政策。
(二)“网上供销社”经过两年探索建设取得了在全省示范性发展的阶段性成效,为推动持续健康发展,请求将“网上供销社”建设继续纳入2014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考核。
(三)加大市本级供销社重要工作和重要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
1.为调动农资经营企业的淡储积极性,降低风险,保障农业生产需求,建议参照省政府和怀化、长沙等市的做法,建立市农业生产资料淡季储备制度,对供销社农资冬储的专用资金,财政承担部分利息,承担一定比例损耗;
2.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农资总公司的经营场地和市兴农物流中心项目用地将用于“无水港”的建设,在资产重组和公司兼并改组过程中,恳请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相关政策的规定,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并明确市供销合作联社作为项目责任主体全程参与永州(无水)港项目的建设运营;
3.市再生资源市场项目第一期工程明年即将完工,建议借鉴广东省清远市的有关办法,由市政府制定出台我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实施意见,给予相应的行业政策扶持,以促进我市再生资源行业顺利、健康和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