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解读回应 > 专家观点
分享到:
永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 2013-10-30 11:21
  • 来源: 永州日报
  • 发布机构:
  • 【字体:   

□永州市委党校秋季处干班课题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共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提出,我省要坚定不移地建设“四化两型”社会。我市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崛起和沿海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第一推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永州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成效

1、工业产值稳步增长。2012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2家,规模工业企业达732家。全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91.84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6.56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利税79.15亿元,同比增长6.4%。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3%。

2、支柱产业迅速发展。2012年,我市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轻纺制鞋等七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企业发展到509户,占全市规模企业的75.2%。

3、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传统产业整合提升加快。去年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9家,涉及7个行业。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发展,来势良好。达福鑫电子LCD平板显示器项目已竣工投产,凤凰园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道县东圣电子、双牌毅恒电子、东安创辉电子、江华创晨电子等项目正在建设。

4、政策优势初步呈现。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引进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的意见》,在培植壮大骨干企业、鼓励工业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园区工业、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5、工业投入力度加大。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2.6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69.6亿元。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信息能源项目共876个,完成投资656.8亿元。新开工项目405个,竣工项目304个。

二、永州市新型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人才十分短缺。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状况,很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不愿来我市工作。本市考出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经深造后,因诸多因素的制约,回来工作的也很少。原有的人才,因福利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事业发展难,也有部分人员流失到外地。导致现有的专业人才十分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化的需求。

2、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我市由于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慢、底子薄,不能提供大量资金。社会融资受政策、经济、国际国内形势等因素的制约,很难筹措到位,导致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3、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因教育、科技落后,人才、资金短缺,我市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大量引进资金和技术,为发达国家加工、装配的基础上的,缺乏消化、吸收、开发、创新的能力,无法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部分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4、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招商引资时入园的门槛太高,为企业的服务质量不优、融资渠道不畅、管理机制不活,乱罚款、乱收费、乱执法,园区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现象在我市发展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

三、推动永州市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大幅度网罗专业人才。要推动发展,人才既是关键,也是根本。它包括广泛引进人才、大力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对引进的人才,要在事业上提供发展平台,在经济上给予优惠待遇,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关爱,让事业、待遇和情感留人。要开发和培养好现有人才,促进现有人才提高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在人才使用上,要合理科学使用,让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安排在最适宜的岗位,充分发挥“1+1>2”的作用与功效。

2、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既要积极挤进国家发展的项目笼子,争取上级多投入;又要整合市级推新引导资金,用于支持市本级重点企业;还要创新投融资机制,通过市场筹集资金。可成立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变土地资源、国有资产为国资公司的运营资本。组建以国资公司为主体的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信托计划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3、高标准调整产业结构。要立足永州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通过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耦合,走依靠提高科技含量和实行消费拉动的内涵发展道路。将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轻纺制鞋等七大重点产业的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为主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营销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集聚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和总部经济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

4、全方位优化经济环境。一方面要优化经济硬环境。要加大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法律服务、信息咨询、劳动培训以及物流、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要优化经济软环境。制定优惠的发展政策,包括税收、用地、融资、审批等多方面的政策。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和重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联系责任制度,推动“保姆式”服务向“母亲式”服务转变,重点落实好企业定点联系帮扶、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最低收费及打捆收费、企业生产经营零干扰等“四项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创优工业发展环境。

(执笔:柏劲松;指导老师:蒋秧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数据局(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