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00/2013-01791 | 发文日期: | 发布机构: |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资源 |
统一登记号: | YZCR-2013-01031 | 信息时效性: | 失效 | 文号 : | 永政办发〔2013〕39号 |
YZCR-2013-01031
永政办发〔2013〕39号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永州市能源发展规划(2013-2015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市政府各委局、各直属机构:
《永州市能源发展规划(2013-201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9月16日
永州市能源发展规划(2013-2015年)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人民生活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加快我市能源项目建设,调整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提高能源资源转化利用效率,保障我市能源供应安全,根据《湖南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和《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我市能源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年-2015年。
一、全市能源发展现状
(一)能源发展回顾
1、能源消费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749.28万吨标煤,“十一五”期间累计增长49.0%,年均增速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19.76万吨标煤,累计增长70.1%,年均增速11.3%;全社会原煤消费375万吨,累计增长32.6%,年均递增5.8%;石油消费45.18万吨,累计增长42.9%,年均递增7.4%;全社会用电量58.13亿千瓦时,累计增长86.5%,年均递增13.3%。2011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816.98万吨标煤,比2010年增加67.7万吨标煤,同比增加9.04%。
2、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一是能源消费结构逐步优化。2011年全社会原煤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为35%,比2010年下降2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5个百分点;电力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的比重不断提高,2011年为32%,比2010年上升3个百分点,比2005上升7个百分点。二是能源供应结构逐步优化。水电装机容量增长较快,“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水电装机容量总计46.7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3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取得成效,太阳能热水器广泛利用,大中型沼气工程相继投产,农村沼气建设速度加快,发展沼气用户9.2188万户,天然气、生物质能利用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3、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神华永州火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湘祁、五里牌等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浯溪、晒北滩、太洲等水电站竣工投产。启动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截止2012年底,已争取资金10.25亿元,完成投资5.8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6588千米,新建、改造配变2672台,变电容量30.6万千伏安。2010至2012年末,网架结构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完成新建(扩建)35千伏以上变电站9座,新增主变10台,容量133.9兆伏安,新增35千伏以上线路8条,长度108公里。完成偏远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金太阳”工程,解决边远地区3580户无电户民众基本生活用电。
4、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是煤企改制不断深化。根据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市属观音滩煤矿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资产转让,妥善安置企业职工,实现企业民有民营;市属祁阳煤矿开始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二是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东安电力公司、蓝山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江永电力公司完成了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加入到代管行列。
5、节能工作成效明显。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科技创新节能等措施,201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0.894吨标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0.283吨,降幅24.04%。电力“上大压小”取得成效,全市关停小火电机组3000千瓦。
6、新能源利用取得突破。以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利用为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取得成效。江华东田风电场、江永黄甲岭风电场列入核准计划,江华大路铺风电场、祁阳凯迪生物质电厂即将建成;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华源线缆、恒惠集团金太阳示范工程已竣工投运,宁远光伏发电项目获省发改委备案;新能源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光伏发电材料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初具规模,湖南天润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东安)、湖南格润新能源有限公司(东安)的主要产品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农村新能源朝着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能源资源不足。我市煤矿规模小、数量少且分散,总产量不大,煤炭资源十分匮乏,煤炭的45%以上需要从外地调入,随着衰老和报废矿井增多,开采难度和开采成本越来越大,自给率将逐年下降;境内电力为纯水电结构,水电开发潜力有限,全市水电技术可开发量185.2万千瓦,2010年末全市水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123万千瓦,剩下的资源条件差,规模小,开发价值低;我市无油、无天然气等资源,成品油依赖度高,能源供应安全系数不高。
2、消费结构不优。我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过高,多年来维持在50%左右,而电力等优质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偏低。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尚未大面积推广利用。
3、电网运行不稳。永州电网处于湖南电网末端,负荷高速发展,区内无大型稳定电源支撑,电网动态无功电源严重不足,电压调节手段、调节能力有限,电网电压质量问题十分突出。枯水季节水力发电不够,大量有功、无功负荷需从省网长距离输送;丰水季节水电大发,永州电网局部呈电源特性,大量有功负荷向主网返供,电压严重偏高。电网调峰成为电网安全运行的主要矛盾,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峰谷差矛盾将日益突出。
4、能耗效率不高。“十一五”期间我市采取了多种节能措施,能源的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但与省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较大,部分产品能源单耗与省内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2011年,我市单位GDP能耗值为0.894吨标准煤/万元,比长沙(0.601吨标准煤/万元)高出48.75%,比常德(0.674吨标准煤/万元)高出32.7%。高耗能行业能耗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依然偏高。
(三)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永州是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处于赶超崛起的历史节点。我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500亿元(按2010年价测算,下同),年均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8亿元,年均增长15%;初步形成矿产品深加工,建材加工,机械制造,食品烟草加工,轻纺业,林纸林化,电子信息、光伏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及再生资源产业,生物医药、民爆化工业等一批特色鲜明、颇具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经济快速发展必将带动能源发展。
二是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交通环境方面,随着铁路、公路、航空、航道立体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毗邻两广和对接东盟的地理优势将更加凸显,进一步降低发展能源项目和能源产业成本,项目合作空间将更加宽广;能源通道方面,国家、省政府将更加重视能源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支线管道将延伸到永州市,新粤浙煤制气管道广西支线将过境永州,蒙西至华中地区运煤通道辐射延伸至永州。
三是环境资源条件优越。我市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相对充裕,水资源丰富,水泥和建材加工产业发达,有利于发展燃煤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境内风能资源相对丰富,江华、江永、双牌等地70米高度风速在6.0米/秒-7.5米/秒,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250瓦/平方米以上;农业、林业、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农业、林业、畜禽粪便理论资源量分别为336.38万吨/年、64.29万吨/年、933.21万吨/年,垃圾填埋气理论资源量1298.23万标准立方米/年。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能源发展,强化能源项目建设,重点突出电源点建设、能源通道建设,完善电网配套;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不断调整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推进能源产业化建设,做大做强能源装备制造业;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传统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促进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系数,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能源供应总量适度超前,增加能源生产和供应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大能源产业;坚持能源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相结合,能源供应结构适度超前,改变单一的水电结构,重点发展火电,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适度开展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2、多元发展、优化结构。坚持“多能并举,多元发展”原则,促进能源品种全面发展。稳定市内能源产量,合理有序地开采和利用境内有限的能源资源;发挥我市的区位条件优势,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引进能源资源,建立多元化和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渠道,增加能源储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能源发展与能源节约相结合,加强节能降耗工作,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使用高效能源;坚持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重点开发清洁能源,降低能源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减少污染排放,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4、依靠科技,提高效益。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坚持引导高耗能企业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全方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坚持依靠能源科技服务民生,改善民众能源消费质量。
(三)主要目标
1、能源消费需求
根据《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我市“十二五”全市GDP年均增长13%为主要依据,考虑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节能增效成果,综合运用GDP产值单位能耗、能源弹性系数、人均能耗等方法,以2012年GDP总量和能源消费量为预测基数,预计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需求总量为1483.02万吨标煤,其中:煤炭需求量为1064万吨(包括火电耗煤450万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21亿千瓦时;成品油消费量为91.5万吨;天然气消费量为1.58亿立方米。
2、能源供应发展
2015年,全市原煤产量达到130万吨,生产能力150万吨/年左右;全社会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03.11万千瓦:火电、水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03万千瓦、140万千瓦、52.94万千瓦、4.07万千瓦、3.1万千瓦;新建户用沼气池7.6万户,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4900处,大型沼气池工程25处,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省柴节煤炉灶安装15.7万户。
3、节能降耗控制
2015年,单位GDP能耗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16%,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20%。高耗能行业能耗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由2010年的79%下降到70%。
三、主要任务
(一)重点发展电源支撑,完善电力配套
——电源建设:强化境内大型电源支撑,提升地方供电能力。火电:开工建设东安县(或祁阳县)境内神华国华永州火电项目,总装机4×100万千瓦,一期建设2×100万千瓦,为全市电网及省电网提供大型稳定电源支撑;水电:加快推进装机容量20万千瓦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推进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
——电力配套:加快与省电网衔接的配套建设,优化电网结构,建设具备良好适应性、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的智能、绿色电网。500千伏与外网通过四回线路联结:紫霞出两回线路到湘西开关站,出一回线路到衡阳换流站;宗元出一回线路到郴州。加快以农网改造升级为重点的城乡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城乡居民用电安全、用电质量,农网改造覆盖率达到100%。
(二)稳步开展煤炭生产,推进煤企改革
——煤炭生产: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设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煤矿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矿井产能,有序推进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对尚未勘探开发煤炭资源的勘探力度,加强对香花坝矿区的勘探力度,核定可利用储量,对祁阳县大村甸镇烟塘弯、白水镇太和堂、大忠桥镇中华山、文明铺镇松林湾、肖家村镇九牛坝、茅竹镇坦平、七里桥镇原七里桥地段、新田县石羊镇和陶岭乡进行钻探或硐探,增加我市煤炭探明储量,确保煤炭资源稳定开发。
——煤企改革:按照“总量控制、产能稳定、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和“并小上大、产能置换、有序建设”的原则,对我市24个煤矿(井)进行兼并重组,“十二五”期间形成一批年产3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集团,全市煤矿企业总数控制在4个。
(三)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加强示范建设
——新能源:风能:将江华县打造成全市风电基地,重点支持大路铺、东田、界牌、桥头铺等风电场开发;加快推进江永黄甲岭,双牌大风坳、麻江,零陵石岩头、邮亭圩分水岭,蓝山大桥,新田门楼下,金洞等风电项目。太阳能:重点建设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湖南德信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兆瓦、湖南格润(东安)12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湖南天润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东安)10兆瓦光伏电站等项目建设。生物质能:加快祁阳凯迪生物质发电、永州市坦塘垃圾处理场填埋气发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道县凯迪生物质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核电:加强与核电企业战略合作,鼓励和支持核电企业在永州布局项目,积极开展小核电厂址普选,确定优选厂址,申请进入省、国家核电中长期规划,适时启动前期工作。
——示范项目:积极支持江永“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推动双牌、江华、东安、新田申报“绿色能源示范县”工作;支持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冷水滩高新科技工业园、道州工业集中区、东安光伏产业园、祁阳经济开发区申报“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支持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东安县光伏科技产业园、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冷水滩区生态新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
(四)加快实施油气项目,建设能源通道
——石油:发挥国家石油公司的主渠道作用,顺应国内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逐步开放的趋势,吸引国内外、省内外油品资源多渠道流入,重点加强油库、加油站以及油气合建站建设,保障市场供应充足。
——燃气:依托“气化湖南”工程,开展“气化永州”工程建设,积极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供气单位衔接,落实气源,初期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等形式先行气化,待具备条件后再整体置换为管输气,以西气东输天然气、新粤浙煤制气等为主导气源,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为辅助气源,基本实现“县县通、全覆盖”。推进省内主干网到永州的长输管线建设及中心城区到各县城支线管网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管道燃气项目建设,推进县城管网与储气设施建设,逐步向有承受能力、有市场空间的工业园区、重要乡镇等地区覆盖。积极引进中石油、中石化等有关企业,对境内页岩气资源进行勘探。
——通道建设:重点推进神华国华永州火电项目运煤通道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洛湛铁路益阳至邵阳、邵阳至永州段复线电气化改造,与蒙西至华中地区运煤通道工程同步建设,保障神华国华永州火电项目用煤;争取尽快开工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耒阳到永州支线;争取远期建设邵阳至永州长输管线,接驳西二线邵阳分输站气源;争取开工建设新粤浙煤制气管道广西支线永州段,与主干线同步建设。
(五)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壮大能源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加强与湘电集团、中国南车等国内外大型风电企业和研究中心的合作,大力引进风电关键零部件、关键控制系统、成套机组生产企业;大力发展单晶硅、多晶硅等太阳能发电材料产品,重点支持湖南格润500兆瓦太阳能组件生产线、湖南天润年产2000吨单晶硅铸锭及其切片生产项目、湖南华威年产300兆瓦太阳能光伏硅片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风光互补独立电源系统,槽式、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混合系统,太阳能储能罐等技术开发和应用,重点支持湖南远健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兆瓦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生产线项目。
——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支持永州锦溁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高清洁车用汽油和年产30万吨高清洁车用汽油添加剂生产基地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车用甲醇汽油试点市,为甲醇汽油的推广创造条件;重点支持永州锦溁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JY添加剂”的开发及其在甲醇汽油中的应用、湖南零陵恒远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卧式两支点高转速大容量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等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六)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强化能源管理
——调整结构降能耗: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有步骤地对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企业实行关、停、改、转。控制高能耗低附加值项目的准入,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将项目“单位增加值能耗”作为重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
——开发应用节能技术:支持企业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争取在新型照明、节能型空调、高效电机、蓄冷蓄热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升节能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节能材料;大力推进工业设备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鼓励高耗能企业充分利用余热余压、窑炉改造等方式节能。
——强化节能管理:做好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节能工作,强化冶炼、造纸、化工等高耗能的行业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把年用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单位作为节能管理的重点。加强能源供应侧的节能管理,努力降低厂用电率、线损率;做好能源需求侧管理,进一步依靠技术进步,优化用电负荷特性,继续做好电力错避峰工作,缓解峰谷矛盾;强化燃气需求侧管理,促进燃气和电力互补利用。
——创新节能机制:积极推广合同式能源管理,扶持节能服务公司发展,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管理等专业服务;积极推进“能效电厂”建设,调控资源在投资节能与投资新建电厂领域的配置,引导社会资源流入节能领域。
——加大节能宣传: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宣传节能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规政策;充分利用好“节能宣传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能源忧患意识,营造全市推进节能降耗的氛围;推动公共机构使用绿色照明产品,发挥政府机关节能示范带头作用;加大对高耗能企业节能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应对即将建立的碳交易市场,抢抓机遇,提前布局。
四、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永州市能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全市能源保障供应和能源发展工作。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各项能源政策,制定永州市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推进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切实保障能源的稳定、安全生产和供应。二是加强市能源局建设,强化能源管理和协调机制,各县(区)相应成立能源机构,完善能源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对全市能源项目的协调服务,建立健全能源项目建设进度定期报告、综合考评、现场督导督办、效能监察等制度,为能源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保障能源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强规划调控
积极发挥规划对我市能源发展的引导作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能源集约、高效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划组织编写行业规划或实施方案,强化相关行业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力度;切实做好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建设项目审查、核准和备案制度,对不符合规划布局的能源项目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加强能源行业准入管理,规范开发建设秩序,优先支持符合本规划布局的优势骨干企业发展。
(三)完善扶持政策
积极落实并争取国家和省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价格、投资、信贷、税收、入网等激励政策,制定本市实施配套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拓宽投融资渠道,合理引导并支持社会资本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发挥政府扶持引导作用,支持能源企业申报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大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领域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区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
(四)优化发展方式
一是优化能源供应方式。统筹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分布式能源,促进我市战略性新兴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二是优化能源管理体制。加快理顺农村电网管理体制,确保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顺利完成,早日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加快煤企体制改革,确保煤炭生产安全化、企业集团化、采掘机械化、矿区园林化。
(五)加快能源产业化建设
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能源、能源装备制造企业。鼓励能源企业在我市开发能源资源,提高我市能源产品产量;鼓励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鼓励能源、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形成以能源装备生产、能源装备安装、能源产出为主题的产业体系。
(六)加强人才、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我市引进人才的专业优势与资源,联合企业申报能源课题,建立面向能源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加大能源科技技术研发投入,扶持重大能源科技攻关项目;鼓励、引导、支持能源企业与大专院校、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实行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
附件:永州市2015年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附件
永州市2015年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
指 标 |
单 位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属 性 |
能 源 消 费 总 量 及 结 构 |
能源消费总量 |
万吨标准煤 |
749.28 |
1483.02 |
14.6% |
预期性 |
煤炭消费量 |
万吨 |
455.49 |
10641 |
19.6%1 |
预期性 |
|
6142 |
6.2%2 |
|||||
煤炭消费比重 |
% |
51 |
63.31 |
[12.3]1 |
预期性 |
|
34.72 |
[-16.3]2 |
|||||
全社会用电量 |
亿千瓦时 |
58.13 |
121 |
15.8% |
预期性 |
|
电力消费比重 |
% |
31.3 |
33.0 |
1.1% |
预测性 |
|
石油消费量 |
万吨 |
45.18 |
72.76 |
10% |
预期性 |
|
天然气消费量 |
亿立方米 |
-- |
1.58 |
-- |
预期性 |
|
电 力 发 展 |
电力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126.47 |
403.11 |
25.6% |
预期性 |
水电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123 |
140 |
2.6% |
预期性 |
|
火电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3.3 |
203 |
-- |
预期性 |
|
风电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0.17 |
52.94 |
-- |
预期性 |
|
生物质能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0 |
3.1 |
-- |
预期性 |
|
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
万千瓦 |
0 |
4.07 |
-- |
预期性 |
|
节 能 环 保 |
单位GDP能耗 |
吨标准煤/万元 |
1.177 |
0.989 |
[-16%] |
约束性 |
电网综合线损率 |
% |
7.59 |
7.10 |
[-0.49] |
预期性 |
|
民 生 改 善 |
绿色能源示范县 |
个 |
0 |
2 |
-- |
预期性 |
新能源示范城市或产业园区 |
个 |
0 |
2 |
-- |
预测性 |
|
农村户用沼气池 |
户 |
92188 |
168188 |
12.8% |
预期性 |
|
农村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户数 |
万户 |
5.1 |
15.65 |
25.1% |
预测性 |
|
农网改造覆盖面 |
% |
78.5 |
100 |
5.0% |
预期性 |
注:1、[]内为累计数;
2、GDP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他涉及价值计算同;
3、标注1的数据包含神华火电耗煤、标注2的数据不包含神华火电耗煤。
抄送:市委各部门,军分区司令部。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人民检察院。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9月17日印发
- 永州市第一部能源发展规划颁布实施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