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晶
春之大地,一片生机盎然。走进永州工业园区,智慧车间里机器臂包揽着各种粗活、细活,数字大脑监测全流程生产;项目工地上,设备联云上网,工作人员远程操控作业……制造向“智造”的逐步升级,为我市制造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市瞄准“智赋万企”行动,以政府服务升级持续深化数智赋能,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2024年,全市新推进企业“上云”8398家、“上平台”649家;新打造智能制造企业121家、智能制造生产线162条、智能工位1059个。市本级推动“两化融合”“两业共融”、实施“智赋万企”行动获省政府大抓落实工作激励。
坚持三管齐下
营造“智赋万企”新氛围
坚持高位推动。全年高标准召开两次“智赋万企”现场推进会,市政府分管领导对重点工作每周调度。成立“智赋万企”行动专班,明确县区工业园区、科工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讲评”工作机制,形成你追我赶良好工作局面。目前,各县市区累计投入各类引导资金2200万元,全市20%以上规工企业已完成或正在开展“智改数转”。
强化政策驱动。出台《2024年永州市“智赋万企”扩能升级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建立智能制造市级认定标准,明确企业“智改数转”实施步骤。永州经开区出台《“智赋百企”行动十二条措施》,每年拿出3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组织各金融机构、服务商建立“智赋万企”标准化产品,汇集成政策超市供企业自主选择。
优化服务拉动。举办“智能制造专家行,永州站”、智能制造进园区、先进制造业推介会等系列供需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智能化升级需求。加大对中南智能、华润数科等专业数字化服务商的引进合作力度,建立“智赋万企”企业白名单,引导服务机构与白名单企业深入开展对接合作。
突出示范引领
打造“智改数转”新样板
从2000万元到20亿级,祁阳东骏纺织一根“纱”串起百亿产业,成为纺织产业领域的旗舰企业。自主研发的化纤成型等工艺以及涂层、复合等关键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东骏纺织无水染色绿色生产技术领跑全国。
生产效率提升35%,运营成本降低25%,产品不良品率下降20%,排放有害物质和PM2.5颗粒物及时处理效率提高50%……湖南金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转型,2023年底,该公司“产品质量优化”和“污染监测与管控”等典型场景被工信部认定为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标志着其智能制造水平已处于全国和行业领先位置,实现我市该项目零的突破。
我市聚焦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设备智能升级等领域征集优质项目,建立企业数字化项目库,通过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支持,加速项目落地,为行业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撑。2024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排同类市州第一,14个项目拟纳入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库。新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连续两年创新高。
通过转型标杆示范以点带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单个企业的融合应用,带动行业生产方式的智能化变革、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升级。2家企业入选2024年湖南省“智能制造标杆车间”、1家企业入选第六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企业公示入选工信部2024“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东骏纺织通过构建“5G+智能纺织”应用场景,实现研发、生产、仓储物流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生产准确性提升20%、效率提高8%,为轻纺行业树立了“智改数转”的典范。
聚焦5G+、AI(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生产经营各环节深度融合应用,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时代阳光、瑶珍粮油入选国家首批“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汇盛鞋业获评省“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均实现零的突破。3个项目入选2024年湖南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场景。
巧用“加减乘除”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做好乘法加快融合发展。聚焦制造业提质增效,在轻纺制鞋、电机马达、电子信息等行业推广共性应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物流仓储数字化专业化管理难题。加快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两化融合”,全年新增“两化融合”贯标获证企业15家、数字化转型贯标企业4家。
做好加减促进降本增效。推动出台《永州市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措施》,明确对获评省级“智赋万企”相关标杆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定期开展供需对接活动,以存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永州经开区以政府资金引导的形式,累计给予绿零智能“智改数转”购新设备及软件应用补贴210万元,引导企业加速设备更新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改造完成后企业每年可节约用工成本50万元。
做好除法筑牢安全屏障。成立工业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工作。邀请技术服务支撑机构赴县市区开展工业信息安全检查评估服务,推动53家企业开展网络安全分类分级工作、14家企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有效提升全市工信领域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水平,筑牢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