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2月5日讯(记者 刘思佳 实习生 梁洁钰)土地流转逐渐成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因此实现家门口脱贫。今天下午,由中央网信办指导,湖南省委网信办、湖南省扶贫办、湖南省文旅厅、湖南日报社主办,华声在线承办的“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全国网媒湖南行来到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新塘村,探寻当地如何做好土地流转文章,让土地“流”出特色,“转”出活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九疑山瑶族乡新塘村是省级贫困村,地处九嶷山核心景区,辖6个自然村15个小组,有484户175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382人。今年4月,整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产业的发展在农村关键是土地。”九疑山瑶族乡党委书记何开银介绍,2015年起,新塘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号召村民将土地流转至村土地流转中心,将全村流转出来的数百亩土地集约使用,成立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目前新塘村已流转水田712亩,占全村水田的97.3%。2017年,长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长新水产养殖合作社销售总额达113.2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预计2018年可实现收入200万元,利润60余万元。“这些利润也均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帮扶工作中。”何开银告诉记者。
“我把家里的1亩多地流转出来,每年能收获400斤/亩的稻谷,也不愁吃。” 建档立卡脱贫户陈友军开心地和大家分享着他的喜悦。
陈友军是新塘村村民,家中有年迈的双亲需要照顾,一双儿女也正在读书,外出务工不实际,夫妻俩又没有一技之长,全家就靠其种田为生。
土地流转之后,陈友军闲暇之余还在长新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鱼塘灵活务工,每月可增加收入1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