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024/2023-27689 | 发文日期: | 发布机构: |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开展建设 |
统一登记号: | YZCR-2023-00004 | 信息时效性: | 有效 | 文号 : | 永政发〔2023〕8号 |
YZCR-2023-00004
永政发〔2023〕8号
永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永州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人民政府各办委局、各直属机构:
现将《永州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永州市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27日
永州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永州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22〕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永州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一)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指挥中心应急指挥和统筹协调职能,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压实分级负责的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持续做好“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的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多部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机制。完善气象、应急、水利、城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等部门日常会商研判机制,强化信息共享。编制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与责任人名录库,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实现各级各部门相关应急预案与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衔接配套。依法做好重大规划、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等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重大工程建设气象服务保障。定期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风险区划。实施“网格+气象”行动,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和气象文化基地建设,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科普体系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应急管理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加快推进涉灾部门预警信息对接,确保相互衔接、运行稳定、快速发布。统筹制定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规程,建立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制度,实现与新闻媒体、“村村响”和应急广播体系、通信运营企业等有机联动。开展靶向发布气象系统建设,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性、精准度和覆盖面。在乡镇(街道)、灾害性天气高发区以及影响区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气象服务平台和“天气盒”预警接收终端,拓展公众接收预警信息渠道。建立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叫应”机制,推动预警信息发布到村到户到人。(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切实提升气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
(三)提升气象服务乡村振兴的支撑能力和水平。构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发展适应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新型农业气象服务,做好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与品牌宣传,打造永州农产品亮丽名片。突出油茶和杂交水稻制种、烟叶、柑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农业“三区”干旱、冰雹灾害评估与区划。加强水稻生产核心区、油菜生产功能区、农经作物集中种植区等重点区域和重要农事季节的抗旱、防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宁远县、双牌县建立烤烟农田小气候观测站。探索建设智慧农业服务基地。大力推进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雷电灾害防治体系,健全保障机制。(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深入实施“中国天然氧吧+”赋能行动,促进康养产业发展。建立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造气象公园、气候好产品等气候生态品牌,大力推进避暑旅游目的地、气候宜居地等永州特色气候品牌创建,加强在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以及服务重大活动等方面的气象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广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增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平台科学作业指挥能力。各县市区分别再建1—3个标准化炮点。全面更新改造全市车载火箭系统,继续推进人影烟炉建设,优化三七高炮作业装备。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管理,加强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大气污染防治、重大活动保障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等重点领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持续增强气象基础建设能力
(六)实施气象精密监测工程。科学编制实施气象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监测能力。结合湖南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完成自动气象站升级迭代,建设全市1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备份站,到2025年全市366个区域气象站全部完成升级改造,新增23个区域气象站,每个县市区配备一套便携式移动自动气象站。实现每个乡镇或10公里网格、城区每个街道或5公里网格都有区域气象站。升级土壤水分站、卫星导航气象观测系统(GNSS/MET)。科学加密建设各类气象探测设施,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建设X波段雷达,减少雷达观测盲区;在冷水滩区建设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和毫米波云雷达,弥补垂直探测短板。推进视程障碍现象仪在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中的安装应用,提高天气现象观测能力。建设农业、环境保护、交通、城市内涝等专业气象观测站网,重点林区新建或者升级附近区域气象站为六要素站。在南岭、阳明山脉建设山地(森林)生态气象观测站。推动冷水滩、江华农业气象站向生态农业观测站转型。继续推进“道安监管云”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加密国省干道重要影响路段站点布局。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气象观测活动,将各部门各行业自建的气象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由气象部门实行统一规划和监督协调。完善区域自动气象站“三小时备件供应圈”建设,提升故障快速处置能力,在全市建立3个备件库。建设市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形成“省级支撑、市级主导、市县一体”的气象装备保障业务体系。(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实施气象预报预警工程。全面推进气象业务研究型课题,完善以数值预报释用为基础的现代气象业务,强化精细定量化智能网格预报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永州山地气候研究,建立适应永州本地的强对流天气预警阈值体系,实现省市县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提高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警的准确率和提前量,延长预见期。(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实施气象基层台站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综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观测、气象预报和预警服务需求,对蓝山县、新田县、东安县气象台站进行整体搬迁。市县两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在气象台站搬迁中保障建设用地及建设经费。结合气象业务技术发展,对永州市气象台、祁阳市气象局、道县气象局、零陵区气象局、江华瑶族自治县气象局等业务设施老旧平台进行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基层气象台站的设施水平和质量,增强新型气象观测装备、信息化设备的承载和应用能力。(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九)建设高质量气象人才队伍。加大市级人才计划和人才奖励对气象领域支持力度。统筹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人才发展,将气象人才培养统筹纳入市县两级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本市气象人才资源优势,推动本市气象事业单位科学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和人才优势,在气象关键技术、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人才联合培养。重视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从事气象工作。加强气象教育培训能力建设,支持气象部门与地方开展干部人才交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四、全面强化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气象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统筹解决资金、用地保障等关键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或部门间协调会议,落实落细各项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
(十一)加强法治建设。贯彻实施《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严格执行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统一发布,规范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等活动。加强防雷安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十二)加强投入保障。加强对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气象领域科学研究和科研项目建设、现代化装备升级迭代及运行维护、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气象基础能力建设等的投入。落实气象事业发展所需人员、公用、项目经费,编制气象事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清单,确定项目资金需求,分级落实资金来源。落实气象机关事业工作人员工资津贴补贴待遇政策,按规定做好相关经费保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市气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永州市气象局解读《永州市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10-30
- 一图速览丨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 永州措施来了!202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