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1100000/2015-01506 | 发文日期: | 发布机构: | 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主题词: | 行业产业 |
统一登记号: | YZCR-2014-00030 | 信息时效性: | 失效 | 文号 : | 永政发〔2014〕20号 |
永政发〔2014〕20号
永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茶叶产业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府各委局、各直属机构:
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湘政发〔2013〕26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14〕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发展茶叶产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全省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机遇,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为主线,以质量为保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创新产业核心技术,大力推进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茶叶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创建生态有机茶示范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全市茶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6年,全市建成12万亩有机茶园,年产茶2.5万吨,茶叶综合产值达2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打造永州有机茶旗帜品牌2个。到2020年,全市建成有机茶基地20万亩,全部投产后年产茶5万吨,建成国家级高标准茶叶检测中心1个,200亩茶叶苗繁中心5个,实现茶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完成出口创汇1.8亿美元,打造永州有机茶旗帜品牌5个,其中核心品牌2个。
(三)发展布局。到2020年,围绕建设“全国最好的有机茶叶示范区”,基本建成以永州北部县区为主的有机黑茶基地,以永州东南部和中部县区为主的有机绿茶基地,以永州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县区为主的有机红茶基地,以永州西南县区为主的苦茶基地,以永州中部、东北部、东南部、西南部县区为主的野生茶基地。围绕打造“永州有机茶”统一品牌,基本形成有机黑茶、有机绿茶、有机野生茶、江华苦茶、有机红碎茶等为主导的名茶产品。做强做大我市较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形成集约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抓好基地建设和标准茶园建设。高起点编制《永州市茶叶发展区域规划》,建立5个年出圃2000万株的无性系工厂化容器育苗良种繁育基地,确保全市茶叶扩园种苗供应。建设好5万亩有机黑茶基地、5万亩有机绿茶基地、5万亩有机红茶基地和5万亩苦茶基地,力争每年完成茶叶扩园2万亩的建设任务。强化野生茶树资源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古茶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升永州茶叶的商业价值。抓好现有茶园更新改造、升级和新扩茶园管理,支持和鼓励茶叶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茶基地认证,确保有机茶基地认证率达到80%以上。全面开展标准茶园创建,全市重点创建6个1000亩以上市级茶叶标准园和3个10000亩以上的标准园区,标准基地创建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广无性系良种栽培、茶叶有机配方施肥、茶园病虫绿色防控、茶叶机械化采摘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快出口茶叶示范区建设,带动全市茶叶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经营主体建设。重点扶持市场带动力强、规模大的龙头企业,支持市内企业通过联合、股份合作、并购和重组组建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引进大型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担保、贷款、上市等模式,加快培育上市企业和国内、国际品牌龙头企业。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促进茶农向专业化发展。加大茶叶专业村的扶持,促进茶叶规模化发展,实现茶叶生产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创建有机茶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与基地及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种植—加工—终端市场”的茶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茶叶企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升级换代,全市重点创建5家现代化茶叶加工示范企业,实现茶叶生产加工的清洁化、连续化、智能化、标准化。支持茶叶企业科技创新,重点扶持有实力的茶叶企业建设国家级高标准茶叶检测中心,积极扶持茶叶企业进行茶叶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促进茶叶与花卉、天然药物等生物资源结合,开发生产药茶、保健茶及饮料茶。支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生产袋泡茶及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加快茶食品、茶用品、茶药品、茶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进一步延伸茶叶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到2016年,全市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和1个过亿元及3个过5000万元的茶叶龙头企业。到2020年,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2个过5亿元、3个过亿元的茶叶龙头企业,培育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4家。
(三)推进名优品牌建设。认真策划 “永州有机茶”品牌整合、打造方案,加大扶持和统筹协调力度,培育打造以有机黑茶、有机绿茶、江华苦茶、有机红碎茶等为主导的名茶品牌。一是强化标准管理。对品牌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实行标准化,做到品牌有标准、程序有规范、销售有标识、市场有监督。二是严格品牌管理保护。支持企业争创湖南名牌、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搭建品牌推广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成立各类茶文化促进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建设茶艺馆和观光茶园,兴办茶文化和茶叶产业的网页、网站,拍摄与茶叶相关的影视作品。支持茶叶主产地区开展茶文化节、旅游节等各类茶文化活动,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将茶园打造成旅游风景区。到2020年,全市分茶类重点打造4个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茶叶品牌,其中绿茶2个、黑茶1个、红茶1个。
(四)加强市场建设。市中心城区建设一个功能配套齐全的产地区域性市场,各重点产茶县区可在市场建设、房地产发展上综合考虑建设茶叶交易市场、茶品鉴商业街。积极实施永州茶叶走出去战略,鼓励茶叶龙头企业创新营销理念和方式,在省内外构建茶叶营销网络,在大中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设立品牌茶销售连锁店、专营店、加盟店,进驻大型连锁超市等,提升永州茶叶的市场占有率。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茶叶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各级政府要以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茶叶产业发展,将茶叶经济作为现代农业的总抓手,从源头上、从领导机制上保障和推动茶叶经济加快发展。市里已成立永州市油茶和茶叶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全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
(二)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投融资和个人、集体投资以及银行信贷等多元化投资方式,拓宽引资渠道,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市县两级要整合资金,从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外经贸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机补贴、退耕还林、科技创新、以工代赈、移民产业扶持、扶贫开发、水利建设、防护林建设、农业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中安排项目资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良种繁育基地、茶树良种补贴、基础配套设施、标准茶园创建和龙头企业品牌培育、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银信部门要加大对茶叶产业的信贷支持,对从事茶叶生产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评级和授信工作。
(三)强化科技信息支撑。积极探索茶叶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茶叶科技服务体系。推动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借助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和装备优势,加强茶叶品改、种植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企业自有知识产权。依托永州市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永州茶叶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做好茶叶种植、采收、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信息服务,增强茶叶产业科技信息化支撑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茶叶企业、茶农成立茶叶行业协会,运用协会平台整合有效资源,制订茶叶行业规范,规范发展秩序,展示永州茶叶品牌。探索建立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土地向茶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各县区在流转土地时,要办理好相关的土地流转手续,符合相关银行的抵贷需要,同时配套3%的建设用地(最多不超过20亩),并享受工业园区同等优惠政策。各县区对连片1000亩以上的规模茶叶基地,要配套建设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四)创新激励机制。市政府每年对县区的茶业发展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列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市财政部门负责牵头每年整合有关农业农村方面的资金用于支持和引导茶叶产业基地建设和扶持茶叶企业发展壮大。各县区也要根据自身情况制订茶叶生产考核奖励机制,设立产业发展扶持和引导资金。
永州市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