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幸福永州 > 人文历史 > 名胜古迹
分享到:
漫步江都“快行亭”
  • 2019-03-13 09:23
  • 来源: 永州日报
  • 发布机构:
  • 【字体:   

◇郑万生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在江华东北方向5里外的江都村,有一古凉亭屹立在沱水之滨、江都之口。近年来随着江都大桥东西两岸的全面贯通,此处古凉亭也逐渐湮没在杂草、荆棘、野树、青竹之间,除了显得有几分落寞沧桑外,仍难掩它作为当年“江华第一亭”的美誉。

江都古凉亭建在潇水河畔的河埠上,既是渡口,又是码头。顺水而下,经桥头铺古子江下道州、双牌;横渡对岸,经界碑到道县四马桥过宁远,上岸可沿着青石板路到阳华田进入潇贺古道,也可沿着寡婆凉亭方向进入沱江古城。由于凉亭处在交通要道口上,当年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渡船忙得不亦乐乎,因而又取名“快行亭”。人们停船靠岸,沿河边登二十八级青石台阶上岸,便见上方左侧凉亭入口上端写有“快行亭”字样。亭匾下方进亭的两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万里江山分月影,九衢风土带花香”,另一侧凉亭出口两边石柱对联是“野鸟有声多恋客,幽亭触处自生春”。

亭内立有捐建凉亭的石碑,刻有碑记、碑铭,两边有石凳、石墩等陈设,除作为主人在江边流连送客用外,还可供过往行人途中暂作歇息。透过快行亭这种古代公益建筑设施,我们不难感受到祖先热衷公益事业的传统美德和古人行善积德、造福他人、尊崇礼俗的淳朴民风。

亭内石柱刻有楹联两幅;“过客不忙堪止步,骖騑暂息且停车”;“君意欲何之,且向江亭静坐;客舟才去也,暂停渡口谈心”。由于快行亭客流量大,江上舟楫忙个不停。亭内对联前一幅是劝行人停下脚步、车辆,先歇息一下,不要急,紧事慢为。后一幅先是亲切地问你要去哪里,并劝你先到凉亭静坐一会,耐心等待,然后告诉你渡船刚开走,不妨停下来,大家相互交流下,谈一下心,静等下一趟渡船开过来。两副对联读起来,很切合实际,让人倍感亲切自然。细心体味这些颇有乡土文采的楹联诗句,于古意之中透露着朴实和亲切,蕴涵着深深的人生哲理和劝世情怀。

据《江华县志》记载:江都“快行亭”始建于明代,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凉亭匾名、四幅楹联石刻及凉亭主要设施均在,是江华境内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凉亭。当年的太平天国革命曾在这里留下过风云足迹,也曾在这里燃起过瑶乡的抗日烽火;还曾在这里展现过解放战争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的壮丽画卷。虽然时光像流水一样匆匆而逝,而地上铺的青石、四周砌的青砖依然还在,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据了解,江华境内的古凉亭绝大多数是清代建筑,而快行亭作为存世数百年的明代建筑,经风雨剥蚀、岁月洗礼,还能保持风貌犹存,确属不易和罕见。

漫步快行亭,只见亭内和四周均长出了碗口粗大的树木,上下的石阶因人迹鲜有涉足,早已起满了溜苔,光亮可鉴的青石板路也被杂草掩埋。远眺河边,仍有几只木船和废弃的挖沙船在停放,只是那漫江的清流让人心旷神怡。上游五十米远的雄伟江都大桥路面车轮在不断飞驰,于滚滚车流中映衬出快行亭的清冷和落寞。“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与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热闹了数百年的古凉亭呢。

快行亭,六百多年来,有多少游客行人曾在这里驻足、等过渡船,又有多少游客行人从这里走出去浪迹天涯,只有问时间老人可有记忆?模糊的是岁月印象,永恒的是凉亭周围的青石板路和亘古不变的河边风景。亭在,乡愁就在;亭失,就是问时间老人也找不到以往回家的路。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