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康
贞元元年(785),13岁的柳宗元与当时任礼部、兵部郎中杨凭的女儿订婚。贞元十二年,24岁的柳宗元与杨凭之女完婚。三年后,其妻因足疾,孕而不育去世。柳在柳州写了《祭杨凭詹事文》,记述了岳父一生德操政绩,同时借此怀念去世多年的发妻杨氏。他回忆起自杨氏死后十八年“家缺主妇,身迁万里。谤言未明,黜伏逾纪”的论落生涯,无限伤感涌上心头。可见,柳宗元与岳父一家的关系非常亲密,对妻子的感情十分深厚。在这里,柳宗元提到自杨氏后一直未娶,在元和十年写的《祭弟宗直文》中说“吾又未有男子”,还说过“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而《旧唐书·柳宗元传》写道:“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明明有儿子妻子,为何两种说法如此矛盾?
专家们对柳的婚姻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缺乏史料,他的家室之迷尚未完全解开。基本事实是,柳宗元丧妻后,虽未正式再婚,但曾与地位较低的妇人同居,生有多个子女。
唐代严等级,重门第,法律禁止良民与贱民通婚,良民中士族(贵族)与庶族(平民)也难联姻。柳虽遭贬,但终究还是“吏”,六品官,受封建等级的制约,续取要考虑门当户对。由于永州地处蛮荒,难觅士人之女;即使遇到适合的女子,谁又愿意与负罪的钦犯结亲?受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影响,子嗣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使他感到莫大的痛苦。元和五年,他的女儿和娘因病去世,年仅十岁。柳很悲伤,写了《下殇女子墓砖记》。和娘生在长安善和里,其母身份较低,可能是侍妾,故没有来永州。柳在文章中也没有记载这件事。元和十年,柳宗元曾写诗给刘禹锡。诗中有“在家弄土唯娇女,空觉庭前鸟迹多”之句。在地上学习写字的小孩应有四、五岁,有人认为是指殷贤,她大约在元和六年左右生于永州。由此可知,柳在永州曾同一女子共同生活,由于属非“士人女”,所以没有正娶为妻。有研究者认为,这一女子姓吕,生的女子是双胞胎,柳的事实婚姻,囿于当时的等级观念没有公开,这是今人不能加以苛责的。
吕氏随柳一起到柳州,共生育四个小孩,两男两女。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柳宗元因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长子周六,年四岁;次子周七是遗腹子;大女儿殷贤不到十岁;小女儿应比周六大些。柳病逝前,曾分别给刘禹锡、韩愈写信托孤、编缉文集。柳为官清廉,家无遗财,是裴行立为孤儿寡母筹措了丧葬费用。一直和柳生活的表弟卢遵于次年七月将其归葬于万年县先人墓侧。柳的四个子女托付给卢遵、刘禹锡、崔群、韩愈分别抚养。《祭柳员外文》有“誓使周六,同于己子”,可见刘禹锡抚养的是周六。据考证,咸通四年登进士科的柳告(字用益),当为“周六”。柳宗元的后裔聚居在山西省沁水县城西南20公里西文兴村,有保存完好的前清建筑“柳氏名居”。
(资料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 吕国康)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