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 公示公告
分享到:
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 2025-02-28 10:34
  • 来源: 永州市司法局
  • 发布机构:市数据局(行政审批服务局)
  • 【字体: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人大常委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5个单位、4名个人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一照通”改革典型案例在全国推介,政法“五老+好邻居”调解获评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深入。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持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的必修课,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领导干部培训班课程、纳入“永州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在线学习课程,实现教育培训常态化、长效化。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议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入脑入心入行。出台《永州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规学法,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实施省定的17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共办理业务5.7万件,平均减时间80%、减材料55%、减跑动60%。有序推进全省受办一体事项及受办分离事项试点工作,全市累计办件14881条,产生办件事项覆盖率达76.73%,排全省第1。深化涉企审批服务“一照通”改革。将10个部门25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全市共核发“一照通”营业执照1.5万余张,永州市“一照通”改革入选全国“行风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佳优秀实践案例,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交流》刊发。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监管抽查任务2099项,监管覆盖率、任务完成率、结果公示率均达到100%。大力推行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年跨部门联合抽查任务1494项,占比71.18%,居全省前列。纵深推进信用建设。强化信息归集共享,“信用永州”累计归集和共享各类信用信息数据在全省“双公示”信息公开评估中名列前茅。在金融、税务等重点领域建立行业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开展信用核查589万余次,落实激励惩戒措施1.8万余条。设立信用修复专窗,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214件。“信易贷”工作持续推进,我市小微企业利用信用融资的做法被湖南卫视报道。

(三)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日益健全。强化重点领域立法。聚焦实践问题和立法需求,注重开展“小快灵”“小切口”式立法,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落实年度立法工作计划,颁布实施《永州市摩崖石刻保护规定》和《永州市候鸟保护若干规定》,启动《永州市促进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条例》立法调研,对已施行的《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永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究”,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全年审查规范性文件22件,非规范性文件105件,市直部门规范性文件“三统一”36件,县市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85件,不予备案4件。举办规范性文件听证会4次,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文件清理、非经济性政策一致性评估、国发〔2024〕14号中宣布失效国务院文件所涉及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等专项清理工作,修改2件,废止5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科学编制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全年审查合同、协议25件,召开重大项目协调会52次。选优配强法律顾问队伍,全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扎实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按照以县(市、区)为主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协调推动农业农村、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城市管理、自然资源等五个领域撤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持续深化乡镇(街道)执法改革,全市177个乡镇(街道)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基本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目标。严格行政执法资格管理。组织动员14612名执法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培训班,全市1.6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完成全员轮训。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突出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卫生健康、自然资源、教育等5个重点领域,集中评查案件369件,发现问题1391项,交办核查重点线索案件9件,发送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3份。我市行政处罚类案卷质量连续2年排名全省第一。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出台《永州市提升涉企监管执法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全市推行“赋码访企”,扫码留痕监管1484次,各类行政执法数量同比减少40%以上。全市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向社会公布“免于处罚、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三张清单2700余项,对3.7万余户市场主体给予宽展期或免于行政处罚。

(五)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月例会,深入抓实政法“五老”调解,落实“五联调”,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2024年全市各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9631起、同比增长156.8%,成功化解47363起、同比增长151.45%,调解成功率95.43%;排查纠纷10910次、同比增加32.63%,预防纠纷1040起、同比增加66.13%。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有效彰显。市本级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55件,受理267件。推行行政复议案件“书面审查+现场调查+听证”审理模式,组织开展听证会29次,现场勘察41件。全市行政争议化解率87.9%,较上一年度提升7.3%,行政复议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率持续提升,申请人对行政复议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重大风险防范有力有效。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38.1%。性侵未成年人现行案件降幅排全省第二。开展重点信访事项集中攻坚专项行动,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国家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达89%。

(六)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更加有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331件、政协提案216件。强化复议监督。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办结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后)865件,直接纠错280件,其中:确认违法97件,责令履行68件,撤销90件,变更2件,责令采取补救措施或履行行政协议23件。加强审计监督。对132家单位开展审计和调查,发现违规金额2.78亿元,向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51件。开展法治督察。由副厅级领导干部带队对2个县区和4个重点执法部门开展法治建设实地督察。法治督察与党委巡察协调联动机制稳步运行,参与六届市委第六轮、第七轮巡察,对市公安局等22个市直单位开展法治专项巡察,发现问题210个。

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和原因

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与上级要求、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和不足。一是部分干部的法治理念还不牢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本领有待提高。二是行政执法水平还需提升,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不强、素质能力不高,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三是社会法治意识还需提高,全社会知法守法用法氛围还不够浓,依法维权意识不强,群众信访不信法现象仍有发生。

三、下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持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课程、国家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等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学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纵深推进年度述法、法治督察和法治巡察工作,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

(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开展市县乡三级权责清单试点工作,编制部门权责清单和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坚持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加大政府立法审查力度。全面制定、修改和重新公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免罚事项清单、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加强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

(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永州市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措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全面推行涉企检查扫码留痕管理。制定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推进“首违不罚”、柔性执法、联合执法、信用监管。持续推进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深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湘易办”超级服务端增效惠民项目,打造“无证明城市”升级版,完善“信用+”惠民便企服务。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持续擦亮“永周到”政务管家品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入推进“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专项行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进一步提升法治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扩大政法“五老”影响力。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促进矛盾纠纷实质调解、源头化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完善跨部门协同和会商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做好“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机制”改革试点。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持续擦亮大学生“送法下乡”“非遗”普法、民俗普法等永州普法品牌,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专此报告。


永州市人民政府

2025年1月20日

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国家部委网站 -
- 市州政府网站-
- 省直单位网站 -
- 县区网站 -
- 市直部门网站 -
关于本网|联系我们|郑重声明|网站地图

主 办: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 办:永州市数据局(永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11000024    版权所有: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备案序号:湘ICP备05009375号    湘公网安备 43110302000125号
E-mail:yzcity@163.com    
联系电话:0746-8379670(受理网站建设维护,报错和不良信息举报等相关事宜)    

  • 湖南省人民
    政府网
  • 永州市人民
    政府网
  • 三湘e监督
  • 监督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