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
适老版
搜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 >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索引号:
分类:
发文机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文日期:
名称: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典型经验做法
文号 :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典型经验做法
2025-01-10
来源:
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体:
大
中
小
】
打印
分享到:
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专项整治七个重点方面,坚持干字当头,以实干实效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对全市系统深入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零陵:
中小学校食堂落实全程监督打造阳光食堂
零陵区中小学校食堂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力打造阳光食堂,确保学生饮食安全与质量。
一是打造智慧监管体系,推动环节管理信息化。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行“智慧食堂”这一创新监管模式。学校借助“智慧食堂”管理平台,及时上传详尽的进货台账、留样记录、晨检记录以及各类票据。相关职能部门则依凭此平台,对大宗食材的采购来源、品质优劣、数量多寡以及价格高低展开严格监管。同时,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端便捷入口,实时了解每日菜品的丰富度、新鲜度,并参与陪餐评价,让家庭与学校在饮食监督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二是强化家校协同机制,力促食材采购透明化。通过融合 “明厨亮灶” 的直观可视化优势与 “智慧食堂” 的智能监管效能,为学校食堂菜品查验工作编织起一张严密的监督网络。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对学校食堂菜品查验工作予以监督指导,督促学校切实做好“三查”工作:一查数量,严格执行过磅程序,确保食材数量精准无误;二查质量,仔细甄别食材是否新鲜、有无变质迹象,同时核查是否具备承诺达标合格证、检疫证等必备证件;三查账目,认真核对有无差错,保障财务清晰规范。
三是创新陪餐制度模式,实现意见渠道多样化。对陪餐制度进行深度优化,构建“5212”人员陪餐体系,“五长”(区长、局长、乡镇长、校长、家长)、两代表一委员、新闻记者与志愿者等深入食堂一线,亲身体验学生餐食,从不同视角审视食堂运营,积极发声。各方力量齐聚一堂,广泛汇聚来自各界的意见与建议,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
四是积极推动多方参与,促使监督审查常态化。选取部分城区中小学校进行试点,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等组成食堂阳光管理月例会监督委员会,每月针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运行展开严格监督审查。
五是压实领导责任链条,达成食堂管理包保化。将区内所有中小学学校食堂均纳入区级领导包保范畴,包保领导每月至少深入包保学校一次,与学生共同就餐,同时食品安全及膳食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细致的抽查检查,带动各方力量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有力督促学校持续提升学生食品安全和膳食质量。
宁远:
学子自带碗筷进食堂成为历史
长期以来,宁远县中小学生特别是乡镇中小学生在食堂就餐都以自带碗筷为主,学校不提供统一清洗消毒的碗筷,学生使用洁净餐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为提升学生餐具安全水平,宁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把解决学校餐具清洗消毒的问题列为2024年中小学校园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重点内容之一。
2024年8月20日,县市监局向全县中小学校下发通知,要求学校食堂从2024年下期起必须向就餐师生提供统一清洗消毒、洁净的餐用具,并督促学校配齐配全与就餐人数相匹配的餐用具清洗消毒场地和设备设施。
大部分学校对此工作非常支持,积极采取措施,利用暑假购置餐具、落实餐具清洗消毒。也有部分学校反映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经费紧张,难以承担食堂新增洗碗工的工资;二是部分学校没有消毒设施,学校经费不足难以添置。经县市监局与县教育局协商并向上级请示,县政府常务会议明确全县公办学校食堂工友工资由县财政直接负担,不由学校经费支出,解决了学校食堂增添工友的顾虑;县教育局拿出5万元资金帮助欠缺消毒设施的学校食堂添置消毒柜。至此,学校餐具清洗消毒保洁最大障碍得到妥善解决。
临近秋季开学,县市监局组织采用消毒公司提供的消毒碗筷供部分在校学生使用的学校进行约谈,要求学校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平等对待学生,充分保障学生食品安全,采购消毒公司提供的消毒碗筷,必须供应到每一位就餐学生。
经县市监局、教育局等部门和全县各学校的共同努力,至2024年9月20日,全县各学校食堂以自行提供或者委托消毒公司提供消毒碗筷的方式落实了餐具清洗消毒,全县学子自带碗筷进食堂成为历史。
相关链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
【
打印页面
】【
关闭页面
】